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文主义语境下学校体育的改革呼吁新型的校园软环境,即“边际人”学生观向“年轻的成人”学生观的转变;民主教育观念的普及;以敬畏生命为教育的价值归依:转变家长局外人的观念。  相似文献   

2.
一、教育效益观:纠正了以往认为教育事业是消费事业的错误观点;二、新型人才观:追求培养富于开拓创新,具有强烈进取意识的新型人才; 三、育人教育观:全面成才观念取代了单纯“升学观念”,中学教育由“应试”向“育人”转变;四、“超前教育”观:人才教育中的“因才施  相似文献   

3.
教研组是学校中实施教学的基层组织。教研组建设是学校教学能力建设的核心,是学校高质量教学的关键,是学校办出特色的重要突破口。学校管理中应紧紧抓住教研组建设这一关键环节,促进教研组朝着“学习型、研究型、合作型、创新型”“四型”组织的目标迈进。学习型是教研组的基本品质。围绕“学习型”这一特点开展教研组建设既是建设学习型学校的需求,更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开展学习型教研组建设,目标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核心是教育观念的转变,即学生观、教师观、教育价值观、课程观、教学观等多种观念的转变;重点是教师角色识别与能…  相似文献   

4.
陈国庆 《教育探索》2008,3(4):53-55
后现代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建构性、境域性和价值性,反对在知识领域中的本质主义和中心主义。这种知识观为人们认识和反思语文教材观念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语文教材观念立足于受教育者的主体建构,体现着鲜明的民主与个性化的诉求。教材观念从“客观实在论“向“主体建构论“转变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了教育主体的回归,促进了课堂结构走向开放与多元,促进了教学方法由讲授向探究转变。  相似文献   

5.
论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深化有关教师教育观念的研究,我们应该进一步明确“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概念及其所衍生的各种意义。提出和研究“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理论基础有:个体哲学的诞生与凸显;“前见”的合法性与积极意义:“认知图式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的启示;知识观的转变与“个人知识”的提出。通过对这些理论基础的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的深入提供某些方法论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论现代高等教育理念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教育价值理念要从适应论到超越论飞跃;第二,教育质量观念要从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第三,教育本土化理念要向教育国际化转变;第四,要树立以创造、创新与创业为特征的“三创教育”理念;第五,要树立教育产业及其经营管理理念。只有理念创新,才能更好地促进现代高等教育健康、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核心。要全面提高中师生的素质,必须以转变观念为先导。1.树立科学的学习观素质教育是一项全新的教育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基础教育领域里的一场深刻变革。中师生必须确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才能担负起全面实施素质教...  相似文献   

8.
陈友 《天津教育》2000,(6):19-20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实施这一系统工程的主体──学校和教师,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学校和教师应从自身做起,并唤起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三个关系”:减轻过重课业负担与加强教育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与考试的关系,与培养学生顽强意志、刻苦学习精神的关系。在观念上做到“四转变四树立”:转变教育只为升学服务的目标观,树立教育为提高民族素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目标观;转变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质量观,树立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9.
逆商教育与大学生就业力是分属不同领域的两个名词,但二者的发展轨迹是相同的,最终目的也相同。逆商教育与大学就业力的显性和谐表现为:逆商教育有助于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有助于增强学生就业中的抗挫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逆商教育与大学生就业力的隐性和谐表现为:逆商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竞争与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经芝价值观在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变革主要表现在,由多元价值目标向一无价值目标、由平均主义向竞争观念、由生产经营观向资本经营观、由集中决策观念向民主决策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要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发展教育事业,需进行多方面的变革,但更重要的首先是教育思想的转变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其中最主要的是转变五种观念: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观念的转变,从单纯传授知识向培养创新精神观念的转变;从“专才”培养向“一专多能”培养观念的转变;从“职前教育”向“继续教育”“终身教育”观念的转变;从“封闭教育”向“开放教育”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体育新课程改革是在我国深化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一个重要举措。作为体育教师应主动更新教育观念,以新课程异步教学精神为指针,以终身体育观点为出发点和归宿,树立并实现“六转变”教学观,并把它们合理地运用到学校体育教学实践中,为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服务。这六个转变是:第一,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第二,由重统一规格向重差异性教学改变;第三,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第四,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第五,由重单向信息传递向重综合信息交流转变;第六,由重“一刀切”教学向重教学个性化转变。新课程体育异步教学…  相似文献   

13.
郭国侠 《职教论坛》2002,(18):34-34
教育部2001年新颁布的农业类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方案从整体上体现了由传统的知识再现型人才观向现代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型转变,由整齐划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向灵活多样转变,由终结性教育观念向终身教育观念转变,由分支过细的“小课程”意识向在培养目标主导下实现课程综合化的“大课程”观转变,成为全面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里程碑。其着重突出了以下五个特点:1.进一步明确了中等职业学校农业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将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创新型”教育目的观的价值取向同样是出于对社会与个体关系作理性、辩证的思考后确定下来的。教育观念、教师、课程、考试四者的相应改革是“创新型”教育目的观由观念转为实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应由层次观向类型观转变,将现行的高等教育体系与职业教育体系融合,从“大职业教育”观出发来构建职业教育类型体系。这一类型职业教育体系由陶冶型职业教育、通用型职业教育、专门型职业教育和专业型职业教育四个部分构成。陶冶型职业教育是指培养人的职业意识与劳动观念的教育,包括中小学的劳动技能教育。  相似文献   

16.
大学教学若要在促进科技进步的同时渗透人文教育,需要我们转变大学教学观念,实现“科学认识观”向“生活认识观”的转型,实现“逻辑叙述”与“暗示体验”的结合;需要我们开发大学教学中隐性知识的人文因素;需要我们整合大学教学模式:在科学线索基础上注重文化线索;需要我们的大学生在学习理念上实现超越:在“占有”的基础上注重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7.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证。抓好教学管理事关学校的荣辱兴衰,所以在教学管理上我们坚持树立改革意识、创新意识、效率意识和质量意识,强力推进“依托科研,以人为本,立足课堂,特色取胜”的工作思路,以“课改”为契机,转变教师的“四观”(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人才观),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思想保障;以强化制度建设、规范教学管理为重点,敢于创新。一、与时俱进,确保教育观念的前瞻性首先,抓理论学习,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树立现代教育理念,确保思想上不落伍,用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我们的教…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带来了一场教学观念转变的大变革,具体表现在四个转变:由教师“教”向学生“学”转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的转变。在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9.
教育评价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建设性措施;是加强学校科学管理,实现整体优化的重要环节;是促进教育改革,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是教育决策科学性的前提和基础。教育评价观念的转变与评价模式的改革是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前提条件。为此要从质量观、人才观、学生观三个方面坚持正确的教育评价观,同时改革教育评价模式,在评价的实践方法上突出三项改革。  相似文献   

20.
台湾“九年一贯课程”中德育课程的转向及其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九年一贯课程”的统整化、一贯化、弹性化,台湾地区国民教育阶段德育课程的编制发生重大转变,突出表现在道德教育扩展到价值教育,道德课程为社会学习领域所涵盖,课程指导思想由道德教学观向道德学习观、课程实施与评价由权威模式向校本模式等的转变。这些变化对超越德育课程的传统模式、深化德育改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