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银娟 《新闻界》2012,(9):55-59
海外媒介对输入国青少年的影响一直是实践界和学术界关注的课题,本论文旨在对相关的文献进行回顾,以梳理出研究脉络和研究取向。一是对中国青少年意识形态影响因素的回顾表明,建国以来,青少年价值观影响因素从党和国家逐渐向全球化媒介迁移,发生了某种"范式的变迁",二是对媒介全球化与青少年价值观研究综述表明,全球化为输入国青少年带来多元化甚至混乱的认同。全球化既是解放力量,又是造成分离性关系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2.
孙琳琳 《今传媒》2011,(11):132-133
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然而随着媒介化社会的来临,大众媒介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甚至弱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成效。本文在简要回顾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加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其对媒介信息的辨别能力和使用媒介的能力,从而促进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相似文献   

3.
孙琳琳  张凡迪 《今传媒》2011,19(3):50-51
随着媒介化社会的来临,大众媒介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为了解不同阶段青少年群体价值观形成中媒介因素的影响状况,笔者于2010年下半年在沈阳地区8所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媒介因素在青少年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影响:初中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倾向于接受与正统学校教育相一致的媒介影响;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受大众媒介负面影响较大,且媒介依赖性较强;高中生对媒介内容的喜爱度最高,且主流价值观较模糊和犹疑。  相似文献   

4.
在当下青少年发展与成长的各种环境因素中,媒介的"图像建构"作用越来越强大.媒介不仅对青少年以提供各种信息的方式对其予以心灵图像的直接塑型和描绘,而且通过对其监护人--父母、教育提供者--学校的信息提供而予以间接的"图像建构".那么,媒介的信息传播是如何对青少年成长进行社会认知、人生价值观上的"图像建构"的?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电影媒介接触不是非理性的状态,而是能动的思考过程。以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国庆档献礼片对青少年的影响为例开展调查发现,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对影片产生了深层次的心理认同。在调查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利用电影媒介培养青少年价值观认同的基础是电影本身价值观正确和实现价值观自然传递。  相似文献   

6.
1950年代的英国,美式"恐怖漫画"被各界认为可能损害青少年的健全心智,反漫画运动和相关宣传得以兴起,并促成了针对图像出版物的《1955年儿童和青少年法案》的出台。本研究认为通过回顾这场1950年代掀起的英国反漫画运动潮流,对其成因和后果进行分析,可以阐明都市传说、媒介事件与道德恐慌等因素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青少年的媒介消费与全球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课题通过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青少年的调查发现,我国城市青少年的媒介消费渠道趋向多元,网络等新媒体日益受到追捧.对媒介内容的选择除满足个人实用需求外,娱乐性需求已成为首要因素.个人需求和社会环境是驱动我国城市青少年媒介消费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地区、性别和受教育程度对青少年媒介偏好的影响表现显著.研究发现,我国城市青少年并没有接触外语媒介的强烈需求,他们的媒介使用和消费模式与其世界观的形成之间并无直接的联系,我国媒介对外国报道的倾向性与我国青少年对这些国家的偏好上还存在着相反趋势.  相似文献   

