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角形内外角平分线定理的推广与应用江苏省姜堰市兴太中学花俊川定理1如图1,若D点是△ABC的边BC的内分点,∠BAD=α,∠CAD=β,则BDCD=AB·sinαAC·sinβ.略证:BDCD=S△ABDS△ACD=12AB·AD·sinα12AC·...  相似文献   

2.
在处理某些数学问题时,根据题目的结构特征构造出直角三角形,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常可使问题巧妙获解.本文仅根据解题实践中的积累,粗略地对此进行归纳试探,以做引玉之砖.1 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构造直角三角形例1 已知α、β、γ均为锐角,β<γ,tgα=sinβ·sinγcosβ-cosγ,求证:tgβ=sinα·sinγcosα+cosγ.图1证明 根据题设构造Rt△ABC,使AC=cosβ-cosγ,BC=sinβ·sinγ,∠A=α,如图1.∴AB=AC2+BC2=1-cosβ·cosγ.∵c…  相似文献   

3.
关于勃罗卡角、点的两个关系式河南石油勘探局职工大学张永召如图,P为△ABC中一点,若∠PAB=∠PBC=∠PCA=α,则P点称为勃罗卡点,角α称为勃罗卡角.定理1设α为△ABC的勃罗卡角,则1sin2α=1sin2A+1sin2B+1sin2C.证明...  相似文献   

4.
题目:已知实数a、b满足a2+ab+b2=1,求a2-ab+b2的取值范围.(1998年湖北黄冈市初中数学竞赛题)解:令k=a2-ab+b2,由于a2+ab+b2=1,当ab=0(a、b不能同时为零)时,不妨设a=0,则b2=1,易得k=1.当ab≠0时,不失一般性,不妨设|a|≤|b|.作等腰△ABC,使底边AB=2|a|,高CD=|b|.设AC=BC=c,△ABC的面积为S,∠ACB=α,则0°<α2≤45°,0°<α≤90°,0<sinα≤1,|ab|=S=12·c2sinα.(1)若ab…  相似文献   

5.
定理在凸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O点,设△AOB、△BOC、△COD、△DOA的面积分别为S1、S2、S3、S4,则有S1·S3=S2·S4.图1证明如图1,∵S1S2=AOOC,S4S3=AOOC,∴S1S2=S4S3,即S1·S3=...  相似文献   

6.
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它在解有关直角三角形的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现举例说明它在几何计算中的应用,供同学们参考.例1如图1,凸四边形ABCD中,四边AB、BC、CD和DA的长分别是3、4、12和13,∠ABC=90°,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多少?(第七届“希望杯”竞赛试题)分析由题设AB=3,BC=4且∠ABC=90°,连结AC得Rt△ABC,根据勾股定理易求AC=5.在△ACD中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以判定△ACD为直角三角形.计算两直角三角形面积之和即为四边形ABCD的…  相似文献   

7.
例1 如图(1) ,在四边形ABCD中 ,AB⊥BC ,AD⊥DC ,∠A=135°,BC=6 ,AD=I23 ,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学生在解这道题时 ,往往急于连接对角线AC或BD ,之后就束手无策了.下面举例介绍求不规则四边形面积的两种方法.一、补形法如例1 可用两种方法 :1 将原题中的图形补添辅助线成图(2) ,有S 四边形ABCD =S△OBC -S△OAD= 12BC·OD-12AD·OD= 12BC2- 12AD2= 12 36-12 =12.2 将原题中的图形补添辅助线成图(3) ,有S 四边形ABCD=S 矩形…  相似文献   

8.
重叠原理 设两个同类量A、B,其重叠部分的量为C,则A、B两量的总量V=A+B-C(重叠部分只计一次).有些数学问题用重叠原理来解,显得新颖巧妙,简捷明快.一、直接应用图1例1 如图1,两个半径为1的14圆扇形A′O′B′和AOB叠放在一块,POQO′是正方形,则整个阴影图形的面积是  .(1998年希望杯初一赛题)解:由重叠原理S阴=2S扇AOB-S正方形OPQO′=π-12.例2 如图2,Rt△ABC,∠ACB=90°,D、E点在AB上,AD=AC,BE=BC,则∠DCE的大小是(  ).A…  相似文献   

9.
用sinθ=sinα·sinβ解高考试题王国平徐柏英(河南省太康一中461400)如图1所示,BO是斜线BA在平面M内的射影,BC是平面M内过点B的一条射线.若∠ABO=θ,∠ABC=α,平面ABC与平面M所成二面角为β,易证得sinθ=sinα·s...  相似文献   

10.
两个三角等式的妙用武山县马力中学包恩茂式一证明:不失一般性,可设。0<α,。如图,AB=1是圆的直径,∠CAB=α,∠DAB=β,则BC=sinα,BD=sinβ。由正弦定理得由余弦定理知式二(证明与式一类似略)例1.求的值。(1992年全国高考文科...  相似文献   

11.
正余弦定理是三角中非常重要的公式,它们具有广泛的应用,故值得我们研究和总结.为此,文[1]对余弦定理作了多方位探讨.本文再给出正弦定理的别证、变式及应用,供读者参考.正弦定理 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并且等于外接圆的直径,即asinA=bsinB=csinC=2R.1.定理的证明教材中是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12absinC=12bcsinA=12casinB来证明的,除此之外我们可利用几何法构造直角三角形或利用余弦定理来证明.证明:如图1,在△ABC中,作CD⊥AB,…  相似文献   

