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梅述恩  聂鸣  黄永明 《软科学》2006,20(5):99-102
结合全球价值链理论和集群理论,基于集成创新的视角,提出了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企业集群技术能力升级模型。该模型以集成平台作为企业集群技术能力升级的载体,以集成创新作为企业集群技术能力升级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2.
如何提升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价值专利产出量,成为有效应对国际知识产权贸易战、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问题。基于竞争优势整合论和权变理论,探索了企业专利能力与专利战略的匹配对专利价值的影响机理;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多元层次回归分析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单维度专利能力与不同专利战略的匹配对专利价值有差异性影响,其中:专利创造能力对三类专利战略企业的专利价值均有显著影响,专利保护能力对市场扩张型与资产转化型企业的专利价值有显著影响,专利运用能力对资产转化型和技术自控型企业的专利价值有显著影响。多维度专利能力与不同专利战略的匹配对专利价值有差异性影响,其中:市场扩张型专利战略匹配专利创造能力和专利保护能力,资产转化型专利战略匹配专利创造能力、专利保护能力和专利运用能力,技术自主型专利战略匹配专利创造能力和专利运用能力。基于实证结果,针对实施不同专利战略的企业提供专利能力提升差异化策略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3.
社会网络嵌入性视角下R&D联盟形成动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社会网络嵌入性理论,从关系性嵌入和结构性嵌入两个维度研究R&D联盟的形成动因。研究结果表明,R&D联盟效应的引导、勘探型战略驱动、减少不确定性以及形成战略网络能力4个因素是R&D联盟的形成动因。从社会网络嵌入性视角研究R&D联盟的形成动因,能够将研究视角从传统的双边关系拓展到网络水平层次,从而为我国研发企业理性选择R&D联盟策略提供理论指导,并为R&D联盟的后续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企业核心能力形成机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宏起  武建龙 《软科学》2007,21(1):125-129
从不同研究视角对企业核心能力形成机理研究的相关理论观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和综合评述,以便为进一步探索企业核心能力形成规律提供有关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扩展适应是企业改进现有产品和技术以扩大市场的一种重要创新方法,但现有研究对此关注较少。研究结合数字经济的时代特征,基于IPO模型,构建专利池通过大数据能力和用户创新作用于扩展适应的链式中介模型。针对高新技术企业收集了527份有效问卷,利用SPSS、AMOS软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方法对模型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专利池对扩展适应起正向作用,大数据能力和用户创新在专利池和扩展适应在其间存在单一中介作用和链式中介作用。研究为企业转变创新思路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6.
结合组织学习视角和知识基础理论,基于205家联盟企业410份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联盟企业单独及同时开展探索性学习和应用性学习均会促进其从合作伙伴处获取知识,而知识获取能够帮助企业提升创新绩效.此外,吸收能力正向调节知识获取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为战略联盟中企业开展组织学习、实现创新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胡查平  汪涛 《科研管理》2016,37(11):119-126
成功实施服务化战略转型的制造业企业究竟是怎样适应性的对服务化战略进行转型升级的?其基本演进路径又是怎样的?既往研究没有做出充分的解释和回答。本研究对3家本土服务化战略转型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演进路径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总结归纳了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战略转型升级路径的理论模型。理论模型表明:制造业企业服务化战略转型升级的过程,即是制造业企业在其"核心能力"介入市场竞争过程中存在诸多竞争性问题的基础上,不断升级其"服务化战略"的过程。与过往研究相比,本理论模型重在突出了战略升级阶段的核心能力是如何演进,以及每一演进阶段存在的问题又是如何推动制造业企业基于顾客视角对服务化战略实施升级的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为传统制造业企业实施服务化战略转型升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Innography国际专利分析平台研究了世界范围内压水堆核燃料技术的专利现状,分别进行了专利申请目标国、专利申请趋势、专利申请人竞争力、专利技术分布等方面的分析工作,最后利用Innography的专利强度功能,结合人工分析,开展了核心专利挖掘、分析工作。通过透彻、全面地分析全球核燃料专利技术创新及专利布局情况,为后续我国自主化燃料产品研发、降低产品侵权风险、实现"走出去"战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核心能力是构筑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的基石,本文基于综合优势理论思想,运用解释性案例和专利计量嵌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历程的回顾,揭示基于主导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能力形成机理。研究表明,伴随产业主导优势经历碎片化网络、单一辐轴网络到多中心小世界网络的动态演化,产业核心能力依次从小生境产品模仿创新能力、产品系列化自主开发能力到全面拓展的产业协同创新能力,二者共同进化,并且与产业综合优势同步发展,在创新驱动力、需求拉动力和政策引导力三重动力作用下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优势特色不断升级和核心能力的持续积累。本研究旨在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能力培育和基于核心能力的综合优势战略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专利战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与科技全球化使知识产权已成为发达国家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迫使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专利战略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外部环境的分析,提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相关专利战略,并给出提高企业专利管理水平的具体建议与对策,旨在实现我国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1.