8.
选取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就价值观和媒介素养不同维度的测评数据开展统计分析。研究表明,受调查大学生价值观与网络媒介素养呈显著正相关。该结论为高校思政工作探索从网络媒介素养角度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实证依据。研究还发现,大学生网络媒介创造生产能力得分明显低于其他维度,同时性别是造成学生价值观和媒介素养水平差异的重要因素,而年级影响力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我国网络"谣言惑众"事件的频繁发生,对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活安宁产生了严重危害。媒介素养的培育有利于规避"谣言惑众"事件的产生。青少年是网民中规模较大的群体,其媒介素养的培育具有紧迫性。建构青少年的先进价值观,运用传统文化树立网络伦理规范可提升青少年的内在素质;针对青少年的特点选择人性化关怀路径,社会合力营造良好氛围是创造优良外部环境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有研究表明.目前青少年对社会的基本认识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90%以上的影响是来自传播媒介。因而.传播媒介被称为“现代社会教育的重镇”。在传统社会.青少年的社会学习和社会教育主要是由家庭和学校完成的.而在现代社会.传播媒介所起的作用正越来越明显。电视作为在所有传播媒介中影响面最为广泛、青少年接触最多、对青少年也最有“磁性”的大众媒介.其对青少年的影响力更是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1.
刘继辉 《记者摇篮》2012,(10):34-35
当下,现代传媒构建的"媒介环境"正全方位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尤其信息社会的到来,更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一进程。因而,对其进行必要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本文中就青少年这一受众群体进行重点研究,因为这一群体在年龄和心理上具有不稳定性,他们缺乏媒介识别能力、沟通能力差、判断力不够,较容易显现出社会化的异常。而电视传媒作为对青少年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承担着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以及提供娱乐的基本功效,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进而充分利用它的积极影响,对青少年群体进行良好的媒介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12.
冯强 《东南传播》2010,(3):15-17
通过回顾和梳理媒介政治社会化效果研究的相关文献,本文仔细考察了媒介政治社会化效果研究的起源、路径和表述逻辑,对媒介政治社会化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领域、研究现状等进行了介绍,对后来研究者展开实证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闻界》2019,(12):85-98
全球没有任何一家影视公司到人均GDP位列全球倒数第三的马拉维发行电影,然而考察发现,全球影视作品却广泛存在于马拉维,包括广大农村地区。针对这一现象,文章采用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结合"第四世界"、"低端全球化"等理论,对马拉维农村录像厅这一"低端"媒介实践的相关议题展开讨论。文章认为,"第四世界"并未脱离全球体系,而是通过"低端全球化"与全球体系保持密切联系;"低端全球化"是全球媒介流动的有益补充,"第四世界"正是通过"低端全球化"得以接触"廉价"的全球影视"时尚";而身处"第四世界"的底层观众似乎无能力和意愿读取全球影视背后的主流价值观,从而导致他(她)们可能再度脱离"全球"。  相似文献   

14.
"批判型受众"是德国青少年媒介素养培养领域中的重要概念。本文通过对德国战后五十年媒介批判能力教育发展情况的历史分析,介绍了德国学者关于媒介批判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范式,并结合当代德国著名的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杂志——Spinxx的项目案例,指出在新媒介情境下,德国青少年"批判型受众"培养模式的作用与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讨论了这一模式对我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吴晓芬 《大观周刊》2011,(46):7-7,7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也在不断的发展。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青少年的价值观逐渐由群体本位偏向了个体本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必须保证其价值观的合理性。通过对梁启超“群育”思想的回顾,力图寻求个体价值观教育与群体价值观教育和谐的途径,以此唤起社会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从而充实和完善我国价值观教育绣蜃。  相似文献   

16.
青年亚文化与当代媒介素养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探讨了媒介素养教育中的一个特殊但极具现实意义的命题。青年亚文化在青少年中很有影响力,它的存在自然会影响青少年对媒介使用和对信息的接受,也自然会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青年亚文化背景下媒介素养教育的难点较多,最突出的是认同感的调整。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努力使青少年从对亚文化的强烈认同中转化过来。为此,要发挥学校社区的作用、组织讨论、让学生学会控制自身行为、强调媒体自律、强化经典的传播渠道等。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化时代,媒介编辑在文化价值观的表达中处主导地位,他对文化价值观表达的意识、内容和策略,不仅影响着本土受众的思想和行为,也影响异域受众的思想和行为;不仅对本民族的发展起着导向、规范、凝聚和驱动作用,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也具有示范作用.因此,媒介编辑要有对文化价值观表达的强烈意识和责任,要有对文化价值观表达的高度自觉和自信,要有文化价值观表达的高超手法和艺术.  相似文献   

18.
浩洁 《今传媒》2016,(12):43-44
"二次元"作为一种特定媒介,一种外来文化,更作为一种产业,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极大的影响.一方面它彰显出青少年对个体主体性的自觉追求,但另一方面作为舶来品,它是无根的文化,其孱弱的思想力、碎片化的胡乱拼接、资本的急功近利,历史与现代的剥离,虚拟与现实的模糊,对青少年思维的养成、价值观的形成将会产生很深的负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对媒介素养进行简要概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媒介素养教育的规模化、模式多样化以及全球化的现状发展特点,并分析了媒介素养教育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社会公民教育以及终身学习体系构建的积极影响作用,希望能促进媒介素养教育的不断推广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4,(16):73-76
本研究选取城市、乡村作为变量,比较分析广西城乡地区青少年之间的媒介素养与价值观念差异。通过大型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广西城乡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差异主要集中在媒介接触上,在媒介认知、价值观念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是总体趋势相同。综合比较发现,由于地区差异所导致的媒介环境差异对广西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和价值观念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