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陈恩忠 《大观周刊》2012,(21):181-181
语文新课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兴趣是自主的前提,如何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从一味: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传统学习方式,转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教”与“学一互相牵动的现代教学取代“教”与“学”互相疏离的传统教学已经是大势所趋。本文从提高语文教学艺术、激发兴趣、创设情境、鼓励激发等方面作了一些肤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王利霞 《大观周刊》2012,(34):383-383
教学生学会学习,这是古今中外永恒的教育理想。“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这是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育理想,也是走向学习化社会的教学活动所应追求的教学境界。从教学活动的目的意义上说,教是为了学、服务于学的。但是教决不能代替学,学习作为学习者自主建构的实践活动,它以学习者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由于学习活动的指向学习者自身,因而学习活动是一种“返身型实践”。这意味着教学与学习活动的一切成果都要通过学习自身的发展来体现。  相似文献   

3.
李碧旋 《大观周刊》2012,(50):285-28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落实课程标准精神的过程中,我认为只有在先学后教的学习中切实做到学要到位,尊重学生,发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们才能真正拥有一片自主学习的天空!那么,如何先学后教呢?我认为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非常重要。下面我谈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4.
勾文武 《大观周刊》2011,(33):240-240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育界研究的个热门课题,也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如何使思想政治课课堂实现由“教”到“学”的转移,使学生产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性素质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麻建高 《大观周刊》2011,(19):269-269,266
随着知识更新的加快,对学习的方式、途径、方法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因此,传统”以讲代学,以问代学,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的教学模式亟待改进,必须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引到课堂,让学生由被动学,了转变为主动参与,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是当前教育过程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张君 《大观周刊》2013,(9):155-155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倡“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观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更加自主、更加多样的参与学习,同时也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由传统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提出:坚持“三个面向”即面向学生、面向社会、面向生活;强调“三哥体现”即体现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体现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体现历史教育的基础性要求。这一转变在教材使用上就有所体现,据此,笔者对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二课“辛亥革命”中的图片应用有了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7.
“指导自主学习”是变传统的“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着重学习方法传授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从学生课前“先学”指导和课堂教学指导两个方面阐述了作者对这一教学方法的运用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樊明庆 《大观周刊》2013,(1):209-209
古语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里强调的是一种学习方法的侧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教是为了不教”,那么,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活”起来呢?根据我校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挖掘,对课堂教学形式也进行了更新设计,让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学习,努力创造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一、关注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9.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育部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以及"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要求。具体到课堂教学,目前仍存在着很多问题。1.只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主要表现在教师独霸课堂,以"满堂灌"为主。教师对学生不放心,对自己所教授的内容不放心,不能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我只要讲了,学不会是你自己的事"成为有些老师的挡箭牌。结果,越  相似文献   

10.
王明春 《大观周刊》2012,(37):363-363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教的法子必须依据学的法子。”教师的种种努力,都是为使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学.部是为了使学生愿意学:喜欢学、主动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小学语文教学要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开双手,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收获和喜悦。  相似文献   

11.
蒋海燕 《大观周刊》2011,(14):46-46
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下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文章提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激发学生内在需要,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改革教学评价机制,进一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2.
张莘莘 《大观周刊》2011,(35):188-189
把素质教育融会于英语教学主要以主体教育为主。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教会学生怎样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英语教学中要变“讲”教学为“导”教学,把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纳入教学过程并作为教学的重心。  相似文献   

13.
“自主学习”是开放教育“学”的模式改革的重要形式和内容,是对传统的“学”的模式的扬弃和超越。但由于处于试点实践和探索阶段,“自主学习”中出现了一些难以避免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存在问题及原因的分析,结合实际、实践,侧重从管理人员和教师的角度(也涉及学生)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黄朝勇 《大观周刊》2012,(19):225-225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名言告诉我们: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不仅仅停留在知识的层面,还应该在为人处事,品德的养成上下功夫,包括对学生的交流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上。新课标也要求高中数学教学摒弃传统的满堂灌,开展合作交流探究学习。可见,交流合作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为此,我结合自己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进行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导-学-评”教学模式是以学习者自主学习为中心,教育者导学为关键的新型教学模式。本文从《市场营销学》应用型学科的特点出发,对“导-学-评”互动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沈金永 《大观周刊》2013,(3):149-149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以教,学生为学,教学成为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学生无条件的服从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的独立性丧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最终成为学的阻力。  相似文献   

17.
田小芳 《大观周刊》2011,(51):216-216
面对新时期迅速增长的知识和社会对公民素质的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动力.让学生乐学、会学.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即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让学生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教学,结合化学学科.我认识到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从以下几点人手:  相似文献   

18.
陈静 《大观周刊》2012,(40):125-126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将课堂还原给学生,要呈现出一种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状态,这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新要求。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要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要转变过去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9.
谌其开 《大观周刊》2012,(51):260-260
近些年来,各地课堂教学改革如火如荼.较典型的有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山东东庐中学教学合一的“讲学稿”模式;江苏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等等.无论什么样的模式,他们都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倾向,把主角交给学生,教师把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20.
陈双虎 《大观周刊》2011,(43):79-79,69
今年暑假教师培训期间.为了做一个课题为课堂教学改革的讲座,在准备讲座期间。我学习了福建师范大学的余文森教授在《基础教育课程))2009年第3期上发表的《先学后教,少教多学:构建中国自己的教育学》文章,余教授在文中他的课堂教学改革文章中以“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为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