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辽宁省残疾人运动员专项心理品质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心理测量方法,对辽宁省部分残疾人运动员的运动竞赛焦虑、抱负水平、责任感、应付困境能力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多年的训练和比赛,状态焦虑、自信心、责任感、应付困境能力均得到较好的提高。其主要原因是残疾人运动员平时训练和比赛中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了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弥补了残疾人运动员某些机能、形态上的缺陷。这一研究对增强残疾人的生活信心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主要运用心理测量法,对参加第6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的31名坐式排球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坐式排球运动员和全国常模球类组运动员相比,竞赛状态焦虑处于同一水平;不同性别的、不同位置的坐式排球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无差异;不同训练年限的坐式排球运动员在状态自信心上有显著差异(t=210,P<005),其他维度无差异。证明长期系统训练对残疾人克服心理障碍有益,建议动员社会力量为坐式排球训练创造条件,支持坐式排球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体育竞技运动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标明了人类不断克服自我、战胜自我向人类极限挑战的决心和勇气,并取得了历史性的辉煌业绩。但同时也由于一些人为的因素给运动员的身心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诸如运动性创伤、心力衰竭等,致使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跳台滑雪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出现的一些心理障碍而提出:在加强心理训练,克服和战胜困难的过程中,必须做到有意识有目的地去促进运动员的自我修养;增强自我控制,以形成最佳竞技状态。 在现代竞技体育中,优秀运动员要想获得优异的成绩,不仅必须具备强有力的身体素质和高超的技术,而且还必须要有参赛最佳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阐述了青少年野外生存训练的定义,以及青少年野外生存训练的价值,得出野外生存训练能激发青少年的自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能挖掘出青少年的领导潜质,提升青少年实际工作的领导能力、执行能力;挖掘出青少年的团队管理能力和合作精神;能使青少年达到战胜恐惧、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相似文献   

6.
赵红心 《体育科研》2003,24(6):40-41
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是比赛致胜的重要因素,本文详细分析了运动员赛前的几种情绪状态,并制订了一些克服消极情绪的具体方法.为基层教练员对运动员心理训练提供了一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7.
朱静华  丛林 《中华武术》2006,(11):56-57
疲劳是一种作为负荷结果的特殊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它体现在有机体机能的不协调性上和成绩暂时下降上,疲劳状态是暂时的、可逆的、同时也是一种包含身体和心理过程在内的综合现象。疲劳是训练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提高成绩的前提,因为只有不断重复的、能导致疲劳的负荷,才能充分挖掘人体机能的潜力,并产生适应。研究证明,没有疲劳的训练是无效的训练,没有恢复的训练是危险的训练,提高成绩最关键的两个条件是运动训练的科学性和恢复手段的有效性。可见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对于运动员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尽快消除训练疲劳呢?下面就向大家介绍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在竞技运动中,运动员的各种行为都与焦虑密切相关。焦虑是个人对当前的或预感到的威胁的一种十分复杂的情绪反应。伊托德(Izard·CE)指出:“焦虑至少是恐惧、苦恼、羞愧和兴趣的混合物”。它由两个独特的因素——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构成。当前,国内外一些运动心理专家对运动员在运动条件下的焦虑问题开展了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对运动员的心理诊断,调节与训练,起了促进气推动的作用。但是对田径运动员比赛的焦虑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尚未见到。  相似文献   

9.
焦虑是指人由于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的障碍,而体验到身体和心理的平衡状态受到威胁,形成的一种紧张、担忧并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当今排球比赛采用每球得分制,任何失误都能使对方得分,使得比赛更加激烈。面对日益激烈的比赛,运动员必然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竞赛焦虑是运动竞赛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绪反应,由于青少年身体和心理的特点,竞赛焦虑则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法等对华南师范大学羽毛球队不同级别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体育运动训练已经不单单局限于运动技术技能的训练。各种心理技能的锻炼和提高也变得相当重要。不断提高运动员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才能在比赛中克服各种困难,取得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11.
心理训练是现代竞技体育比赛中十分重要的训练环节,它是取得胜利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比赛阶段运动员的心理分析、比赛阶段运动员几种不良心理状态和引起不良心理状态的原因及克服的途径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探索一条运动员比赛阶段的心理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12.
焦虑是指人由于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 焦虑状态含三种主要成分,分别为情绪体验、威胁、不确定性和担心的认知表征以及生理唤醒。焦虑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不良情绪体验,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改善人的心境状态,减缓应激,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产生运动愉快感,从而达到对焦虑的治疗效果。 焦虑可分散和阻断注意过程,干扰记忆和思维的结果,这些不良情绪会导致神经系统机能失调,从而诱发精神病或心理变态。  相似文献   

