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姜爱月 《文教资料》2014,(10):183-184
本文依据“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的特点,以《运输实务》为例,探讨“五年一贯制”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目标的设计,并探讨以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以职业资格标准、行业规范为参照,结合区域行业人才层次需求.结合“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特征进行分阶段、一体化课程目标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五年一贯制高职是目前高等教育的最低层次,管理难度大是目前相关院校的共识,探索五年一贯制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是高校重点研究的课题。如何构建符合该层次学生特点,相对比较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做好五年一贯制高职生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在五年一贯制高职康复治疗人才培养中,围绕学生年龄相对偏小,具有可塑性强等特点,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培养职业稳固性较强的“技能型”康复治疗人才,显现出五年一贯制职业教育的优势,以期为职业教育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五年一贯制”作为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种办学形式,自始至终将会存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困境,在主要的实践操作中将面临种种矛盾.本文从五年一贯制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的主要特点出发,结合目前浙江省五年一贯制试点现状,分析了构建五年一贯制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策略,旨在做好“五年一贯制”职业教育试点工作,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5.
聂炬  郑小河  周龙霞 《文教资料》2010,(10):222-224
为了分析“五年一贯制”师范专科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按整群抽样,抽取东华理工大学行知分院“五年一贯制”师范专科612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被试中有明显心理健康问题的总数为166人次,检出率为27.1%,各个因子分均高于全国成人常模.也高于大学生常模。因而加强“五年一贯制”师范专科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又迫在眉睫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五年一贯制高职新生管理已经成为了目前高职院校普遍的难点问题,存在着对管理制度的逆反心理;严重评价指标体系过于简单;发挥自主管理容易出现偏差等问题。根据五年一贯制学生的特点,五年一贯制高职生新生的管理应该切实贯彻素质教育方针,建立起科学的评价体系;坚持因材施教,立足个性化的教育理念;注重宽严相济,制度管理与自主管理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五年一贯制高职学生流失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年一贯制高职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为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的教育类型。由于种种原因,五年一贯制高职院校学生辍学流失现象比较普遍,而且比较严重。原因中,既有社会对高职教育和高职人才片面的看法,也有该类院校在办学目标、人才培养定位,以及硬件、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此,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流失问题进行研究,以利于五年一贯制高职学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与普通高职高专学生相比,五年一贯制幼师生有其独特性,因此,对五年制幼师生的管理也应有针对性。从五年一贯制的学制特点、五年制幼师生的特点和对五年制幼师生的管理三个方面探讨管理模式,并针对管理形式和内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五年一贯制高职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教育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项目,五年一贯制毕业生大部分要从学校走向社会,走向各种工作岗位,就必须对他们进行择业教育、创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互助友爱、无私奉献的精神.本文分析了加强五年一贯制学生教育的必要性及紧迫性,找到了当前针对五年一贯制学生教育的误区,并提出了加强五年一贯制学生教育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0.
《教师博览》2008,(4):18-19
为打通高职和普通高校的升学通道.江苏省教育厅目前全面启动五年一贯制高职“专转本”试点工作.符合条件的高职五年级在籍学生.经所在学校推荐均可参加普通高校“专转本”选拔。  相似文献   

11.
高职会计教育更注意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即要求学生在掌握会计和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够进行实际应用操作,以培养具有综合应用能力的专门人才。为实现这一目的,应针对传统五年制高职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教育理念提出的新要求,提出对会计教学进行改革的一系列合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五年制高职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中一种新的办学类型,要使学生通过专业教育既获得必备的理论知识,又具备面向市场的就业能力,教育者必须坚持职业教育思想,确实转变教育观念,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切实凸显专业实践特色。  相似文献   

13.
教育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课题管理全程的信息化管理功能,其体系结构构建模式主要使用面向对象模式、事件驱动模式和管道过滤模式等多种构建模式的异构模式。本文简述了事件驱动模式和管道过滤模式两种模式,详细介绍了天津市教育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天津市教育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可以有效提高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科研管理现状。  相似文献   

14.
教育信息化知识库是对教育信息化建设起支撑作用的知识集合。构建教育行业信息化知识库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深化发展意义重大。在分析教育信息化的知识库的建设背景、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文章对教育信息化知识库系统的整体框架作了研究,重点阐述教育信息化知识库的内容构成和支撑软件的参考模型,并对其建设、应用和管理模式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首尔国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及博雅教育体系的内容进行了梳理与评介,分析了其通识教育课程、学习基础课程以及核心课程的实施与相关的教学和课程管理措施,指出了其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选课与学分要求、教学模式与考评规定等方面的实践中值得我国高校学习的方法与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6.
文章依据北美的“能力本位”(简称CBE)教育理念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探讨了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指导思想及框架内容,并指出要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还须完善实践教学的管理体系、评估体系和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7.
高校网络教育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网络教育的质量与质量观,对网络教育内部质量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构建了网络教育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包括规划、实施和监控三个层次,以及教学规划、教学资源、教学管理、支持服务和过程监控五个基本要素,最后以上海交通大学的网络教育实践为案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8.
引进和借用现代管理理论,构建了成教教学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分析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主要过程,阐明了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的相关因素和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new public management policy ideas and technologies circulating in the globalised education space have been re-contextualised in the re-design of the Italian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In doing so, it uses the governmentality studies as a sensitising framework to problematise what we term here as the ‘calculative and instrumental turn’ in the evalu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work reflects on the complex assemblage of forms of knowledge, technical means and collective and individual subjects through which the evaluation of the Italian universities unfolds in its current form. The attempt is to highlight the changes produced in how Higher Education and its ethical subjects are thought and their qualities are conceived and appraised. The article presents some conclusive remarks on some of the paradoxical risks of the Evaluation turn, namely contractualisation, depoliticisation and fabrication, but also insists on its reflexivity potential, interpreting the current developments as a missed opportunity.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大连大学发挥学校多学科优势,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养,从实践中探索总结出普及艺术教育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对各高校研究和完善自身的艺术教育体系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