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内江科技》2019,(11):42-43
PPP模式下综合管廊项目风险分担的合理性与项目成败息息相关,合理的风险分担必须建立在对项目风险准确而全面的识别之上。本文建立基于HHM-修正shapley值法的综合管廊PPP项目风险分担模型,利用HHM从多方视角、多个维度及多个层面进行风险识别,给出完备的风险清单;采用修正shapley值法以风险分担原则为基础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合理分担。这对PPP模式下综合管廊项目风险的合理分担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集成FAHP/FCE的中国PPP项目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指标体系基础上,提出一种集成FAHP/FCE的中国PPP项目风险评价的方法.构建了集成FAHP/FCE的风险评价模型,给出了具体评价过程和步骤.该方法允许决策者(专家)使用语言变量评估PPP项目风险因素,借助三角模糊数并有效集结专家偏好信息确定指标排序向量.通过算例验证该模型,表明了该方法的灵活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朱宗乾  李艳霞  张美 《科研管理》2011,32(11):91-99
量化并落实ERP项目实施中各合作方的风险分担责任是有效控制风险的重要手段。论文从风险控制的视角出发,针对ERP项目实施中存在的各类风险,通过采用相关文献统计分析,结合ERP实施企业相关人员现场访谈等方法,建立了ERP项目风险分担指标体系。在对四种主要风险分担方法比较的基础上,选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ERP项目风险分担模型,依据ERP项目实施中风险分担指标获取特点,将三角模糊数引入到模型的求解过程中。研究成果为有效控制ERP项目实施风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一轮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partnership,PPP)模式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推广运用,对其风险评估也开始备受关注。鉴于PPP项目风险影响因素众多和传统评估方法过度依赖主观评价等问题,在构建PPP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将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技术降维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建立自适应的径向基神经网络(RBF)的智能风险评价模型,并以入库的浙江省发改委10个PPP项目为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3个项目处于风险较小、6个项目处于风险不大、1个项目处于风险中等。PCARBF智能评价模型所训练预测的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结论一致,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计算效率、增强了评价的客观性,为PPP项目风险智能评估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推动建设的进程且效果显著,相应地带来了成本高、收益周期长、容易产生亏损等风险,长此以往,难以满足建设需求。PPP模式解决了基础设施项目融资单一化、风险高的问题,但是涌现公私双方利润分配机制的制定、风险评价和分担的方式、PPP项目风险应对措施等问题。只有准确识别风险,并破解这些难题,才有利于PPP项目顺利推进。基于此,运用实证分析法,通过SPSS19.0、LIRREL8.70统计分析工具,识别交通施工企业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风险因素,并验证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和影响机制。提出合理的风险管理策略,得出项目风险管理启示,以期为基础设施企业PPP项目风险管理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运用非线性回归计量方法研究大型PPP项目风险受宏观环境、微观环境、主体能力及合作关系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平稳演化的规律。首先,通过案例分析找出大型PPP项目风险演化的主要驱动变量;其次,构建风险非线性回归计量模型并将其变形、简化为线性回归模型;最后,结合实例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和检验。通过研究发现,无突变因素情况下,项目风险与影响变量之间存在稳定均衡的非线性关系,宏观环境对风险变化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简称PPP),是应用在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较为合理的项目运作模式。这种模式的运行,可以有效的提高辨识风险的能力与合理分配的能力,从而使得PPP发展模式能够成功运用。主要从PPP模式概念、PPP的内涵、风险及风险分担分析几个方面对PPP项目风险管理机制进行分析,对PPP项目风险管理未来研究方向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8.
PPP项目融资过程中,各参与方是否能合理分担项目风险是项目成败的关键。本文对PPP模式下煤矿塌陷区生态恢复建设融资进行全面、系统的风险分析、引入灰色关联评价模型对各参与方的风险承担能力进行评价,为各参与方合理承担风险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李妍  薛俭 《科研管理》2021,42(6):202-208
目前中国PPP模式进入了“规范发展新时代”,在生态环境保护、脱贫攻坚等民生短板等方面迎来了新机遇和挑战,然而PPP模式蕴含着复杂风险因素,如何进行有效的风险分担是保障PPP模式顺利实施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讨价还价动态博弈理论,考虑PPP模式中政府部门、项目公司与银行三方博弈过程的不同的出价顺序,分别构建了政府与“弱势同盟”之间、同盟内部之间的风险再分担模型,得出了均衡状态下三方的风险分担比例,并运用德尔菲法专家调查法获取博弈方各自的威慑能力和受摄能力相关参数值对博弈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PPP模式风险分担博弈过程中先出价一方具有“先动优势”,考虑到谈判损耗因子参与方应尽量减少谈判时间和成本,另外,引入公众参与机制可以有效降低政府部门风险分担份额等。  相似文献   

10.
