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信息共享空间模式定位学科馆员角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立足图书馆人才培养工作,研究在信息共享空间模式中如何重新定位学科馆员角色问题,以便更好地发展和完善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模式,为广大师生提供全面的信息化服务。  相似文献   

2.
基于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模式的学科馆员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模式是目前图书馆界最流行的一种服务,其核心是资源和服务。而人员的配备及其服务能力却是评价一个信息共享空间服务优劣的决定因素。因此人才培养成为高校图书馆在其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学科馆员因其具有学科专业知识和较高的素质,所以在信息共享空间服务中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内在潜力。本文立足图书馆人力资源发展工作,研究如何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重新定位学科馆员角色,并加强学科馆员培养,更好地发展和完善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模式,为广大师生提供全面的信息化服务。  相似文献   

3.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工作需要探索新的服务模式来拓展其功能和范围,突破原有仅限于文献咨询服务的局限,遵循以用户为中心的核心服务理念,从多方位、多层次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信息共享空间的"以读者为中心"、"让资源围着读者移动"的创新实践,为学科馆员扩展服务提供了硬件环境、信息资源、管理服务等多方位、多层次的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4.
学科馆员和信息共享空间优势互补自然融合而成学科信息共享空间,学科信息共享空间成为图书馆发展的新的内生增长点。图书馆传统组织架构阻碍了知识服务的实现,需要以学科信息共享空间为切入点.借鉴事业部制来构建以学科信息共享空间为组织单元的新的图书馆组织架构,从而促进图书馆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科化知识服务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以信息共享空间为基础,构建满足学科用户科研教学需求的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学科知识共享空间,转变传统的学科馆员服务模式,打造学科馆员知识传播者和知识授予者的空间角色,建立与用户之间的交流机制,促进知识共享、知识转移和知识创新。  相似文献   

6.
文摘学科信息共享空间(简称为SIC)是信息共享空间(简称为IC)与深层次的学科化信息服务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本文主要构想了学科IC中的新型学科馆员,创新了学科馆员服务,探讨了学科馆员服务的未来发展趋势,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高校师生日益复杂多样的信息需求和学习科研需求。  相似文献   

7.
学科化管理——高校图书馆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高校图书馆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必须对传统图书馆进行改造。以学科为龙头,全面整合图书馆资源,建立学科信息共享空间、学科馆员、学科服务等三位一体的学科化管理和服务模式,为读者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网络化、一站式、定题式服务。这是高校图书馆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学科化服务的深入发展,寻找适应新信息环境下学科服务的突破点已迫在眉睫,信息共享空间的出现与发展为图书馆创新学科服务提供了契机.将学科服务与信息共享空间相结合,探讨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中学科服务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构想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立足国内图书馆实情,学科服务应由学科团队完成,学科馆员兼任学术秘书之职,采用学科服务矩阵管理模式,设立首席学科馆员岗位,引入学科信息共享空间,采用先在某一重点学科试点后逐渐推广的方法.学科服务组建模式包括确定学科服务试点学院;规划学科服务内容,明确学科服务小组成员及其工作职责;选拔人才,合理组建学科馆员队伍;实施首席学科馆员负责制的矩阵管理模式;完善图书馆相关制度,推进学科服务进程.  相似文献   

10.
介绍Lib2.0理念下学科馆员职能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学科馆员服务平台设计的总体思路和系统结构,认为学科馆员服务平台就是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将图书馆专业的信息服务延伸到用户日常教学科研活动中,实现学科馆员与用户随时随地的、无障碍的沟通与互动,使学科馆员服务效果达到最大化,是图书馆创新服务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光沉积-液相化学法调节电子流向,构建了直接Z型TiO2/Ag/Ag3PO(4 )(TAAPO)光催化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以及光致发光(PL)光谱仪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对其在可见光照射下催化降解环丙沙星(CIP)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水体pH为3.0,催化剂分散浓度为0.3 g/L,CIP的初始浓度为15 mg/L时,光催化降解体系能够取得最佳的去除效果.在该组条件下,光照120 min CIP的降解率约为99%,并且在经历4个循环后仍然保持了良好的降解效果.在光催化降解CIP的过程中,主要反应活性物种为超氧自由基(·O2  相似文献   

