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等长力量训练等长力量与肌肉群充分伸展和收缩的等张力量不同,它以静力形式克服静止状态的阻力,例如墙壁、同伴对抗、重物或自身重量等。对股四头肌进行等长力量训练,是提高低姿势滑行能力所必须的基本要求。训练中肌肉一次性收缩时间应达到最大程度(完全耗尽)。艾·海登具有非凡的等长力量,有一次,他做45秒静蹲接10次蹲跳连续作业超过半个小时。他在比赛和训练中所表现出的高质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我们研制的DL-300型等动练习器的等动工作方程和等动力量曲线为基础,探讨等动练习时的肌肉收缩力量、速度、力的冲量、肌肉所做的功、功率及能量的消耗等问题并作初步的定量分析。为安排等动训练的内容和评定等动训练的强度、密度、时间、运动量等提供生物力学方面的参考。一、等动练习与等长、等张练习的区别人体的力量是指肌肉抵抗阻力的能力,因此力量训练也都采用抗阻练习。由于肌肉抗阻能力是随着肌肉动作时的长度、拉力角及骨杠杆机械效率的变化而变化。故同一肌肉群在关节运动幅度中位置不同,力量也不同。如膝关节在半蹲135°  相似文献   

3.
一、在运动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被利用的机体为了完成各种形式的功,首先必须使肌肉收缩产生力。在大多数情况下,收缩时肌肉的长度将显著缩短,当这些力通过关节作用时肢体就会发生运动。这种类型的肌肉工作称为等张收缩或等力收缩。在其它情况下,看不到肌肉有明显的缩短,但是它却产生了力,这称为等长收缩。然而这两种情况肌细胞皆通过缩短其长度来产生力,这一  相似文献   

4.
目前力量训练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一、动力训练法,又名等张训练法(isotonic)。这是各项运动的力量训练中最常用的方法。在进行动力训练时,肌肉经常改变拉力的强度和方向,同时改变着骨杠杆的位置,从而完成机械动作。在动力动作中,肌肉的长度因其收缩而发生变化,当肌肉克服阻力时,身体朝肌肉收缩的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5.
肌肉离心收缩研究现况综述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肌肉力量练习分类现有不同方法。有人将力量练习分为等长(Isometric)练习、等张(Isotonic)练习和等速(动)(Isokinetic)练习三种。其中等长练习又被称为静力性(Static)练习,等张练习又被称为动力性(Dynamic)练习。也有人按向心(Concentric)、等长、离心(Eccentric)进行分类。“等长”、“等张”是肌肉生理学家用离体肌肉对肌肉收缩特性进行研究所使用的术语,用于运动训练上并不科学。因在活体上并不存在真正的等长或等张收缩。但目前已被大家公认并广泛使用。“Isokinetic”的概念,于70年代被介绍到我国体育  相似文献   

6.
1、合理选择力量训练的方法 从肌肉收缩的形势上看力量训练的方法有:等张(动力性)力量练习,等长(静力性)力量练习和等动力力量练习等。不同的力量练习方法可以发展不同性质的力量。因此根据不同的项目选择不同的力量练习方法。动力性力量的练习是肌肉收缩和放松交替进行的负重练习,它对发展速度性力量、爆发力和力量耐力有极大促进作用。它可使肌肉、  相似文献   

7.
一、超等长练习的作用所谓超等长练习,美国劳威尔大学赛·迪维拉尔等学者认为超等长练习的含义是“牵张———缩短的周期性练习”。加利福尼亚大学生物力学和运动学教授唐·丘博士对超等长练习的定义是:速度与力量结合,产生爆发反应运动或增强爆发力的训练或练习。本文作者认为,肌肉先被迫进行离心收缩,紧接着迅速转为向心收缩的练习称为超等长练习。而离心收缩是肌肉在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的收缩。向心收缩则是肌肉收缩时,长度缩短的收缩称为向心收缩。由于掷标枪是一项爆发式的项目,它对队员的爆发力素质要求很高,教练员在培养优秀标…  相似文献   

