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文献计量学方法是数据挖掘分析的重要方法,因其客观性和较易操作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学科科研评价中。本文基于Scopus数据,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尝试对上海主要高校学科的科研表现进行评估。研究发现:仅从引文计量指标来看,基于Scopus数据库的上海市高校学科分析结果好于基于WoS数据库的分析结果;结合其他相关文献计量指标后,发现上海高校优势与潜力学科发展结构不合理,缺乏对整个学科生态群布局规划等问题。因此,对学科科研进行评估时,不仅要采用引文分析的方法,而且要基于科研质量和实际贡献导向,综合应用各种相关文献计量指标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20 世纪以来,科学文献呈几何级数增长,通过阅读文献来把握所有学科方向的发展态势已经几无可能,因而提出了文献计量学。这种方法用来对学科发展方向进行定量描述。对于综合性大学的科研管理而言,文献计量学的使用尤为重要。本文系统阐述了文献计量学在北京大学科研管理中的实践应用,讨论了它在分析科研发展态势、评估学科发展状况和评价引进人才等方面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3.
《科研评价与指标》(蒋国华主编 ,红旗出版社出版 )一书 ,是 1 998年 1 2月在北京举行的“大学科研评价量化问题国际研讨会暨第五次全国科学计量学与情报计量学学术年会”的论文集。该书从近百篇会议论文中精选出 40篇论文 ,约 36万字。《科研评价与指标》一书有以下三个特点 :前沿性 :国际著名科学计量学家带来了评估与排序研究前沿的新鲜信息 ;国内专家提供了最新的综述和分析。理论性 :全面介绍了涉及评价与排序的科学计量学、文献计量学、情报计量学、经济计量学和技术计量学等理论和方法。操作性 :在“实践篇”和“案例篇”中 ,有丰富…  相似文献   

4.
《科研评价与指标》一书是1998年12月在北京举行的“大学科研评价量化问题国际研讨会暨第五次全国科学计量学与情报计量学学术年会”的论文集。会议先后收到论文近百篇,该书收录的是经精选的40篇论文,约36万字。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蒋国华研究员主编,红旗出版社出版。《科研评价与指标》一书有以下特点:(1)前沿性。国际著名科学计量学家带来了评估与排序研究前沿的新鲜信息;国内专家提供了最新的综述和分析。(2)理论性。全面介绍了涉及评价与排序的科学计量学、文献计量学、情报计量学、经济计量学和技术计量学等理论和方法。(3)操作…  相似文献   

5.
宁德师专2000年科研产出分析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CNKI的检索,从论文的专业、机构、基金、合作分布,作者的年龄、性别、职称分布,科学生产率、包括半衰期测度在内的引文分析等文献计量学的角度,以及和本省兄弟院校横向比较,分析我校教工2000年的科研产出,提出洛特卡分布律推论、引文规范、引用外文、特种文献重要等评价观点.  相似文献   

6.
科学引文索引是从文献之间相互引证的关系上,揭示科学文献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的检索与查询,可以揭示已知理论和知识的应用、提高、发展和修正的过程,从一个重要侧面揭示学科研究与发展的基本走向;通过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的统计与分析,可以从定量的视角评价地区、机构、学科以及学者的科学研究水平,为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发展与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7.
SCI在科研成果评价体系中的作用与局限性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鸿翔 《培训与研究》2006,23(12):130-133
SCI是利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对科技刊物和论文进行评价的一种工具。它收录期刊学科广、地域覆盖面宽、时间跨度大、选刊比较科学、充分考虑期刊的学术价值,因而成为国际公认的反映基础学科研究水准的代表性工具,是世界公认的文献统计源和受到广泛承认的一种科研成果评价体系。但是,SCI还存在一些缺陷,如:理论依据是出于信息检索的需要而非科研评价的需要、学科分布不均、地域以欧美为主,语种偏重英语,片面注重论文的引用率等。因此,在利用SCI的引文数据评价科研成果时,必须做到全面理解,正确运用。暨要充分利用SCI标准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定量化的评审效果,也不能过分夸大SCI标准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育网络》2015,(6):68-70
替代计量学是Web 2.0环境下一种新兴的计量方法,目前主要通过补充性指标对论文的影响力进行评价。替代计量学的英文名称"Altmetrics",也有将其译成"补充计量学"的。替代计量学的兴起是文章级评价(article-level metrics)、科研成果计量(eurekometrics)、科研发现计量(erevnametrics)、科学计量学2.0(scientometrics 2.0)等众多研究的合流,与科学交流的网络化密切相关。不论是对作者还是对机构知识库管理者来说,使用数据和引文数据都可以揭示很多东西,比如。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引文数据库提供的文献计量指标和统计数据基础上,运用科学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1999-2011年的发文量、下载量、被引统计、H指数、引文统计、引用期刊排名、被引期刊排名、作者统计、基金论文统计以及引证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便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性的特征,并客观评价《学报》质量和特色,为学报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研究》1995-1999年论文的引文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原理 ,对《高等教育研究》( 1 995- 1 999年 )五年发文所附引文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定量地描述了该刊的引文量、引文语种、引文文献类型、引文年代、自引量等分布 ,试图揭示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研究人员在利用文献上的一些特征 ,以期为高等教育学科文献的利用、流通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鼓励研究生在校期间参与各种科研活动,提升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某高校520位研究生的调查,发现目前人文社科研究生在科研活动的参与等方面总体上表现良好,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利用多元log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提高研究生科研参与的数量和深度以及增强研究生的科研兴趣,更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科研产出。最后,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促进研究生科研参与及产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潘虹  唐莉 《复旦教育论坛》2023,21(4):105-113
随着科技全球化进程的深化,人才的国际流动日益频繁。那么海外经历能否提升科研论文产出?本文聚焦我国高层次人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以1998-2017年入选的178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为研究对象,构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履历数据库与科研数据库,从学习、工作两个维度实证研究了海外经历对高层次人才科研论文产出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海外经历正向影响国际科研合作与国际科研生产力。具言之,不同类别的海外经历对科研论文产出的正向影响具有差异性,海外学习经历的正向效应远远大于海外工作经历的正向效应,海归学者在科研论文产出上的优势因学科领域与高校平台的不同而差异性显著。  相似文献   