从风险来源、风险影响因素和技术创新过程的角度,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项目风险进行了识别,构建了技术创新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依据评价指标主观性、模糊性的特点,建立了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风险评价模型,并从河南省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中选取了30项技术创新项目作为实例,说明了模糊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在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项目风险预测研究中的适用性,得出模糊BP神经网络比单纯的BP神经网络具有更强的客观性和可靠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企业产品开发项目风险管理是整个开发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而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则是项目风险管理的基础,产品开发项目风险识别和评估过程中存在大量不确定、不完全信息等特征,导致其风险因素难以准确评估和度量.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归纳的基础上,构建了产品开发项目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基于D-S证据理论和Fuzzy集的产品开发项目风险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2.
构建了一套适用于PPP项目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一种基于云模型的风险分担方案决策方法。采用视评价云厚度进行循环改进打分的方法,解决了传统方案决策方法中少数持正确观点专家意见被评价结论忽略的问题。绘制出各待评风险分担方案的评价云,逐一与标准云进行云相似性比较,择相似性最大者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3.
构建一套适用于PPP项目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一种基于云模型的风险分担方案决策方法。采用视评价云厚度进行循环改进打分的方法,解决传统方案决策方法中少数持正确观点专家意见被评价结论忽略的问题。绘制出各待评风险分担方案的评价云,逐一与标准云进行云相似性比较,择相似性最大者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以往文献的梳理,按照项目进程识别出PPP项目全生命周期风险因素。在构建全过程风险因素与PPP项目提前终止的因果关系结构模型的基础上,运用AMOS软件对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通过计算各变量之间的效应关系,找出导致PPP项目提前终止的关键风险因素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棚户区改造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根据风险特征映射识别模型,对棚户区改造项目风险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形成棚户区改造项目风险指标体系。建立棚户区改造项目风险因素3级多层递阶解释结构模型,通过分析棚改项目风险因素间的关系结构和层级结构,得出结构模型图和解释结构模型图,找出影响棚改项目的直接因素、间接因素和根本因素。实例表明,多层递阶ISM能有效地建立起棚改项目风险影响因素结构,以直观地反映出各影响因素间的层次关系,操作简便,实际可行。  相似文献   

16.
基于AHP的软件项目风险投资决策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影响软件项目风险投资主要因素分析,构建包含软件项目特征和风险投资特征的项目风险投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基于AHP的软件项目风险投资方案择优模型,旨在为软件项目风险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减少风险投资决策失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PPP模式因其能减轻政府财务负担,加快基础设施的发展建设,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中。尽管如此,PPP项目失败的案例依然很多,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对PPP项目风险管理存在问题。本文对PPP模式相关内容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于PPP项目的风险问题。针对项目不同特征的基础上,对PPP项目的风险因素进行实质性分类划分,以便项目参与方对项目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8.
结合BT模式和大型光伏发电项目特点,构建BT光伏发电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模型,对构建的指标体系风险权重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关键风险因素做进一步分析,为项目相关方项目决策和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公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方法作了介绍,建立了公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组织机制、分析机制、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公路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模型,并提出了公路工程项目风险防范及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李明  郑德俊  谈勇 《科研管理》2011,32(12):89-96
城市排水监测系统项目风险评价指标构建可以增强项目风险管理的针对性,促进水污染自动监测系统项目推广。论文在对相关风险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广州市排水自动监测系统项目现状分析和专家调查,运用灰类决策模型建立了城镇排水自动监测系统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灰色关联分析确立风险评价指标权重。论文的结论为:城镇排水自动监测系统项目风险在项目全寿命周期均有体现,其中项目建设阶段的潜在风险相对较大。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可行性论证充分性"、"采水合理性"、"设备维护与扩展"、"监测数据质量控制"、"人员素质"等指标占有相对较高的权重,对风险控制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