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圆面积公式有三个认识层次,这一点在教学中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第一个认识层次是:“S=πr~2”来自于“S=(πr)r。”因为圆通过分割、拼摆可以转化为一个长方形,借助于求长方形面积的方法求得圆面积。πr虽然表示圆周长的一半,但它充当了转化后的长方形的长;r虽然表示圆的半径,但它充当了转化后的长方形的宽。这样认识圆面积公式有助于理解其推导过程,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公式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第二个认识层次是:“S=πr~2”不仅反映了半径与圆面积的关系,同时还派生出圆的直径乃至圆的周长与圆面积的关系。于是这个基本公式又可引伸出“S=π(d/2)~2”和“S=π(C/2π)~2”,这样就为学生灵活运用公式去解决有关实际问题打下了基础。第三个认识层次是:在“S=πr~2”中,  相似文献   

2.
运用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可以推导出圆柱体表面积的另一个计算公式。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是把圆分成相等的16份,剪开后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从而得到S=πr~2。根据这一方法,可以把圆柱体的两个底面各分成相等的8份,剪开后也能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圆柱底面的周长相当于长方形的长,半径相当于长方形的宽)。把这两个底面拼成的近似长方形和圆柱体侧面展开后的长方形合拼起来,组成一个大长方形(或正方形),这个大长方形的面积就  相似文献   

3.
小学教学面积公式中,圆面积S=πr~2和扇形面积S=πr~2/360×n都涉及r~2的计算,不难理解r~2表示两个r相乘,由于圆周率π取固定值3.14,因此r是计算圆面积的充分条件。但r不是计算圆面积的必要条件,事实上,只要知道r~2同样可以使一些问题得解。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类似的练习,并注意引导学生扩展解题思路,这样不但有利于解题技能  相似文献   

4.
圆柱体表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之和。用公式表示:S=27πrh 2πr~2。在实际计算中,有学生利用乘法分配律把公式变成S=2πr×(R r),计算很简便,但是这个式子的数学意义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圆柱体的表面展开得到图①,式子S=2πr×(h r)里的2πr是圆柱体的底面周长,(h r)是圆柱体高与底面半径之和。根据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我们又知道上下两个圆的面积可以转化为长方形面积,且上下两个长方形面积相等。即S_1=S_2,把下面长方形面积放到上面(见图②),那么圆柱体的表面积就转化为长方形ABCD的面积了。式子里  相似文献   

5.
为了引导学生正确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使学生弄通S=πr~2的来龙去脉,我采用幻灯投影,通过具体形象、指导学生动手动脑,推导出S=πr~2计算公式,把抽象的数学公式S=πr~2具体化。具体作法如下: 一、复习有关知识。在推导S=πr~2之前,必须认真复习下面几种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出示第1组灯片)。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中,圆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平面图形。它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在教科书中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探索得到的。先把用硬纸画的圆分成若干等份(十六等份),并剪成若干等份的(十六个)近似等腰三角形的小纸片;再用这些小纸片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然后由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S=πr2。因为在拼的过程中圆的面积大小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圆的面积等于这个拼成的图形的面积。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真正参与研究过程,教师应该为…  相似文献   

7.
圆的面积”是九年义务教材第十一册的内容,是小学教学中的十分重要的基础知识,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是教学中的难点。关于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教材采用实验方法,把圆割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然后由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S=πR2。以往教学时,由于受条件限制,要完成教材要求的运用“逐步逼近”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理解“极限”的思想,很难想象,最后导致学生仍然强记公式。如何在教学中体现“逐步逼近”的教学途径,并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极限”思想,突破教学难点,并启发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本期我自己设计…  相似文献   

8.
第一个认识层次是S=πr~2来自于S=(πr)r。圆通过分割、拼摆,可以转化为一个长方形,我们可借助求长方形面积的方法求得圆面积。πr虽然表示圆周长的一半,但它充当了转化后的长方形的长;r虽然表示圆的半径,但它充当了转化后的长方形的宽。  相似文献   

9.
“圆的面积”一节教学体会民勤县教师进修学校周友文关于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教材是通过把圆割补为一个曲边长方形,然后用极限的思想,以“直”代“曲”,得出圆面积计算公式的。对于无限的概念,极限的思想,小学生往往很难理解。因此,在数学教材中:所拼成的曲边长...  相似文献   

10.
一、扇形面积公式的写法扇形面积是整个圆面积的一部分。所以,我认为把扇形面积公式写成S-πr~2×n/360更为妥贴。因为这个公式比之S=πr~2/360×n有以下几个优点: 1.可以让学生从公式中进一步理解扇形面  相似文献   