13.
综合运用Bicomb 和 SPSS两种软件,对CNKI 期刊数据库中 2000年以来我国学生评教研究的 261 篇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和知识图谱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学生评教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问题和措施、有效性、影响因素与指标体系构建、权力博弈等四个主题。分析认为今后我国学生评教研究需要发展学生评教基本理论,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关键作用,继续加强有效性研究的同时聚焦指标体系构建,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并进行本土化改革,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学生评教体系。  相似文献   

14.
Experience from a three-year Home Office funded evaluation of a project intended to reduce school exclusions is used to explore methodological dilemmas raised by the current emphasis upon 'evidence-based' policy formatio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school exclusion rates poses problems of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especially when such rates are simultaneously being used for target setting. In principle, the concept of 'evidence-based' can refer to a wide variety of research questions and appropriate research methodologies. Despite this, moves towards interpreting 'evidence-based' as predominantly measurement and outcomes oriented can be found both in government evaluation guidelines and in procedure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of research. Given the complexity of educational innovations, any neglect of research into the processes of change in naturalistic settings will not only lead to a restricted awareness of a project's impact but also to a failure to understand what certain apparent outcomes actually mean.  相似文献   

15.
国际期刊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是反映国家、地区和机构医学教育研究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指征。以近30年我国内地学者发表的国际医学教育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国际权威医学教育研究质量工具(Medical Education Research Study Quality Instrument, MERSQI)和定性研究报告标准(Standards for Report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SRQR)从发文量、发文期刊、主要合作国家、研究主题、论文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国际影响力的全景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医学教育研究数量和成果影响力正不断增长。然而,也存在研究国际影响力不足、研究质量参差不齐、国际合作水平较低的问题。研究建议,通过形成研究先导势能、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研究范式创新、大力开展成果推广等途径,全面提高我国医学教育研究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6.
以知网为文献来源,检索筛选有关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相关研究,利用内容分析法提取整理并编码所纳入文献中的相关评价指标,展开指标共现网络的可视化和中心性分析。研究发现课程设置情况与评价、留学生管理服务情况与评价、生源质量情况与评价、科研能力培养效果、导师的指导与交流情况、留学生对中国的了解与态度、通用技能培养效果、语言能力培养效果、教学内容评价与教学方法评价是目前我国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质量相关研究中被集中使用的前十位评价指标,涵盖了从输入到产出的全教育流程与从学生到教师再到学校的多主体层次。  相似文献   

17.
从科研本质、科研活动、科研精神三个角度探讨重建大学内部评价制度的理论依据.认为科研本质的精神性要求改变科研评价观念,科研活动的长期性、创造性要求确立科学的科研评价措施,科研精神的严谨与客观性要求建立公正的科研评审制度.  相似文献   

18.
The Romanian Academy decided to conduct an evaluation of its research institutes based on facts, quantitative statistical data and indicators, as well as on qualitative factors specific to each scientific domain. A first report, concerning input data analyses (human, material,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was issued at the beginning of 1995. A second one, consisting of a revised and updated version of input analyses, as well as an output evaluation (publications, patents, etc.) was due to appear in the autumn of 1985. During the spring of 1995, the Romanian Academy initiated a research grant system, open to all Romanian scientists and research groups, for the competitive funding of projects in fundamental and advanced research. Applications are screened and selected by four autonomous expert panels, after an ex‐ante evaluation; midterm and final evaluations (ex‐post) are also foreseen.  相似文献   

19.
关于学科评价的系统研究在国内还基本是空白,尤其是关于世界一流学科评价问题的研究则更少,这与当今科技创新、管理决策、科学评价、大学建设等国际化需求不相适应。通过比较研究国内外五个具有代表性的大学排名榜,综合分析这些排名使用的学科评价指标,着重从指标层面就如何科学构建世界一流学科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In its drive for higher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Australian Commonwealth Government released its policy on higher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A Policy Statement during the late 1980s which contributed to the introduction of performance indicators to manage and asses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The research component of annual Commonwealth funding to universities, called the Research Quantum, is now distributed by a set of performance indicators: external research income, publications count and higher degree research completions. This paper analysed the impact of these indicators on the research activities of Australian university academics based on Leibenstein's model of X‐efficiency. Although the impact of performance indicators on university academics was found to follow the pressure‐effort relationship, for some respondents, the increase in effort as a result of heightened pressure had involved strategic behaviour. Two conditions that are identified for the minimisation of an institution's X‐inefficiency despite high staff effort are a high ratio of maximising to non‐maximising decisions for both the staff and institution, and for all the institution's essential objectives/activities, and not just those which are measured by the performance indicator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