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雷妍 《海外英语》2014,(20):248-250
This paper explores news coverage in two media: print and electronic. The discourse analysis represents differences in general structure,images attached,and texts of specific print and electronic media.  相似文献   

2.
在电子媒介时代,电子媒介文本诸如电影、电视、摄影、网络逐渐以传播方式上的优越性取代了语言文字文本的权威地位。但是语言文字文本有其固有的审美特质和人文属性,在与电子媒介文本的异质和互渗中得以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凭借电子媒介优势,新媒体文学批评更加自由、及时、娱乐化,给当下文学批评研究带来新契机。但新媒体技术也导致文学批评过于庸俗,偏离艺术的审美价值,陷入庞杂无序的状态。新媒体文学要树立开放多元的批评观念,使其既不脱离理性思辨,又可达到追求个体化、生命体验式的批评。  相似文献   

4.
The goal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compare children’s word learning through print text, video, and electronic text in the context of a cross-age peer-learning program implemented in linguistically diverse kindergarten and fourth grade classrooms that included English Learners (ELs) and their non-EL peers. Children were assessed at pre- and post-test on measures of receptive and expressive vocabulary knowledge. Findings showed effects of media type on word learning. Effects differed across grades (i.e., kindergarten and fourth grade, language background (i.e., non-EL and EL), and knowledge types (i.e., receptive and expressive). In kindergarten, results suggest that video may be more helpful than electronic texts for supporting receptive and expressive vocabulary, and video may be more helpful than both print and electronic texts for supporting the expressive vocabulary of ELs. In fourth grade, results suggest that video and electronic texts may be more helpful than print texts for supporting expressive vocabulary for non-ELs but not for ELs.  相似文献   

5.
新闻语言具有社会性,批评语言学作为具体的分析工具能够对新闻语言的特点加以解释,使受众自觉地判断其间的关系,批评地理解新闻报道中的各种倾向性和观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初步尝试对西方新闻中的词汇进行批评分析,理解这些语料词汇所承载的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以及相应产生的新闻倾向性。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一位颇具特色的批评家,李健吾的文学批评主要着眼于"人",他从文本分析入手,探寻潜藏在其中的人性人格,并藉此展开对整个人生宇宙的深层看法。本文拟从批评的精神内核、人性审美视角的批评尺度、批评实践中的具体路线三个方面来探讨李健吾"以文论人"的批评模式。"人"的因素是该模式的主线,批评的最终旨归是丰富的人性。但在方法上又并不完全局限于其惯用的印象主义批评,同时还采用实证性的批评方法,二者相互补益。  相似文献   

7.
学本批评的逻辑定性,基原于批评与欣赏展开的化论域。不同的化论域。导致了批评原则、基准、视角的差异。批评活动中无法剔除的主观性及历史性使批评无法成为客观的科学。批评的非科学化为本的多义性提供了历史的合理性根据。于是本始终以期待形式向未来的批评视域敞开。  相似文献   

8.
现代文学批评作为现代知识学科的产生、发展历程的一个特殊类型,在当代存在着过度解释的状况。如文化研究的兴起,对文学研究的影响就存在过度解释的情形。论文通过对二者的互文性、文本联系等内部探寻,主张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并由此找出改善文学批评过度发展的解决方案,即借鉴传统批评的某些规则,深化文学研究方法,回到文学文本等。  相似文献   

