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个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授课的制度。多年来,班级授课制在世界范围内仍然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由于在班级授课制中学生是集体受教,班额的大小对于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对于英语这样需要多练习的语言课程。  相似文献   

2.
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是指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制度。班级授课制起源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是为了普及教育、扩大教育教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提  相似文献   

3.
<正>一、为什么要翻转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起源于16世纪的欧洲,它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制度。它可以大规模地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一位教师能同时教许多学生,扩大了单位教师的教学能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而且使全体学生共同前进。在大工业革命时代,班级授课制无疑是最高效的教学方式。但是班级授课制也存在着弊端:同一个教室里,坐着的是学  相似文献   

4.
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发展是学校课改的一项根本性任务。我校活化了课程管理,实行了动态的课程管理模式,让学生有了自行选择的可能,获得个性展示的舞台。一、固定的行政班级授课制与俱乐部活动班级授课制相结合,打破班级界限,使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习群体为学生创造一个多变的学习环境,改变一成不变的固定班级授课制已势在必行。于是,我校的固定班级授课制与俱乐部活动班级授课制相结合的动态班级管理运行机制就应运而生。俱乐部活动班级不再是强制性的行政划分,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需求,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  相似文献   

5.
现行班级授课制是以班级为单位、集体统一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四定”。 一是授课地点固定。一个班级有一个班级的“家”,这个家是学校分配给班级,学生只能在此定点学习的稳定空间,带有鲜明的符号特征,并被锁定在学校的组织座标和地域座标上。  相似文献   

6.
周磊 《广西教育》2014,(1):13-14
在现行的班级授课制下,智障儿童被按照年龄或智力差异编成了固定的班级,教师对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采用同样的教学方式、教授同样的教学内容,这样做虽然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但很难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在现行的班级授课制下,教师怎样才能既兼顾全体,又满足个体需求,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呢?通过实践,笔者认为个别化教学是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班级授课制是现行课堂教学的一种主要教学组织形式,对于经济有效地培养人才、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和教师的主导地位优势明显,优点颇多,但也存在教学方式单一的弊端,容易出现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现象,如何在农村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弥补班级授课制的不足,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呢?笔者长期实践证明,如在采用班级授课制之余,适当采用小组合作教学,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学生不仅可以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技能  相似文献   

8.
<正>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学形式是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注重集体化、同步化,长于向学生集体教学,而拙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能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和特长,不能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班级授课制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扼杀了创造型人才,为此,必须重视、研究和应用个别化教学。  相似文献   

9.
在教育教学中,课堂教学是一种最普遍的方式。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称"班级授课制"。我国目前普遍是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依据是:在同一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大体上是相同的。但客观上,几十个学生组成的班级,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在随班就读的班级中这个差异就更大。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追求高效率是课堂教学的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就是高效率。  相似文献   

10.
突破班级授课制 实施小组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级授课制在时间和精力都比较充裕的条件下,能比较全面地实现教学任务,体现其优越性。但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当代社会对人才的培养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级授课制整齐划一的形式,不能很好地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差异性。班级授课制下的小组教学作为推进教学组织完善的有效途径,能够应对来自学生差异性的挑战,实现当代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更好发展。安图县第三中学在班级授课制教学组织形式下实行小组教学,让学生动起来,乐学,会学,不再觉得学习是负担,教学质量得到极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
教学组织的未来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组织的历史演变经历了从简单的个别教学发展到班组教学直到班级授课制的过程。近代工业革命后,班级授课制顺应大规模、高效率培养工业生产者的需要而产生,曾为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发展至今在学校中仍是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但本世纪以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班级授课制存在的种种弊端,不断地提出各种批评,抨击班级授课制压抑学生的个性成长,阻滞学生的整体发展。为此,改革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呼声日益高涨,并出  相似文献   

12.
钱郁 《中学生物学》2006,22(3):19-21
教学的关键是课堂,而课堂教学是以几十人为一个单位的班级作为教学对象的,现阶段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有许多弊端,比如学生的主体性受到限制,动手机会少,教学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等。但是我国正处于农业化向工业化过渡转型期,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要求大规模地提高劳动的素质,扩大教育对象和教育规模,那么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班级授课制在现阶段依然有它客观存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日益进步,以及教育资源和教育需求的增长和变化,班级授课制在做出辉煌的贡献后逐步显现出其先天的严重不足。教师在班级授课制下对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欠佳的学生“吃不消”这一现象普遍感到力不从心。分层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成为优化单一班级授课制的有利途径。所谓分层教学,  相似文献   

14.
开放式教学是指教学中对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开放的一种教学模式。它重视学生的自主参与能力和实践活动能力的培养 ,注重吸收时代精神 ,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本文主要就小学艺术课开放式教学中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相关的策略研究。一、教学组织形式的开放策略长期以来 ,班级授课制一直是我国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观念的转变 ,对美术课来说 ,班级授课制固定的教学空间、固定的师生关系根本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创造性的开拓…  相似文献   

15.
王雅诗  张俊 《家教世界》2013,(9X):121-12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式、单纯的班级授课制,以及传统的教学形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不能真切的反映教育的实质。本文主要是通过对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进行分析,以及提出改进教学的新形式,分析在初中教学班级授课中对学生实行小组教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走班分层是分层教学模式的一种,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基础以及对各科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去相应的同层次的班级上课,是一种"固定的教室、流动的学生"的学习模式。分层教学大致有两种模式:一是"班内分层",就是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教师在同一个班级内教学时依据学生的能力不同而进行不同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7.
未来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怀友 《湖南教育》2002,(10):37-38
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活动中,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方法的运用等,都必须凭借和运用一定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在中外教育史上,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经历了从简单的个别教学发展到班级授课制,但由于班级授课制存在不能很好地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忽视因材施教等弊端,人们又纷纷对班级授课制进行改革,出现了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形式、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并存的局面。那么,未来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将会走向何方呢?一、班级教学规模小型化班级授课制自诞生之日起,数百年来对人类的教学实践产生…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改背景下,对班级授课制的改革,对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的探索成为一种必然,人们力图在保持班级授课制优越性的同时能够有效地克服它的局限性,分层教学作为弥补班级授课制不足的良方应运而生.并受到广泛关注。一、分层教学的概念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9.
教育自班级授课制产生以后,改变了以往流动讲学的形式,教学场所得以固定下来。从此,课堂便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课程成为学生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20.
班级授课制是我国最基本的教学制度,因为我国 学生数量众多’要实现个别授课制有很大的难度’也没有足够 的人力物质资源’因此班级授课制是最经济有效的方式’能够 大面积地培养人才。在班级管理中常常是以学生为主体,班主 任起到引导和规范作用,同时班主任的管理方案和培养目标都 要保证正确方向’才能让班集体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