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深入阐述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内涵及创新驱动发展机理的基础上,构建广东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时间序列及横向对比等维度开展对广东的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监测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广东存在社会研发能力较弱、科技人力资源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创新财政投入力度不大等问题。提出广东下一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创新驱动主体要素、创新驱动发展投入要素、创新驱动发展产出要素、创新驱动发展环境要素等4个方面构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加权关联法评价全国31个省市的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分析北京、陕西、江苏、浙江与江苏等5个创新型省市的创新驱动要素差异,最后分析陕西省创新驱动发展关键要素并提出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3.
比较分析国内外对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的不同侧重点,从创新链视角出发,构建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量化指标框架和指标体系,并运用GIS地理信息技术对广东各地市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情况及效果进行实证评价,最后提出加快广东创新驱动发展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案例及其比较研究,指出了相关研究的不足,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内涵、路径、影响因素,提出了运行机理和阶段特征,构建了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指标,选取了处在创新驱动发展高级阶段两种不同类型的区域进行对比分析,最终提炼出区域创新驱动高级阶段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全局发展的核心,正确理解创新驱动发展的内涵及监测评价指标,对全面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多维度深入探讨创新驱动发展内涵,全面梳理创新驱动发展能力评价的研究进展,总结当前研究进展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下一步开展相关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6.
基于科技创新驱动产出、科技创新驱动效益、科技创新驱动资源、科技创新驱动支撑等4个子系统创建科技创新驱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修正G1法的主客观组合赋权方法及可拓综合评价方法,从纵向与横向两个视角,运用可拓综合评价法对福州市科技创新驱动能力进行全面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6年间福州市的科技创新驱动能力综合指数呈现上升趋势,但存在创新创业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低、科技服务水平较差等问题。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围绕当前山东省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机制,从科技活动人员、科技活动经费、从业人员和RD内部经费等影响高新区发展的机制角度,对山东省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能力进行了评价,并对创新驱动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提升高新区创新驱动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系统回顾欧洲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案例及其比较研究,指出相关研究的不足,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利用理论推导确立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方法,并选取欧洲创新驱动发展两种不同类型的区域作为研究案例,通过对两个案例的对比分析,最终提炼出开放和封闭两种不同类型的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基于物理学中的耦合理论,建立创新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从时序和截面两个角度分析广东省创新驱动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并进一步对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和评价,以期发现广东省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推进创新与经济耦合协调发展提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广东省创新驱动发展协调度较高,但也存在创新产出不足和成果转化能力需要加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构建了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演变历程为中心,创新驱动基本格局、创新驱动发展机制、创新驱动发展平台为基本维度的E-PMP分析框架。在此框架下对美、德、日三个创新型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路径进行深入比较和分析。然后以政府参与程度和创新驱动实现形式两个维度为基础,将美、德、日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分别划分为全面推进的市场牵引型、以点带面的双重引导型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政府主导型;最后借鉴美、德、日成功经验对中国现阶段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前关于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没有形成统一或主流的观点,缺乏成熟的评价理论指导创新型城市建设实践,仍然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究。通过梳理分析国内理论界和实践界提出的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剖析现有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及存在的主要缺陷性,提出了从城市创新资源和创新能力两方面构建创新资源能力综合指数评价创新型城市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会随时间的变化以及企业的投入而呈现出不同的层次,因此本文从速度特征的视角研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动态综合评价问题,从创新资源投入、创新实施能力投入、创新产出三个维度建立了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突变级数从三个维度进行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静态评价,进而从速度特征的视角,基于时间维度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进行动态综合评价,分析出其三个维度的变化速度状态以及变化速度趋势,并以我国31个省区作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由创新资源投入、创新实施能力投入、创新产出等共同决定,各方面的动态变化都将引起总体创新能力的变动,且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尚有不足之处,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来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13.
姜霄 《科技广场》2012,(3):181-185
本文结合河南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现状,构建了包含自主创新投入能力、自主创新产出能力、创新政策环境、创新市场环境、社会网络与合作和创新意识六个方面的河南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河南省15个主要城市的168家中小企业进行了自主创新能力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虽然政策环境优越,创新动力充足,但由于投入产出能力不足和市场环境制约,河南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整体较差。  相似文献   

14.
以深圳为案例聚焦城市尺度分行业高技术产业集聚机理研究,对分行业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空间集聚与城市创新能力进行定量分析,以期从创新地理视角为城市创新能力提升提供经验研究和政策建议.研究发现,科技服务业与高技术产业协同发展对于城市创新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高技术产业集聚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与空间依赖效应,随着创新活动的深入城市创新型空间出现网络化布局的新趋势.高技术产业集聚不仅与经济基础、劳动力规模等传统区位因素有关,创新氛围、协同功能对创新集聚的影响将进一步扩大.随着城市创新驱动发展的深入推进,应当更加重视城市高技术产业微观集聚规律,完善创新生态体系与空间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为突破数字技术应用难关,在实现对企业数字化创新能力评价分指标特性与目标层得分综合考察的同时增强评价结果的可量化性与精确度,基于投入与产出视角,从数字化创新专利产出、人才储备、资金获取、资源整合、经济基础5个维度构建企业数字化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和突变级数法进行评价,并以京津冀制造企业为例进行实证评价,同时分析识别影响其数字化创新能力的因素。结果发现:数字化创新人才储备对数字化创新产出能力的影响最大,资金获取次之,资源整合和经济基础的影响相对较小;现阶段京津冀制造企业数字化创新产出能力整体较弱,远低于数字化创新投入能力,且传统制造业与高技术行业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天津市和河北省的数字化创新能力普遍低于北京市。由此,建议京津冀地区从优化基础条件、提升人员素养、加强资源整合流动和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推动企业数字化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基于陕西省2011-2013年41家上市公司的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方法,考察了上市公司所属行业性质、创新投入以及创新驱动因素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行业性质对创新能力测评存在约束性,要积极发挥行业优势,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重视行业性质对创新能力测评的约束性;创新投资对提高创新能力水平、提升上市公司研发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上市公司公开信息的披露程度有利于对创新能力进行全面评价;创新驱动发展阶段在创新驱动要素对上市公司创新能力的影响中起到积极的调控作用,政府部门应为提高上市公司的创新能力水平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相似文献   

17.
城市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筛选方法研究   总被引:52,自引:2,他引:52  
本研究根据城市技术创新系统运行的结构模式 ,初步构造了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理论评价模型 ,并运用专家筛选法、相关分析法和评价指标的辨别力分析对该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 ,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开发了城市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创新型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对其创新能力的评价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影响到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如何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非常重要。首先对创新型企业的内涵进行科学界定,分析影响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的因素,对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进行科学分析,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
从区域创新产出能力、区域创新投入、区域创新环境水平等三个方面,构建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基于Fussy-GRNN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模型。进而,在分析分布密度(SPREAD)选取原则的基础上,利用该模型进行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基于Fussy-GRNN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具有较强的自学习能力、高度的容错性和鲁棒性等、小样本适应性、训练速度快、模糊处理等特点,证明该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