9.
据文例进行校勘在《读书杂志》中被王念孙作为一个常规校勘手段,比较广泛地运用于古籍校勘。通过论列《读书杂志》之校勘实例,将从一个侧面展示王念孙对于校勘学方法论之贡献。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媒体与媒体价值观,认为媒体批评是大众传媒和文学批评相结合的产物,它主要受制于传媒文化,是传媒文化操纵、策划的结果,因而具有某种价值导向性。媒体批评对传统批评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同时也给文学批评带来了生气和活力。从媒体的价值观及媒体批评的基本特征、自身利弊中可以体现出媒体批评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文本语言分析是对文学文本进行的理论批评。在当今文化分析方兴未艾的理论背景下,反思新批评以来的文本语言分析理论的得失,完成文本分析到文化分析的过渡,理应成为当务之急。新批评的文本分析理论、结构主义的文本分析理论和解构主义的文本分析理论,固然重视了对文本的语言组织特点加以分析,但是对文本语言潜在情感因素的重视是远远不够的,对此提出对文本语言情感因素的挖掘,重视对文本语言潜在情感因素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高校教师媒介批判能力与教学运用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媒介产品迅速扩张和媒介手段广泛应用的时代,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迫在眉睫,媒介素养教育中高校教师的媒介批判能力尤为重要。媒介批判能力在内涵上与媒介批判思维是有所差别的。高校老师的媒介批判能力在教学中的运用体现为解释能力、交流能力、批判知识、批判技能及教学反思能力,探索并形成适合培养媒介批判能力的教学模式,其目的是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媒体信息的自我辨识能力和影响、改善媒体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文学批评是批评主体按照一定的批评标准、方法,围绕着批评对象而展开的分析、阐释、鉴别、判断的理性活动,它意在表达批评主体的价值取向和观点立场。批评对象是批评主体表达自己意愿和取向的媒介,更是文学批评活动的中心要素。  相似文献   

14.
随着语言研究与文学理论、文化研究的不断发展与深入。话语分析在20世纪西方文论、文学批评及文化研究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并最终成为当今文学、文化批评和历史解读的最重要的理论武器之一。话语分析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方法的发展历程与特征。展示了其与20世纪前期西方语言形式批评的关系。自20世纪西方文学研究’出现“语言学转向”以来,语言批评经历了一个从前期对“语言形式”的关注转变到后期关注“语言文化”的发展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翻译批评主体的2-5-N分法指由双语批评主体和非双语批评主体而划分的译者、双语专家、媒体、读者和发起者五种批评主体和N种人群。而批评者的批评动机又可分为翻译理论和实践探讨、抒发感情、译文介绍推荐三种。在翻译批评中,批评者应坚持科学辩证原则、客观公正原则和描述原则进行评论。  相似文献   

16.
大众传媒的勃兴大大扩展了文学批评的空间和覆盖面,为文学批评带来了新的发展形态。同时,大众传媒的肆虐却又使得具有精英品性、人文素质和启蒙意识的学院批评被边缘化,其生存空间日益逼仄。因而,在大众传媒与学院批评互相对话、监督和激励的基础上,建构一个多元共存的公共空间,对于重振学院批评,进而引导文学批评在大众传媒语境中发挥应有的价值和功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下书法批评活动对书法文本的忽视,审查了现有书法批评方法的得失,提出了文本细读的应对策略,并且主张只有在书法的审美静观中才具备文本细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石韫玉评点过的《六十种曲》残帙,是考察其戏曲思想的最重要文献。其评点能够体现对戏曲本体的要求,尤其体现在对戏曲布局、结构、作品风格等方面的评论上,并就本色、当行等问题作出了独到的阐发。因此,石韫玉的评点可定位为清代中期戏曲评点的范本之一,是古代戏曲评点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做过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卢卡奇的“物化”是贯穿《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的重要思想,法兰克福学派则继承了其中的批判思想,着重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传媒进行分析和研究。随着电子时代的来临,异化更加严重,文章就传媒所造成的三个方面的异化进行论述,力图为媒介批评提供一个新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国内2001年出版的两本媒介批评专著关于媒介批评概念与起源的认识与理论总结存在着一些偏差。本文认为媒介批评是人们依据一定的新闻传播观念或理论,并且参照新闻史的背景来对新闻传播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的批评活动。媒介批评的起源从认识论角度可以追溯到新闻媒介的起源,经历了从口头自发批评到文字批评再到自觉的系统理论批评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