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通过对大学生群体服务学习情况的调研,笔者发现,大学生服务学习包括主观规范、自我肯定、学习反思、参与准备等四个维度,不同人口统计变量的服务学习维度呈现出显著性差异,且服务学习各维度对专业课程学习影响效果明显。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使用A大学“中国大学生学习与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了教育过程对教育收获的影响在第一代与非第一代大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而考察大学教育活动和环境对第一代大学生是否具有补偿效应。研究表明高校的课程、教学对第一代大学生发展具有一定的补偿效应,而课外拓展性学习和支持性环境没有补偿效应。高校应加强对第一代大学生的指导与支持,促进第一代大学生深入参与学校各项教育活动,进一步发挥大学教育过程对第一代大学生发展的补偿效应。  相似文献   

3.
大学“金课”之“金”,不在于课程资源的丰富或者是满足某些外在的评价标准,而在于能够让大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深度的学习。深度学习需要重视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感受,即课堂“感知”,只有让大学生“感知”良好的课程,才能称得上“金课”。要实现大学生的深度学习,大学教师应提供高质量的课堂讲授,“讲得好”既是学生对大学教师提出的起码要求,也是大学“金课”的重要特征。大学生需要理解学习的过程,从而在新学知识和原有经验之间建立起密切联系,使知识不是被教师从外部“灌输”的,而是从自身经验中生长出来的。同时,要让学生收获到未来学习或研究的基础,而并非片面地强调“过程重于结果”,只有当大学生在课堂获得有效知识的同时,才能获得良好的主观感知,认可这门课的“含金量”。  相似文献   

4.
“反思”一词,人类自古即有,比如中国古代的“扪心自问”、“君子日三省乎己”等即为反省、反思之意.就数学研究范畴而言,反思不仅仅是对数学学习的—般性回顾或重复,而且是深究数学活动中所涉及的知识内涵、方法策略等,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和自我检验的性质,其最终目的是指向未来的学习活动,为了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益.然就目前的数学学习而言,最薄弱的正是自我反思这一环节,而这恰恰是高中数学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5.
20世纪末以来,针对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下降和公民教育被忽视等问题,美国学术界出现了加强研究型大学公民教育的新要求。美国研究型大学响应这一呼吁,开始在专业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中加强公民教育内容,并通过参与学校共同治理、基于社区问题的研究、服务性学习和志愿者服务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公民知识、公民能力和公民品性。美国研究型大学加强公民教育所采取的措施对于我国大学开展公民教育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前高等教育教学存在着浅表化、形式化、短视化等问题,理解与实践“深度学习”是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振大学生学习力的有效途径。“深度学习”强调学习者主动的知识建构,但“知识建构”与传统教育观中的“知识传授”并非二元对立的关系,而是分别站在“教”与“学”立场的两种对大学生学习的不同阐述。大学教师应充分认识二者的辩证关系,探寻一条指向学生深度学习中知识建构的教学路径:以知识传授作为教育的重要根基与关键目标;“全景式”呈现知识,引发学生的具身学习;挖掘知识的负载价值,实现知识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7.
保障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的学习质量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实践和研究的中心议题。提升教师教学质量被认为是重要途径。对9所研究型大学本科生调查数据的分析表明,尽管与学生的学习参与相比,教师教学的影响力稍逊,但其整体及不同侧面也对本科生学习质量的两个不同维度呈现异质影响。对于知识获得,教师教学整体具有无统计显著性的负向影响;教师教学中的知识传授取向呈现出显著负向影响,而学习激起取向呈现出显著正向影响。对于能力提升,教师教学整体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教师教学中的知识传授取向影响极弱且无统计显著性,而学习激起取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这就要求研究型大学一流本科建设应重视教师教学质量提升,提升教师教学质量应以强化学习激起取向为中心。  相似文献   

8.
中国学习者悖论一直是数学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考察中美"图形与几何"内容标准发现,就知识广度而言,中国课标知识点数量多于美国;就知识点要求而言,中国课标要求具体明确,利于教学;就知识难度而言,中国课标深度大于美国。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赋予中国学习者悖论一个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参与模型”是英国面向处于国家课程标准之下,且未能参与特定学科学习的特殊教育需要学生而推出的新评价工具。该工具在横向上包括五个平行“参与指标”,在纵向上不设置等级与量化评分。“参与模型”的有效使用依赖于教师的定期观察与反思性教学。它注重学生的参与过程、横向进步、个性化需求及潜在的发展优势。借鉴“参与模型”的经验,特殊需要学生评价要求教育者改变传统的评价观念,聚焦学生参与;提升评价素养,强化实践反思;重塑评价功能,注重学生的过程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非正式学习成为个体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非正式学习效果是当前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及个体交互程度是影响网络非正式学习的重要因素。结合互动深度量表、学习共同体基本特征、互动知识建构和虚拟学习社区三角形理论模型建构的大学生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深度互动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近20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参与频率最高的网络社区依次是QQ空间、SNS社区、微博、各种贴吧及论坛等非专业性社区;在参与网络社区的过程中,大学生形成了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并总体上呈现出积极的互动趋势。活动形式的丰富程度、资源的共享性、活动主题的新颖性、专业性、活动内容的发散性、以及知识检索与管理功能等知识性维度因素;友好的用户界面与体验、开放的作品上传功能等技术性维度因素;成员间的平等性与归属感、互动的规范要求、奖励机制等社会性维度因素,对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深度互动具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1.
简介并比较了浅层学习与深度学习.基于深度学习理念下的教学设计要考虑“课题”的思想、观念、方法与知识线索、学生对课题的认知线索、教师的教学组织线索;要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度参与,设计活动吸引全员参与,提供丰富素材实现内容参与;引起学生深度思考是深度学习的重点;给予学生深度引领是深度学习的关键;引导学生深度拓展是深度学习的延伸.对合学课实践作了反思.  相似文献   