8.
速滑运动员的力量骨骼肌是由许多肌纤维(即肌细胞)所组成。每条肌纤维都有具有收缩功能的肌原纤维。在肌原纤维缩短时肌肉收缩。多数情况下,伴随肌肉收缩出现肌肉紧张状态。肌肉紧张程度是随负荷加大而增大,在肌肉达到最紧张的程度时可以判断肌肉活力的大小。有规律的训练可使肌肉力量得到提高。腿部肌肉力量的增长使运动员获得了更大的蹬冰力量和速度。因此、在滑跑中合理分配力量并使力量得到不断提高,是改善功能水平、提高成绩的重要因素。肌肉力量的大小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主要有:肌肉横断面的大小、神经支配能力的强弱和肌肉用力的条件。因此,教练员在给自己的运动员下达提高力量性  相似文献   

9.
在举重基本技术训练中要注意静力姿势的正确性作举重技术动作的过程中,参与活动的肌肉需要进行等长和等张收缩。就动作来讲,运动员需要作静力和动力动作。例如抓举,粗略地讲,在预备姿势中,全身肌群处于等长收缩;在作提铃第一阶段,伸髋肌和两臂屈肌是处于等长状态,而伸腿肌是处于动力状态;在下蹲支撑杠铃时,全身肌肉进行等长收缩;在起立收腿时,上身肌群仍处于等长收缩,而下肢进行等张收缩。在作挺举动作的过程中,参与活动的肌群也同样需要进行上述两种形式的收缩。因此,在运动员掌握动作的过程中,就需要考虑如何更好地培养运动员静力姿势的正确性和动力动作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10.
等动测试具有二个基本特点,首先,运动的角速度相对稳定,不会产生爆发式等运动现象,但肌肉收缩时的张力却有变化;其次,在整个活动范围内进行运动所产生的阻力与作用的肌力成正比,肌肉在动作全过程中的任何一点都能产生最大的力量。早在1967年,Thisfle等就报导等动测试的速度可根据神经肌肉机能活动速度而选择安排,以利于不同情况下肌肉最大力量、功率、耐力的测试。我们在具体训练中,往往会遇到选择慢速高阻、或是快速低阻来进行训练,现在一般认为慢速高阻训练用来发展力量,而快速低阻训练用来发展耐力。对正常健康的膝关节,国外已有人进行了不同速度情况下肌肉力量问题的研究,但对膝伤后运动员在不同速度情况下的肌肉力量还缺乏报导。  相似文献   

11.
一、超等长训练简介骨骼肌是人体运动的动力,从一定意义上讲,运动训练就是对骨骼肌(与支配他的神经系统)的强化和协调。骨骼肌的收缩方式包括动力性和静力性收缩两大类。动力性收缩又包括肌肉的离心收缩、向心收缩和超等长收缩(plyometrics)三种方式。超等长收缩就是指同一骨骼肌先进行离心收缩,紧接着进行向心收缩的肌肉收缩方式。超等长训练就是指  相似文献   

12.
核心力量训练作为一种较新颖的训练方法,打破了原有的训练手段与格局,虽然在国内田径训练中大量引入,但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细化提升。通过分析核心力量对田径训练的有利价值和意义,认为:有利于肌肉的神经控制和提升动作稳定性、有利于增加能量利用率提升运动能力、有利于增强运动员的本体感受与调控能力。并结合田径训练方法与手段,按照等长与等张收缩的基本理念,将田径中核心力量训练分为:稳定性静力性动作练习、静力性四肢可控动作练习、动态动作下核心部位的非动态运动、动态运动下的运动员练习、动态运动时运动员的抗阻练习五大类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一、超等长训练简介 骨骼肌是人体运动的动力,从一定意义上讲,运动训练就是对骨骼肌(与支配他的神经系统)的强化和协调。骨骼肌的收缩方式包括动力性和静力性收缩两大类。动力性收缩又包括肌肉的离心收缩、向心收缩和超等长收缩(plyometrics)三种方式。超等长收缩就是指同一骨骼肌先进行离心收缩,紧接着进行向心收缩的肌肉收缩方式。  相似文献   

