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浅谈高校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人文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前言 21世纪的高等体育专业教育应该自觉地承担起双重使命:既要承担起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体育人”的“专业教育”的使命,又要承担起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的“人文教育”的使命。但现在我们却过分注重前者而忽视了后者,造成了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低的局面,因此有必要在此再次彰显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钟楠 《体育世界》2010,(9):99-10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知识缺乏,知识面狭窄;功利主义思想严重;行为规范缺失;对体育缺乏基本的审美能力。为适应社会发展对体育教学的改革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必须大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为此本文提出以下途径:转变教学观念.牢固树立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基础的教育思想;努力提高体育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严格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入学选拔;加强教学改革,完善课程体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3.
武翟 《体育世界》2010,(8):22-24
随着我国高等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大学人文教育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但学生对人文知识知之甚少,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没弄清人文素质的基本概念。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体育教学指在教师指导和学生参加下,按照教学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体育对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发展非智力因素、提高思维水平、进行美育教育、拓展和完善个性等人文素质培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当前的体育教学改革现状,可从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加强理论课教学、保障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完善学校体育竞赛活动等多条途径,促进学校体育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也应是学校体育未来改革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范巍 《辽宁体育科技》2004,26(6):91-91,96
由于高校体育专业的特殊性,使得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不高,人文素质相对薄弱。因此,加强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体育专业课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院校由于其学科的专业特点,学生的人文素质匮乏,综合文化素质不高。因此,在对高等体育院校进行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体育人才时,体育专业课教学中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的渗透,打破过去狭隘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新的教育质量观。  相似文献   

6.
医学院校兴办体育专业是我国体育专业发展的新趋势,加强医学院校体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当今时代和社会对大学生提出的迫切要求.但当今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及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医学院校体育专业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促使大学生加强自身的人文修养,这是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在剖析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方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借助综合性高校优势,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注重教学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加强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教育及加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创业能力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方向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对体育专业的学生而言,不仅要学好体育专业方面的知识,更需要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为进一步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的非专业素质,主要分析了非专业素质教育培养的重要性,构建非专业素质的教育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师专体育专业的现状和专业特点,指出开展素质教育要明确目标,转变教育思想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体育人才。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育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是紧密相关的统一体,二者是缺一不可的。体育教育要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和体育教育价值观,要充分挖掘体育专业所蕴含的人文思想,勇于投身社会实践,提高其对变化多端的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重视体育专业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的有机结合,努力营造文化素质氛围,走人文科学与体育专业共同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中蕴含的体育人文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教育不仅体现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技术、技能和知识的传输,而且关键是要通过体育文化特质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和塑造。本文从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价值作为切入点,针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从体育课程设置中的人文精神内涵、大学生参与运动,体验体育的魅力、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塑造等方面入手,论述体育人文精神对实现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高校体育教育评价改革是高校体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根据社会发展对学校、教师、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关键是如何使这些新要求变为现实。从而提高我国整体教育质量,促进大学生的发展,提高我国人才的质量。因此,高校体育教育评价改革的目标就在于以教育评价改革为切入点,促进高校体育教师专业成长与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实施“高校体育教育评价改革促进工程”。  相似文献   

13.
对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人文精神的阐述,探究了体育与人文精神的关系,分析了人文精神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人文素质贫乏,综合文化素质较低.因此,在进行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时,体育课程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的渗透,改变过去相对枯燥乏味的体育教学模式,建立新型的体育教育质量观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访谈、数据统计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影响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水平的家庭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认为,学生家长自身的体育健身意识淡薄,对子女早期的体育教育、引导及投入相对较少。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健身习惯与家庭早期教育与引导有着直接关系,家庭因素是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根源因素。并提出从根源抓起,重视家庭教育,把家庭教育成为培养学生良好体育健身习惯的重要基础;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的功能与价值,促进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深度和广度,形成多方参与,立体监督的教育与监管模式等措施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校体育课程中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的构建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秀云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9(11):64+87-64,8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及逻辑推理法等,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进行了相关调查与分析,就高校体育课程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成因及对策做了初步研究,并为各高校构建体育课程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下的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人格的根本目标。在施行新课程的教学中从根本上转变中学生上体育课的现状,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学体育课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本文以濮阳市第一中学二年级体育课为样本,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和教学实践法,对实践中的学生发展评价体系进行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过程,评价和记录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行为,注重在发展和变化的学习过程的学生评价,注重及时评价与反馈。  相似文献   

17.
体育与健康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运动技能、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领域的目标,并且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等四个方面的理念,这些都对体育教师在教学方面提出了新的方向和要求。教学方法是课堂的重点,要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实施新教学大纲,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必须与时俱进改革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调查、对比等方法,对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可得性心理能力进行研究,探讨心理成就动机、工作综合素质能力、人生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成长作用。运用卡氏16PF、个体成就问卷、陶国富成才心理问卷,对520名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进行测试比较。结果表明: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在人生观、人文素质方面与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存在差距,揭示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育教学的薄弱环节,以利于认识和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学体育生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和身心特点参差不齐,致使大学体育运动员的违纪现象呈现一些新特点。产生原因主要是缺乏对体育生运动员自身的特点了解、学生法纪和集体意识淡薄、对历史古训的错误理解、学校规章制度不完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弱、学生管理制度落实不力等。本文针对不同情况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合理的解决方法,以促进大学生运动员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进行健美操编操教学是一种尝试,它突破健美操编操教学只针对体育专业学生教学的传统思想界定,符合现代教育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培养学生编操能力,也将为她们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