12.
学习与教育是二主一体的活动,在高校中,大学生享有学习权,高校有法律义务提供适当的教育服务。本文从保障学生学习权视角出发,选取中美两所地方本科高校——位于杭州的浙江树人大学与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斯沃斯莫尔学院,通过对人才培养定位、专业课程制度、教学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效果这四个维度的对比分析,探寻差异原因,提出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应在教育理念、资源投入、专业课程设置、大学文化建设几方面加强对大学生学习权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ChatGPT等智能技术的不断突破,使大学教育变革及创新人才培养一次次被推到风口浪尖。大学生深度学习是推进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内核。现实中高等专业教育体系“锁定”着大学生深度学习,使专业教育主要成为了产业体系所需的“工具人”的“生产工厂”,忽略甚至抹杀了大学生主体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意义建构,从而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也使得大学生在与智能技术的“竞赛”中处于劣势。大学生深度学习的实现需要推进高校教育体系结构变革,拓展和丰富大学生与世界的互动联结载体,更新专业知识体系并强化实习实践,使学生在“互动”与“内省”中实现主体意义建构,从而将高深知识习得、生产与自我世界建构有机融合,有效实现主体觉醒与对外部世界创新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4.
采用德尔菲法和AHP层次分析法筛选出核心指标并确定指标权重,初步建设了由“应用实践”“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构成的学生学习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问卷调查进行验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十分注重学生“应用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在该指标上的增值效应显著,但在“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上的增值效应存在明显不足。基于此,提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评价指标体系、创新设计应用型人才多元质量评价标准和探索学生学习成果增值评价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学习过程的本科教育学情调查报告2009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提高质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中国高等教育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本研究聚焦于大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投入,从大学生作为独立自主的学习者,其学习行为与大学教育实践之间的互动来揭示和分析我国不同类型大学的本科教育状况。本文使用的调查工具是根据全美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SSE)问卷,由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和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共同组成的研究团队完成的汉化版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问卷(NSSE-China)。研究数据来自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主持的中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研究课题组2009年6月在全国23所自愿参加课题研究的本科院校,通过完全随机抽样获得的24252名本科生样本。论文运用五大可比指标、反映教育过程及环节的指标,根据参与院校的不同类型(985院校、211院校、地方本科院校),对大学本科生的学情状况进行实证性描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支架式教学引领下的“五步五环”教学法为学习新知搭建了牢固的桥梁。对于“求阴影部分面积”的教学,从任务驱动、搭建支架、展开支架、活用支架、撤销支架五个步骤,使课堂主体逐渐从教师转移至学生;从构建知识、夯实基础、合作探究、深度学习、反思内化五个环节,让学生达到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融入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有助于实现医学院校的育人目标。本研究以某医学院校2020级160名医学相关专业学生为例,阐述了“课程思政”融入《全新版大学高阶英语听说教程4》的教学实践与反思。该课程基于“线下+线上”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机地将“医学院校的专业性”“大学英语的人文性”和“大学英语的工具性”三个维度进行协调统一,从而实现了大学英语课程和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  相似文献   

18.
王缅 《中国大学教学》2024,(3):31-39+46
大学阶段有效的学习不仅要依赖相关的知识能力,更取决于学生是否可以借助反思,准确地觉察、监测和控制自己的知识与能力。本文以“写作与沟通”课中的一项学习任务——《写给读者的信》为例,试图对学生反思性学习的过程及效果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写作过程中学生觉察意识的缺乏会带来对自我认知行为的监测不准确,进而导致后续的控制行为出现偏差。对自我和他人的知识错觉是影响有效反思的部分原因,而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深度参与和积极引导可以有效改进最终的反思性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高中数学教学指向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立足于新课标以及“双减”的视角,带领学生高度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批判性地理解新知识,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并且能够将所学知识迁移运用于复杂的数学问题解答中,全程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主动地交流与反思,让学生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促进学生的整体学习质量提升.基于此,本文以高中数学教学为例,就深度学习发生的条件以及实现策略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深度学习”是指学习者能动地参与教学的总称.深度学习的三个视点——主体性、对话性、协同性,正是应试教育课堂的缺陷所在.深度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学,着力于从“基于教科书水准”上升到“超越教科书水准”,而“对话指导”与“反思指导”则是支撑深度学习的两根支柱.深度学习是课堂转型的标识.革新的教师面临的课题是,汲取学习科学的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