12.
三角形中线一个性质的巧用□兰州科学院中学封自珍三角形中线分三角形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这一性质在解题、证题中应用很广泛.例1已知E、F分别是ABCD的边AD、CD的中点.求证S△ABE=S△FCB.分析:连结BD,得S△ABE=12S△ABD,...  相似文献   

13.
题目求证:等腰三角形底边的中点到两腰的距离相等.(1996年广西中考题)已知:在△ABC中,AB=AC,DB=DC,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求证:DE=DF.证一  AB=AC,∠B=∠C. :∠BED=∠CFD=90°,DB=DC,  △BED≌△CFD(AAS).DE=DF.证一   AB=AC,DB=DC,.’.连结AD后知AD是△ABC中∠A的平分线(三线合一定理).DE AB,DF AC,  .DE=DF.证三连结AD.  AB=AC,DB=DC,   AD平分∠BAC.…  相似文献   

14.
数学中考综合训练题陕西师大附中边团结一、选择题1.如果3x-2y=0,则xy为().A.23B.322C.23或无意义D.无法确定2.如图1,在△ABC中,DE∥BC,S△ADE=S梯形DBCE,则DEBC为().A.12B.22C.14D.233....  相似文献   

15.
初中数学升学复习测试题精编──解三角形(二)一、填空题1.若四边形ABCD内接于圆,则cosA+cosB+cosC+cosD=2.△ABC中,已知sinA:sinB:sinC=3:5:7,那么最大角是度。3.△ABC中,a=b=1,c,则三个内角为4...  相似文献   

16.
同学们都知道,应用全等三角形可以证明线段相等和角相等.这是全等三角形的基本功能.但具体证题时又感到难以下手,不知道怎样应用全等三角形证题.为了帮助同学们解决这个问题,下面谈两点意见.一、善于从复杂图形中识别全等三角形例1 如图1,已知AB=AC,AD=AE,∠BAC=∠DAE,AC、CE分别交BD于F、G,AD交CE于H.求证:∠B=∠C.分析 证明此题时,有部分同学只看到∠B、∠C分别是△ABF和△FCG的一个内角,而这两个三角形又不一定全等,从而便束手无策.我们还应该看到,∠B、∠C又分别是…  相似文献   

17.
1.an∶bn=c∶d型如果欲证的等式是an∶bn=c∶d形式,一般要考虑证明分别含有a、b为对应边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然后利用面积关系或射影定理进行证明.图1例1 从圆外一点P引圆的切线PA,割线PCB.求证AB2∶AC2=PB∶PC.分析:含AB、AC、PB、PC的三角形是△PAB和△PCA,而易证△PAB∽△PCA,∴AB2AC2=S△PABS△PCA=12PB·AH12PC·AH=PBPC.例2 已知矩形CEDF内接于圆O,过D作圆的切线与CE、CF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A、B.求证:BC3A…  相似文献   

18.
对任一个三角形 ,有内角平分线定理 :定理 1 在△ABC中 ,∠A的平分线BD交BC于D ,则BDDC=ABAC。对BC上的任一点D (如右图 ) ,因为△ABD与△ADC同高 ,所以 BDDC=S△ABDS△ADC=12 AB·AD·sin∠BAD12 AD·ACsin∠DAC=ABsin∠BADACsin∠DAC。于是 ,有 :定理 2 若D是△ABC的BC内的一点 ,则BDDC=ABsin∠BADACsin∠DAC。显然 ,当∠BAD =∠DAC时 ,定理 2转化为定理1 ,所以说定理 2是内角平分线定理的推广。事实上 ,当D为线段BC的…  相似文献   

19.
证明三角形全等一般有下面三种思路.一、两个三角形中,已知两边对应相等,需证出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或者第三边对应相等.例1已知:如图1,B为AC的中点,BE=BD,∠1=∠2.求证;∠A=∠C.分析显然需证△ABE≌△CBD,已有AB=BC,BE=BD,还需要证明它们的夹角∠ABE=∠CBD,而∠1=∠2,它们的夹角相等是显然的.证明∠1=∠2(已知),∠1+∠3=∠2+∠3(等式性质),即∠ABE=∠CBD.在△ABE和△CBD中,AB=BC,BE=BD,∠ABE=∠CBD,△ABE≌△CBD(SAS…  相似文献   

20.
在平面几何问题中,根据基本图形性质寻找证题思路,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本文试就此作一探讨。  如图1,Rt△ACB中,CD⊥AB,则(1)∠1=∠B,∠2=∠A;(2)△ACB∽△ADC∽△BDC;(3)CD2=AD·DB,AC2=AD·AB,BC2=BD·AB;(4)AC2∶BC2=AD∶BD,CD2∶BC2=AD∶AB,AC·BC=CD·AB。这是平面几何中的一个重要基本图形,在解决一些有关线段的问题中,利用如上性质,能较快找到证题思路,达到迅速、简洁解题的目的。  例1-如图2,O为正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