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研究主要在于探讨能力移转理论,分析情境再现、内在动力与能力移转之关系。以中小学内从事网络管理的教师或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皮尔森(Pearson)积差相关与复回归分析。以分层抽样方式获得有效问卷129份。所得结果如下:①不同性别的网管人员基本能力没有显着差异。情境再现与能力移转程度呈现正相关;②个人内在动力对能力移转的程度有预测作用。其中以成就感、兴趣与自我效能最具代表性,而以自我效能为最重要因素;③个人应内在动力而产生能力移转的程度较大,亦即情境再现与内在动力两者相较,内在动力的相关因素是较能预测能力移转的项目。  相似文献   

2.
领导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完成具体领导任务进而实施有效领导的自信程度的判断。其测量以问卷的形式为主,量表的开发和使用较为分散。领导自我效能感能够有效地预测领导动机、领导成效,对集体表现和相关刻板印象也存在影响。其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差异、个体因素和工作情境因素等,领导力训练也对领导自我效能感具有一定的干预效果。未来的研究需加强领导自我效能感的结构、测量、与领导成效的互相作用问题等五个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以海口市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和学习投入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学习动机是学习投入的正向预测因子;内在动机是产生学习投入的主导因子,外在动机是辅助因子;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投入既产生直接预测作用,也经由学习动机对学习投入产生间接预测作用,且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与学习投入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考察中学生学习观、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自主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聊城市440名中学生为被试,运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学习观、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自主学习能力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学习观、学业自我效能感是自主学习能力有效预测因素;学业自我效能感是学习观与自主学习能力关系间的部分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5.
自我效能感研究是近年来教育学、心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适用于任何情境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对预测个体在更广泛的背景或情境下的行为有更大的意义。对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测量方法、影响因素、差异性等方面。但研究中也存在方法单一、缺乏追踪与干预等不足。  相似文献   

6.
基于已有研究,构建了教师信息技术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框架,继而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文章认为:以组织文化为核心的环境因素、教师个体的认知方式与归因、教学任务分析与个人教学能力分析构成了教师信息技术自我效能感形成的重要信息源。  相似文献   

7.
自我效能感反映了个体对自我的自信程度,是地理职前教师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影响教学技能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文章在阐述地理职前教师自我效能感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地理职前教师自我效能感与教学技能的关系、地理职前教师自我效能感对教学技能的作用机制,并对其提升途径进行了探讨,认为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增强地理职前教师心理素质;澄清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语文教师因素、中职生自我效能感和语文阅读能力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问卷法及测验法,选取珠海市四所中职院校的一、二年级学生作为被试,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语文教师因素、学生自我效能感和语文阅读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语文教师因素对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语文阅读能力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学生自我效能感在语文教师因素与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为65%。  相似文献   

9.
教师自我效能感: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机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教师自我效能感是教师对自身教育能力与影响力的自我判断、信念与感受,它是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机制,影响着教师身心健康、专业承诺、工作动机和教育行为等多方面的发展。本文具体阐述了教师自我效能感这一内在动力机制在教师自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H省两所高中的1358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考察社会说服与数学自我效能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掌握经验的中介效应和内在价值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社会说服正向预测数学自我效能;(2)内在价值对社会说服与数学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效应,即社会说服对数学自我效能的影响随着内在价值的降低而减弱;(3)内在价值的调节效应以掌握经验为中介变量.研究揭示了社会说服与数学自我效能之间关系的内在机制及其个体差异,丰富了数学自我效能来源的成果,对避免社会说服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消极影响具有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美国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孜孜以求的探索和重建人生的精神信仰.其代表作《送冰人来了》拒绝了基督信仰,否定了宗教信仰引导和救赎人类的能力.该剧利用特定历史语境下的大众心理定势和语境转换的压力,从剧名、剧情和主要人物三个方面戏仿《圣经》,揭露救世主神圣外衣下的无能,解构宗教的神圣与权威,否定了上帝的救赎功能.  相似文献   

12.
校园精神文化形态可划分为三种形态:一是智能发展型文化;二是伦理道德、价值取向及审美型文化;三是情感、人格、心理型文化。高校教师作为学校相对稳定的群体,是校园文化的传承者,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参照国外课程改革的经验,并结合我国新课程实施的现实,本文提出学校文化重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分别从学校文化的精神层面和制度层面提出了重建的目标:在精神层面上,首先要使全校教师具有对使命和抱负的共同承担,有明确的方向感、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的专业自主意识;其次,倡导和建设宽容、信任和坦诚与相互学习的氛围.在制度层面上,从传统的科层架构模式走向同事共享权力构架模式;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等.  相似文献   

14.
现今的教育体制分为理科教育和文科教育,理科和文科并非泾渭分明,在很多学术领域里都呈现出紧密结合的情况,以实验语音学为例说明文科和理科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是诉讼证明理论中的核心部分,本文认为我国的刑事诉讼证明责任应明确划分为举证责任和结果责任,以理清刑事诉讼过程中控辩双方的证明责任的分配及转移问题.  相似文献   

16.
商州地处秦岭山区、丹江上游,鄂、豫、陕交界地带,商州丧葬习俗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既杂楚风又兼秦韵。本文拟对其丧葬习俗进行一些挖掘和钩沉,并对一些当代人已经感到陌生的习俗文化加以解读,其目的在于吸取精华,抛弃糟粕,为建设现代精神文明服务。  相似文献   

17.
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知识场提供了知识转移的情境,它分为系统场、演练场、源发场和对话场四种类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知识转移障碍主要出现在跨越组织边界的知识场,即演练场和对话场中。为此,政府及有关社会机构应该为知识场提供动力,以克服这些障碍。  相似文献   

18.
二语词汇习得的自动化程度及其对阅读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语词汇习得经历从控制过程到自动化过程的阶段。词汇能力发展的维度划分为词汇知识的广度、词汇知识的深度、词汇知识运用的精确度和词汇知识运用的自动化程度四个维度二语词汇习得的自动化程度对二语的阅读和其他能力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9.
梅山三峒 :即“上峒梅山打猎” ,以山区为主要地域 ;“下峒梅山打鱼摸虾” ,以靠近江河水域等地区为主要地域 ;“中峒梅山掮棚看鸭” ,以田垅平地为主要地域。梅山文化区早期人类与大自然抗争中 ,为人类社会做出了杰出贡献的英雄人物 ,被尊称为梅山神 ,为群体神  相似文献   

20.
谈职业中专的课堂教学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 ,是教学反馈与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 ,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课堂教学目标可分为不同领域 ,每一领域又分为若干层次。教学中应科学地设定教学目标 ,以规范教学行为 ,优化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