专利平台战略的时间竞争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军  武兰  李必强 《科学学研究》2006,24(4):602-606
产品平台、技术平台是制造企业开发制造新产品的有利工具。专利技术作为一种核心技术资源对于高科技制造企业的发展更是至关重要。制造企业如能结合二者的竞争优势形成专利平台战略,无疑将为企业技术创新创造时间竞争上可持续的、领先的、快速的研发优势,形成制造企业技术战略上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专利平台战略的空间竞争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军  武兰芬 《科学学研究》2007,25(1):117-122
在现代工业发展中,产品平台、技术平台是制造企业开发制造新产品的有利工具。专利技术作为一种核心技术资源对于高科技制造企业的发展更是至关重要。企业如能结合二者的竞争优势形成专利平台战略,不仅能形成技术战略上的时间竞争优势,而且在企业的技术跨越方面,能形成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的空间优势。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对知识产权与核心竞争力的相关性进行了探索,得出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可以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结论;接着以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对照分析了我国企业在知识产权战略上与国外企业之间的差距,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对知识产权与核心竞争力的相关性进行了探索,得出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可以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结论;接着以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对照分析了我国企业在知识产权战略上与国外企业之间的差距,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专利情报分析的高技术企业专利战略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专利情报分析是高技术企业专利战略制定的基础。本文建立了高技术企业专利战略框架体系,并对各种专利策略内容及专利情报分析在其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目的在于引导我国高技术企业专利战略的制定,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推动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服务。  相似文献   

16.
外部技术来源视角下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1999-2008年我国高技术产业行业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就国内技术购买、国外技术引进和三资企业科技活动溢出等外部技术来源形式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间,以专利为产出的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稳步增长,而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为产出的创新绩效增长缓慢;国内技术购买和三资企业科技活动是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专利产出的重要外部技术力量,而国外技术引进能显著提高以新产品销售收入为产出的创新效率.在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周勇  赵茂饶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7):106-115
将专利引进划分为排他式引进与非排他式引进.基于技术追赶理论视角,比较研究不同引进方式对企业自主创新绩效的影响,并验证引进企业自身知识基础的中介作用以及引进专利知识特征的调节作用.运用2006-2019年间沪深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的专利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 表明,专利引进对企业自主创新绩效有倒U型关系影响,排他式专利引进比非排他式专利引进对企业自主创新绩效提高的影响更大,企业知识基础在其中起中介作用;同时,企业知识基础较弱时引进专利知识异质性在非排他式专利引进与企业自主创新绩效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加强集成创新,是实现自主创新的新思路,也是企业适应知识经济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回顾和总结集成创新提出与理论内涵以及核心竞争力的相关理论描述的基础上,分析了集成创新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互动关系,并给出了集成创新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互动关系模型,最后,指出了基于集成创新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途径。  相似文献   

19.
全球技术竞争已经从单体技术竞争转变为共性技术竞争、从企业核心技术竞争转变为行业共性技术竞争;"平台性"和"创新繁殖性"作为共性技术的核心特征,对共性技术的溢出和扩散提出了特别的要求。针对现有"共性技术"研究往往向前看,而将"共性技术溢出"视为自然而然的不足,本文以373家战略性新兴企业为研究样本,考察企业的专利合作网络特征对其共性技术溢出的影响,结果发现:企业专利合作网络规模与共性技术溢出间呈倒U型关系;企业专利合作网络相对中心度对共性技术溢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专有性在专利合作网络规模-共性技术溢出、以及专利合作网络相对中心度-共性技术溢出间均存在负向调节效应。本文的研究推动了对专利合作网络与共性技术溢出绩效间关系的认识,也对企业构建恰当的专利合作网络与技术专有性、从而推动共性技术研发及溢出提供了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韩兵  苏屹  李彤  万民 《科研管理》2018,39(3):11-19
高技术企业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等特点,是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在国家发展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根据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在考虑时滞效应的基础上构建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两阶段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应用动态两阶段DEA模型对两个阶段的绩效进行评价,通过对我国27个省域2012-2015年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评价,全面分析各省高技术企业在技术研发以及技术转化两个阶段的效率。研究表明:我国各省之间的高技术企业在技术创新水平上存在很大差距,而且大部分地区的高技术企业存在重视中间成果而忽略商品化产出的问题,需针对不同地区企业技术创新的差异性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对策。研究成果为更客观的评价我国不同地区间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提供了工具,为不同地区制定相应的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