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唤着智慧型教师的生成,智慧型教师在专业发展中体现为智慧性教学,这种智慧型教学包括教学解读的智慧、教学互动的智慧、教学反思和行动研究的智慧。在实践中,教师教育智慧的形成途径是多方面的,因而,英语教师必须从多层面、多途径生成教育智慧。  相似文献   

2.
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呼唤教学智慧,让智慧回归教育,用智慧来唤醒课堂、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本文主要分析教学智慧的含义、教学智慧的生成以及教学智慧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深化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有必要弄清什么是教育智慧、教学智慧,弄清教学机智跟教育智慧究竟是怎样的关联。在实例研究基础上,界定智慧是人对复杂的事物及问题、问题的解决以及问题解决结果进行理性思考的创造性表现,是人的知识、经验和德性融合、概括、升华、内化和个性化的结果。讨论了教育(教学)智慧的界定、表现、功能、构造。论述了教学机智有待于发展为教育智慧。还讨论了智慧的形成与发展、教育智慧的养育与修炼。  相似文献   

4.
在大数据及"互联网+教育"时代,智慧教育成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追求。智慧教育的提出,为教师重新建构课堂、实现智慧教学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文章梳理了智慧教学产生和发展的背景,通过政策比较国内外智慧教学的现状,分析论述智慧教学的样态类型,旨在为智慧教学的开展理清思路。  相似文献   

5.
教学智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教学智慧生成与丰富的过程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影响教师教学智慧生成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教师个人的心理品质、个人的教育理论素养以及反思三方面要素。其中,个人的心理品质是教学智慧生成的基础,个人教育教学理论决定教学智慧的品质,教学反思是教学智慧生成的机制;影响教学智慧生成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教师个人的经历与经验、教师教育以及学校管理。教学智慧的生成与丰富,受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的影响与作用,在实践中建构与生成,但外部因素的作用需要以内部因素,尤其是教师的反思为中介。  相似文献   

6.
教学智慧研究的价值、进展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教学智慧研究有助于提升教师智慧,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发展;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培训方式的转变;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新课程实施.目前,教学智慧研究涵盖了教学智慧的内涵、特点、层次、构成要素、生成途径、影响因素.今后,教学智慧研究与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研究的关系将更加紧密,将充分参考和借鉴相关领域研究的成果,研究视角与方法将多元化、综合化.  相似文献   

7.
课题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从事课题研究活动,是改进职业生存方式、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举措,是产生教学经验、形成教学智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教育智慧: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智慧是教师具有的教育理念、教育意识、教学能力、教学艺术等所达到的教育境界,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标志。教育智慧形成的重要途径是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对教育智慧的特征、教师生成教育智慧的必要性、实现途径的正确认识,有助于教师生成、运用并不断提高教育智慧,突显教师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9.
教学智慧的生成是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生成教学智慧有利于增强大学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自主性,有利于增强大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积极投身教学实践,自觉学习教育理论,深入开展教学反思和教学研究是大学教师生成教学智慧的必然路径,也应该成为大学教师的职业生活内容。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智慧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程的实施给教师带来教学弹性空间,强调教师教育中的自主性、创造性,充分展示教师的教育智慧。本文通过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献的检索,从教育智慧的概念讨论、教育智慧表现的研究、教育智慧的获得、教育智慧与教师专业化发展这几个方面对教育智慧研究作了综述,以引起阐明、关注和思考教育智慧的必要性、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模式也在向素质教育转变。新课程改革后,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智慧课堂、翻转课堂、微课等。初中生物智慧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文章通过探讨生物智慧课堂的内涵及特点,提出了构建初中生物智慧课堂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教师是课程实践的主体。从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着眼点出发,结合上海市浦东新区发展性教育督导实践,可以看出,教育督导介入课程改革的有效策略需从学校、课堂和学生三个层面着手,教育督导人员应该形成专业意识和敬业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智慧,进而提升督学专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带来了教学方式的变革,更激励着教师运用新的教育理念。为了更好地培育高中生政治学科的必备品质、关键能力与正确的价值观,高中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技术与教学主体的智慧,在智慧课堂环境下打造智能、高效的思政课堂,从而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基于此,本文着眼于智慧课堂环境,积极探索提升高中思政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追求智慧"的新办学校文化建构的内涵是:学校通过建构智慧的理念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和活动文化,以形成学校的智慧文化,从而"创智慧学校,塑智慧教师,育智慧学生"。  相似文献   

15.
“追求智慧”的新办学校文化建构的内涵是:学校通过建构智慧的理念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和活动文化,以形成学校的智慧文化,从而“创智慧学校,塑智慧教师,育智慧学生”。  相似文献   

16.
K-12 teachers who write about their daily work on blogs and other social media platforms share local knowledge and wisdom from the immediate view of the classroom. These first-hand retellings of everyday classroom life offer a unique critique of educational policy from the teachers’ perspective. Reporting on the analysis of 14 public-facing blogs written by New York City public school teachers, this paper highlights the possibilities held in these digital narratives by painting a picture of how teachers respond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educational policies.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文教学的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提高,二者相辅相成。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是粗糙的、散漫的,也是低效的。没有生成的课堂教学是呆板的、了无生气的、没有智慧的,也是无法提高教学效率的。对于教学预设和课堂生成的辩证关系研究有助于教师课前做好弹性预设,课堂教学中善于关注学生的反应,及时抓住生成的教学资源,并能适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方案、对预设的教案进行动态修正,让预设和生成和谐共存于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演绎精彩而富有活力的课堂。  相似文献   

18.
基于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关学校美育教学系列改革和笔者17年实地调查、13年顺序性音乐教学研究,笔者认为,新时代中小学音乐课堂是高质量的音乐课堂,是扎根中国大地、遵循美育特点的高效能课堂。推进新时代中小学音乐课堂变革,有四个经验值得关注,即站在中国大地变革音乐课堂、遵循美育特点变革音乐教学、牢牢扭住中小学生发展音乐素养这个核心、用整体发展理论引领音乐课堂变革;有四个对策值得重视,即更加注重学习者中心,更加注重价值育人导向,更加注重深度教学理念,更加注重科研引领。希冀能够为新时代加快推进基础音乐课程教学高质量发展和学校美育现代化贡献智慧。  相似文献   

19.
以美丽的苗族、侗族建筑为数学教学情境,把苗族、侗族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来进行"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课堂上教师利用苗族、侗族的建筑物让学生从苗侗建筑图中寻找三角形,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几何图形,三角形就是其中的一类.通过"学生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进行课堂教学,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和生活的丰富联系,并感受到苗侗人民的智慧,从而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20.
杨鑫  解月光 《电化教育研究》2021,42(4):12-17,52
智能时代对课堂变革提出新要求,澄明智能技术“何以能”及“如何能”促进学生智慧发展的逻辑理路是开展智慧课堂实践的认识论前提。文章在分析智慧课堂内涵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课堂学习的物质实践观,即学习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学习者以物质技术手段为中介的认知性实践,学习者使用物质技术手段的水平能反映其学习实践水平;其次,通过剖析智慧课堂学习方式、场域要素构成,揭示了课堂场域支持学生智慧发展的微观逻辑,构建了反映“智慧生成”及“技术优化”逻辑的智慧课堂模型;最后,提出了智慧课堂构建策略,包括聚焦学生智慧的多元高阶发展、建立问题解决的智慧生成效应、发挥智能技术的优化调节效应。以此,为智慧课堂教学实践提供理论借鉴及实践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