13.
以表象训练的方法作为理论基础,以山西中医学院参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大学生集训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竞赛状态焦虑问卷调查和训练实验,对表象训练实验前后的问卷数据和比赛后的得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表象训练能够提高大学生中低等难度武术套路的比赛能力,有效降低大学生的认知躯体状态焦虑水平和躯体状态焦虑水平,并显著提高状态自信心,有助于大学生在武术套路比赛中较为稳定的发挥。表象训练是提升大学生武术套路训练和比赛能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焦虑是个体对当前或预感到威胁的一种十分复杂的情绪反应,由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两种独特的因素组成。特质焦虑是相对持久的人格特征中比较稳定的个体差异,即人们在所感知到的或情境反应倾向之间的差别;状态焦虑则是一种瞬间的情绪状态,其特点是由紧张和忧虑所造成的可意识到的主观感觉,且随时随不同压力而波动。迄今为止,国内尚未有人对女子足球运动员焦虑问题进行研究。为此,本研究目的在于:1.对状态—特质焦虑调查表(简称STAI)运用于我国女足运动员进行信度、效度检验。2.采用STAI对我国女足运动员进行测试,研究揭示女足运动员焦虑现状。3.通过本研究,为女足训练、比赛焦虑的调控提供有参考意义的理论依据及诊断的指标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障碍是指个体从事有目的活动中遇到自感无法克服的困难,而产生的一种焦虑、紧张、沮丧、失意的心理状态。当运动心理出现障碍时,会影响个体实现目标的积极性,降低人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水平,减弱自我控制能力,产生消极行为,并且有损运动员的心理健康,影响其运动成绩。本文旨在分析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及消除的方法和措施,为教学与训练提供心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冰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激烈、复杂、多变的运动项目,在冰球比赛中,运动员受内外多因素的影响常有临场发挥失常现象的发生,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怯场",所以加强冰球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对培养其临场自我调节能力和克服"怯场"具有重要的意义。认为冰球运动员心理训练具有降低赛前焦虑水平、调整比赛的情绪状态、建立比赛的自信心、培养最佳赛前心理状态等作用,提出赛前采用意念训练法、诱导训练法、模拟训练法等心理调节与训练方法培养运动员良好的比赛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7.
一名运动员如果没有稳定、良好的心理素质,就难以在紧张激烈的重大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 本文就武术套路运动员引起赛前焦虑的原因、对运动成绩的影响,以及如何克服赛前焦虑情绪进行初步探讨,以便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训练。 一、焦虑水平与运动成绩呈负相关 运动员在比赛中是否发挥正常,不仅决定于本体的基本素质和技战术能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当时的心理状态是否符合比赛的需要。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够促进运动员达到最佳竞技状态。但是当运动员的这种积极的挑战心理发展成不可抑制的状态时,那就会转变成焦虑。:如:某著名运动…  相似文献   

18.
<正> 1 前言所谓焦虑,就是个人对当前的或预感到的威胁的一种十分复杂的情绪反应。伊托德(Izand·CE)指出:焦虑至少是恐惧、苦恼、羞愧和兴趣的混合物。它由两个独特的因素——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构成。当前,国内外一些运动心理专家对运动员在运动条件下的焦虑问题开展了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对运动员的心理诊断,调节与训练,起了促进与推动的作用。但是对田径运动员赛前的焦虑问题进行专门研究还甚少。  相似文献   

19.
1、关于拓展运动1.1拓展训练定义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训练,它不是简单的体育加娱乐,而是对传统灌输式教育的一次全面提炼,通过学员在活动中亲自参与来获得个人体验和感悟,然后 在培训师的指导下,学员共同交流,分享个人体验,提升自我认识。拓展运动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对青少年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改善自身形象;克服心理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以及改善人际关系,更为融洽地与群体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耐久跑是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可以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和耐力素质,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战胜困难的勇气。通过有针对性地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