14.
王刚 《冰雪运动》2017,(6):50-52
在力量速度体能类竞技体育项目中,力量素质的训练水平决定了运动员在比赛中成绩的获得,力量素质特别是专项力量素质的训练水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竞技能力提高的瓶颈因素之一.高水平运动员力量训练要符合项目比赛的特点,肌肉收缩表现出向心、离心和等长收缩等不同形式,主要体现为全面性、多元性、相持状态下体现爆发力以及无氧代谢功能状态下发挥最大力量等特点;最大力量训练普遍采用高强度短期刺激法,避免运动员肌纤维横断面明显增粗,对提高运动员肌肉内的协调性和肌肉间的协调性有很好的效果,从而可以在肌肉体积没有明显增大的情况下提高肌肉力量,有效控制体重的增长;快速力量的训练一般采用本人最大负重40%~60%负荷进行力量训练,既能发展力量,又能兼顾速度训练,肌肉收缩的输出功率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5.
论力量训练与变阻力练习思路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志珍 《体育与科学》1998,19(1):45-46,49
力量训练是各专项运动训练必备的辅助性体能训练内容。对于阻力练习与肌肉力量之间关系的研究,已取得大量成果。区分增加肌肉粗壮的练习与增强肌力的练习的界限是重要的。每组练习的重复次数决定了各种训练程序的不同特性。为了发展最大力量,需要增加强度,而不是练习的数量。变阻力训练思路的形成基于固定阻力训练中两方面的局限性。作为力量训练中的最新进展,变阻力训练思路来自于对等动训练和等张训练的比较,证明等动训练程序显然优于等张训练程序,等动训练能恰当地给特定速度的运动提供调节阻力。本文还介绍了几种提高肌肉力量的常用重力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田径运动员力量训练水平结构的概念对于合理组织专项力量训练,其中包括选择发展肌肉力量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尽管人们对短跑运动员的速度力量训练问题作了大量的研究,但对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水平的结构和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过程中,这个结构的变化情况还研究得很不够。研究目的:搞清楚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各个阶段中,所测定的100米和200米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练水平的主要因素的成份和结构。研究的组织和方法:借助多用自动记录台来评定运动员肌肉的绝对力量faoc、爆发力I和起动力Q的水平,在伸腿(PH)和蹠屈时肌肉等长收缩的最大爆发力  相似文献   

17.
力量是在肌肉紧张收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是人体运动的基本动力,是各种素质的基础。力量对于加快技术动作的灵巧性等素质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作用。力量更是短跑运动员的一种主要的身体素质。本文拟从生理、生物化学原理、运动生物力学原理和个人的综合实践体会三个方面,论述力量训练对提高短跑成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田径运动中肌肉收缩速度力量分析及其训练原理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田径运动中肌肉收缩速度力量分析,提出了提高运动员专项速度力量的训练原理。力量训练时,必须根据各个专项运动的肌肉收缩速度与力量特性、肌肉收缩的力学规律、肌肉不同收缩速度的神经肌肉特点等规律,对运动员采用适度提高肌肉大力量能力,以提高肌肉抗中等负荷速度力量能力和快速能力等力量训练,最终实现肌肉的最快速度收缩所产生的力量提高。  相似文献   

19.
G804.62 9402181关于身体正中位的身体空间知觉能力的研究=身体正中位身体空间知觉能力检讨[刊,日]/川村博文,山本博司//体力科学.—1992,41(6).—762(BWF)身体//空间知觉//感觉//运动学G804.68 9402333了解肌肉收缩的力学原理=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esof muscle contraction[刊,英]/Siff M C//NSCA J.—1993,15(5).—30—33图3参5(MYL)肌肉收缩//等动训练//运动生物力学//等长训练//等长收缩//等动收缩  相似文献   

20.
四、身体素质发展的年龄特征身体素质是指从事体力劳动或体育运动时所表现出来的肌肉工作的基本能力。素质能力包括力最、速度、耐力和柔韧。(一)力量:是指人体肌肉在工作时收缩与放松的能力。肌肉力罱的大小主要与神经系统的调节、反应、协调配合、肌肉的发育等因素有关。力量又分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不同的力量,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发展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