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界定产业创新速度的概念,认为其对高技术产业的直接作用机制包括国家创新效应、政府创新驱动压力、集聚竞争效应、规模经济效应,间接作用机制包括研发资源带动效应和研发资源配置效应。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高技术产业创新速度对创新成果的贡献显著,其弹性系数为0.368;产业创新速度同时存在研发经费的门槛效应和研发人员的门槛效应,高水平研发投入地区产业创新速度的弹性系数更大,研发人员中等投入水平地区产业创新速度的弹性系数最低;协同创新与研发人员投入绩效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面板变系数模型研究了不同地区自主研发投入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的贡献;采用地区和时间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了自主研发投入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自主研发投入存在明显的地区门槛效应;自主研发投入时间门槛效应明显,其弹性系数逐年提高;引进技术、购买国内技术、更新改造、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的绩效总体不高,反映出中国高技术产业引进技术二次开发水平不高、更新改造层次较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陈恒  侯建 《科学学研究》2016,34(9):1301-1309
针对中国高技术产业面临的创新驱动发展的可持续转型增长的问题与挑战以及知识积累隐性研发创新与绩效非直接关联的特征,从地区知识积累视角改进并构建自主研发创新驱动科技绩效的非线性动态门槛模型,探讨地区知识积累的动态门槛效应和时空异质性,在方法和内容上揭示创新驱动发展面临的挑战形势中的"黑箱"。研究表明:高技术产业研发人员投入显著促进产业科技绩效的提升;技术引进与改造创新均在一定程度上对科技绩效产生负向效应;高技术产业自主研发创新驱动科技绩效的效应显著受限于地区知识积累水平的影响,随着知识积累门槛水平提升,自主研发创新驱动效益逐渐提高,存在基于知识积累水平的双门槛效应,进而划分低知识积累(KS≤5.285)、中知识积累(5.285KS≤6.769)和高知识积累(KS6.769)三种类型。同时,自主研发创新驱动机理存在地区知识积累水平的时空异质性,不同年份地区间的分布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基于我国201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应用面板门槛模型验证政府补贴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是否随企业规模质量水平而变化,并将全国划分为东部和中西部两大区域,以此来比较分析这种影响的地域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以企业规模质量水平为门槛变量时政府补贴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作用效果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并且这种门槛效应具有一定的地域差异性,对于全国省份和中西部省份具有双门槛效应,对于东部省份具有单门槛效应。研究结论可以为我国在新时期更加合理地配置资源和指导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基于我国28个省份201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应用面板门槛模型验证政府补贴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是否随企业规模质量水平而变化,并将28个省份划分为东部和中西部两大区域,以此来比较分析这种影响的地域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作用效果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并且这种门槛效应具有一定的地域差异性;在不同企业规模质量区间内,政府补贴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效果不同,其中对28个省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起到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但随着企业规模质量阈值的提高作用效果递减;对东部省份的影响效果呈现出先促进后抑制的非线性特征;对于中西部省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倒“U”型特征。因此,政府应针对在不同地区的不同规模的企业实施差异化、动态化的补贴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中,技术距离是影响创新模式合理选择的前提。本文选取非线性的面板门槛回归模型,采用DEA方法计算Malmquist指数代表高技术产业技术距离并将其非线性门槛性质引入该模型,研究自主研发和协同创新对创新绩效提升的内在关联和影响机理。实证结果表明,自主研发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以技术距离为门槛的三重门槛效应,影响趋势随着技术距离的降低(门槛值的升高)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正向效果;协同创新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以技术距离为门槛的双重门槛效应,且影响趋势随着技术距离的降低呈现出由负向到正向的转变。在技术距离较大时,应以自主研发作为创新绩效的提高的主要方式,随着技术距离的缩小转变为以自主研发为主、协同创新为辅的创新模式来提高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2006-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Super-SBM模型测度环境约束下中国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在此基础上构建门槛模型实证分析RD投入强度对其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Super-SBM模型度量的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符合实际,八大经济区域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存在地域差异;以企业规模为门槛变量,RD投入强度对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具有双重门槛效应,市场环境、政府资助、产业集聚均与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显著正相关,而劳动者素质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摘要:绿色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与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结合点。运用SBM模型测算2008-2018年全国内地28省市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构建以高技术产业集聚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创新质量对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国内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在研究期内稳步提升,但尚有较大提升空间;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特征,绿色创新效率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创新质量对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基于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的双重门槛效应,企业规模、劳动者素质、政府行为对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外开放显著抑制绿色创新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9.