11.
教学重难点及教法说明 说课内容是“圆的面积”。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长方形面积的基础上,通过直观演示,把圆分割成若干等份,再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然后由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圆的面积是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圆柱体、圆锥体等知识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学生操作、观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正确计算圆的面积;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3)渗透转化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12.
一、背景 这是一节圆面积公式推导的教学课.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放手让学生将已等分成的16个近似的小三角形,拼成一个近似的已学过的图形进行推导.教师因势诱导、启发学生合作交流后,对已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梯形等进行了评价,从而得出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s=πr2"如: 方法一:把16个近似的三个形都用上,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在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中,出现了"圆面积=?cr"的公式.再用2πr代替c,便得"S=πr~2"的计算公式.公式S=?cr表明,圆面积与一个以圆周长为底、半径为高的三角形等积.只要我们证明这样的三角形和圆等积,就能根据三角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教师演示把同样大的圆纸片平均分成16份、32份、64份,并分别拼成3个近似的长方形,然后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演示,思考、讨论:通过演示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在教师有层次的引导下,发现拼成的图形越来越接近于长方形,进而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此时,教师并不满足已经  相似文献   

15.
(一) 1986年10月,23个省市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研讨会,请了北京市一位特级教师上示范课。她讲的课题是《圆的面积》,用的方法是发现法。教师演示:把一个圆分成若干等份(这里的圆实际指圆面),等份多了,每一份可看成是底边上的高等于圆半径的三角形。然后把分成若干等份的塑料圆片分发给每个学生,让学生操作拼摆,自己探索圆的面积公式。有的学生拼成几个三角形,有的学生拼成一个或几个平行四边形,有的学生拼成梯形,不论是摆成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还是梯形,最后都推导得出圆面积等于πr~2的公式。但是老师在利用三角形推导面积公式时,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写成“底×高”忘了乘1/2,所以在利用三角形推导圆面积公式时推得为2πr~2,与利用平行四边形、梯形推得的公式不一致。这位老师虽然经验丰富,但面对来自23个省市数百名行家的听课,也不免有几分紧张,检查了两遍推导过程,都因受原思维定势的约束,未能发现错误出在哪  相似文献   

16.
问题的提出 圆面积公式的教学是在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转化方法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的基础上进行的,公式的推导也采用转化方法。大致的步骤是:先把圆等分成若干个扇形,拼成近似长方形,然后依据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得到圆面积计算公式。但是,教学实践表明,限于课堂教学时间限制,运用常规教学手段教学,难以使学生想出应该如此分割、拼补,从而归纳为已学过的求长方形面积的问题;难以让学生确信拼成长方形的面积和原来圆的面积相等;也不利于学生在学习圆面积计算公式的同时,进一步领会“转化”这一重要的思考方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尝试运用电教手段,对改进圆面积教学进行了一次对比实验。  相似文献   

17.
圆的周长和面积一直是学生容易打混的概念。新课结束后,宜安排如下综合练习。一、熟悉公式的练习。教师出示: 圆周长____圆面积____; 圆直径____半径____; 扇形面积____。要学生填写计算公式。要求圆周长能填出C=2πr和C=πd;直径能填出d=C/π和d=2r;半径能填出r=C/(2π)和r=1/2d。  相似文献   

18.
教学要求:建立圆心角、弧、扇形的概念,扇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谁能说出圆的各部名称? 2.已知半径是r的圆面积怎么求?(S=πr~2)  相似文献   

19.
顾松 《成才之路》2012,(30):38-38
正发散性思维,是指一种不落俗套,追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找答案的思维过程。它具有流畅、变通、独创等特征。在教学中注意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解题思路开阔、妙法横生,克服思维刻板僵化、解题思路狭窄、方法单一的缺陷,而且对于培养学生成为勇于探索新方法的创造性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我就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谈谈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圆的面积计算公式S=πr2课本上的推导的过程是把圆割补成近似长方形,然后利用长方形与原来圆的关系导出圆面积  相似文献   

20.
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能力会起到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下面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规律。根据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在教学一些基础知识时,我常常让学生看一看或做一做,使他们在观察和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规律。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我先让学生用硬纸做一套直径分别为3、4、5厘米的圆,上课时,让他们用这些圆在有20厘米刻度的直尺上滚动一周,依次记下数据,并要大家想一想,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他们会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然后,教师总结出“圆周率”的概念,再导出计算圆周长的公式。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我先让学生用硬纸做一个圆,再把这个圆平均分成16份,剪开,让学生试着拼一拼,将被剪开的圆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的图形。我让他们细心观察,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什么,宽是圆的什么,学生说出: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1/2,宽是圆的半径。接着教师根据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即圆的面积=πr~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