12.
论述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如何在梳理、评估、展示馆藏学科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资源评估和调研为采购提供信息,借助专业课程为师生整合资源,发掘免费资源补充馆藏,由点及面,逐步满足读者的资源需求。同时,介绍学科馆员跟踪学科发展趋势,为高校学科资源规划提供前瞻性建议,促进学科资源建设发展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中美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学科服务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熊欣欣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3):130-134
引入图书馆数字化学科服务的概念,对中美各20所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学科服务状况进行调查与统计,比较分析它们在学科导航(网页)、学科博客、学科馆员服务方式、学科资源整合等方面的差异,提出我国高校图书馆应从国外引进或自主开发内容管理工具、深入挖掘学科信息资源、借助Web 2.0技术的应用及网站的建设和改进来提高数字化学科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主题网关的合作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国内外主题网关重复建设的严重现象,分析主题网关之间合作的必要性,即合作有助于提高用户服务质量及主题网关本身的效率;提出主题网关合作的内容包括共享资源的元数据记录,共享用户信息,主题网关之间的跨搜索与跨浏览;探讨主题网关合作的实现方式,如鼓励多机构参与建设同一个主题网关,加强主题网关之间的互操作,建立国家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中心。  相似文献   

15.
基于分级学科树的协同浏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用户在数字图书馆虚拟空间内所形成的虚拟社区是很有价值的情报源,通过采用分级学科树区分和组织用户社区,结合支持用户社区内/间通信、协作及信息管理的用户代理服务,可以实现基于分级学科树的协同浏览,帮助图书馆用户提高信息搜寻效率,缓解资源过载和资源耗散问题。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Libraries are bridges between information and the library user in the context of information retrieval. Library users want to access information resources according to their topic.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create subject entries in bibliographic records. If subject added entries and their redirects are done correctly, it will make it easier for users to access the information they are looking for. In this article the collaborative studies and projects made in Turkey are being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爆炸的出现,学科信息门户应运而生。本文从学科信息门户的发展历史、发展形式、学科信息门户资源的选择、描述和组织等几个方面概述了我国学科信息门户研究的情况,并对学科信息门户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建立高校学科分馆的必要性,探讨了高校学科分馆的管理体制、学科文献资源和学科馆员制度的建设以及学科馆员服务模式,提出了学科分馆要建立网络信息平台、推行垂直学科服务、提供信息集成服务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具有很强的合理性,是仔细斟酌之后实现的多年之愿,更名可以给学科带来一系列优势。但毋庸置疑的是,更名不能改变本学科在建设和发展中的既存问题,因此更名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学科改革,正本清源。[方法/过程]在介绍一级学科更名的背景及借鉴国外高校硕士学位人才培养经验的必要性基础上,通过分析、总结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四所国外世界TOP高校的硕士学位培养特点,同时深入学习该领域排名世界第一的英国谢菲尔德信息学院在硕士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特色,为更名后我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参考。[结果/结论]基于国外经验,认为我国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有如下建议:第一,找准学科定位,明确学科目标,形成学科特色;第二,丰富该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方式,夯实研究生教育;第三,培育满足信息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信息资源管理人才,勇担时代大任;第四,与相关行业或领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学科创新;第五,建立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教育认证标准;第六,加强我国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英文期刊建设。通过6点针对性的建议,为学科未来的改革指明方向与目标。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分析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及其特性、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及其本质、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主体及其关系的基础上,发现了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动力机制,并认为社会需求、社会利益、政府权力、社会竞争和道德精神是推动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主要社会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