针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与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重要战略结合点的绿色创新效率问题,运用SBM模型,构建以高技术产业集聚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测算2008-2018年我国28个省份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实证分析创新质量对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 表明:在研究期内,28个省份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稳步提升但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并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特征,其中绿色创新效率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创新质量对东、中部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存在基于产业集聚水平的双重门槛效应,门槛值分别为0.636、0.944,而西部当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跨越0.363门槛值时,创新质量对绿色创新效率才会有显著促进作用;企业规模、劳动者素质、政府行为对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外开放显著抑制绿色创新效率提升.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综合考虑区域发展差异、充分发挥协同优化作用、积极实施人才引进战略等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高技术产业为例,建立了创新速度作用机制的理论框架,然后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了创新速度的要素替代效应和门槛效应特征。结果表明:创新速度间接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其加快了高技术产业创新对要素的替代效应,高技术产业的技术进步是节约劳动力的技术进步。创新速度的直接效应主要体现在其能给高技术产业带来效益,效益越高的高技术企业,其创新速度的弹性越高。在不同创新速度下,高技术产业资本和劳动力的弹性具有门槛效应:创新速度越高,资本的弹性系数越大,劳动力的弹性系数也越大,但是提高的程度要小于资本。我国高技术产业正处于转型期,资本和创新速度的弹性偏低,质量有待提高。向量自回归模型提供了一种新的计算技术进步偏向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高技术产业面临整体竞争力偏低、关键技术缺失的困境.继续扩大技术投入,提高创新绩效是实现高技术企业向创新驱动型发展的必要途径.采用1995-2016年高技术产业17个细分行业数据,考察自主研发、技术改造2种不同技术投入模式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自主研发投入规模增长十分迅速,对创新绩效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技术改造增长相对缓慢,对创新绩效的提升效果不显著;同时投入自主研发与技术改造对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明显大于单纯依靠自主研发投入;在各行业中,自主研发对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创新绩效提升作用最大,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作用最小;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技术改造投入效果显著,其他行业技术改造投放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本文界定了产业创新速度,认为其作用机制包括直接机制和间接机制,直接机制包括驱动机制和拉动机制。产业创新速度的间接作用机制包括资源带动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创新速度对创新成果具有显著贡献,其弹性系数为正;产业创新速度存在研发经费门槛和研发人员门槛,当研发经费或研发人员投入中等时,创新速度的弹性较低;研发人员的绩效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3.
宛群超  袁凌 《科研管理》2021,42(12):80-87
   基于2004—2016年中国省域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空间计量模型和门槛面板模型,实证检验创新要素区际流动与省域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并探讨FDI嵌入其中的非线性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和正向空间累积效应,创新要素的区际流动以及FDI流入过程均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R&D人员和R&D资本的区际流动均对流入地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杠杆效应,而FDI 较为明显地促进了R&D资本流动的创新效应;在R&D人员流动和R&D资本流动产生创新动能的过程中,FDI的调节作用均呈现非线性特征,其作用强度具有倒U型演化特征。本文结论为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促进政策的科学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相比传统的自主研发创新、内部研发,开放式创新条件下寻求外部知识源化,重视非研发创新途径是有效的创新转型策略。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2009-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系统分析了高技术产业外部知识源化和非研发创新路径特征、地区异质性和发展趋势,实证考察了其对专利产出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显示: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开展外部源化、非研发创新活动的经费远高于中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外部研发支出和非研发创新投入比重要高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地区异质性显著,空间分布活动存在差异;高技术产业通过外部知识源化和非研发创新整体上对专利产出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利用;而现阶段中国高技术产业外部知识源化、非研发创新与内部研发之间的协同驱动效应呈现出不显著或微弱的负向作用,多样化有效创新路径正向协同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研究为高技术产业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探索独特、有效的多样化创新路径提供了有效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界定突击创新概念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突击创新的形成机制以及对创新成果的作用机制,并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综合采用面板数据模型、面板门槛模型、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并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突击创新的出现是一种必然,对科技成果具有明显的作用机制;突击创新对创新成果绩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徐德英  韩伯棠 《科学学研究》2015,33(10):1555-1563
通过拓展多维邻近的概念,引入信息化邻近与交通便利度两个邻近维度,基于中国区域高技术产业1995年-2012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面板计量经济方法,对地理邻近、信息化邻近与交通便利度单维度及其交互邻近下中国研发创新的省际知识溢出效应进行研究。发现:我国区域高技术产业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且相关性逐渐增强;研发资本对创新产出的贡献要高于研发人员;除信息化邻近外各邻近下的省际溢出效应均呈现显著的促进作用;单维度邻近下,地理邻近的作用效果最大,但是在信息化与交通便利度交互邻近下,地理距离将不再是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三维度交互邻近下的空间知识溢出效应并没有显著增强。最后讨论了上述结果背后可能的发生机制,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戴小勇  成力为 《科学学研究》2013,31(11):1708-1716
 基于我国工业企业数据,使用门槛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研发投入强度对企业绩效的非线性影响:研发投入强度只有达到第一门槛值时,才能对企业绩效产生显著促进作用;而超过第二门槛值时,对企业绩效的作用变得不明显;研发投入强度对企业绩效影响的门槛效应存在行业差异。最佳的研发投入强度区间是:对于高技术行业而言,研发强度处于1.1%~4.13%时,研发对资产收益率的促进作用最明显;研发强度处于1.17%~4.16%时,研发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最明显;而对于低技术行业,研发强度在0.74%~3.73%时,研发对资产收益率的促进作用最强;而在0.93%~3.8%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最强。我国有研发活动的企业中,超过51.46%的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仍低于第一门槛值。因此,引导企业研发创新,提高研发投入强度仍将是我国科技政策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构建了企业创新的框架体系,将企业创新分为自主研发与协同创新,然后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综合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面板联立方程、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自主研发与协同创新的关系,分析了两者的协调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自主研发与协同创新互动关系显著,以自主研发为主导;自主研发与协同创新协调水平有待提高;引进技术不能有效促进自主研发;购买国内技术有助于催化协同创新;技术创新产出的动态反馈效应较好,静态反馈效应较低。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中国省际2003~2008年内资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技术转移、消化吸收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从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购买两种不同的技术转移渠道考察,研究结果显示,技术引进一方面对中国内资高技术产业产品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直接正面影响,另一方面作为调节变量显著提升了研发经费投入对产品创新绩效的边际贡献,国内技术购买对中国内资高技术产业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不显著,消化吸收投入对中国内资高技术产业产品创新绩效贡献明显。进一步讨论,在技术引进过程中,中国内资高技术产业要注重消化吸收投入,提升技术吸收学习能力;要进一步繁荣国内技术交易市场,为中国内资高技术产业实施国内技术购买搭建平台。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产业创新速度的概念,建立了高技术产业创新速度影响机制的分析框架,并采用联立方程模型和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业创新速度受要素投入、利润、产业规模等因素的影响,其中产业规模对创新速度的影响最大;产业创新速度与利润之间互动效应显著,利润较高的企业更愿意加快产业创新速度;研发经费投入的绩效总体较高,利润和创新成果对研发经费投入形成了良性反馈;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有待提高,重大创新较少,创新成果的市场化水平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