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林柯 《文教资料》2011,(22):35-37
接受美学认为文本具有不确定性,读者在对文本的诠释过程中起主体性作用。在此,接受美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从接受角度看,译者翻译的只是他头脑中的文本,即是译者和文本对话、达到视域融合的结果。译者对文本未定因素和空白的具体化,是语符—意象化中译者再创造的根源。另外,译者不同于普通读者,他必须向译文读者传达原文的意义,此时译语文本的隐含读者作用于译者语言符号的选择。意象—语符化过程实际上是译者创造性运用译语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翻译要忠实于原文,忠实于作者,忠实于读者。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恰当的翻译策略,使译文更容易被译入语读者所理解和接受。霍克斯翻译的《红楼梦》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研究霍译《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语言和性格,旨在说明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及人物性格在译入语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3.
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整合理论为研究语言运用背后的认知活动搭建了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翻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使用活动,即语际交际活动,必然也与人的认知分不开。从概念整合理论的角度,通过"四空间模式"分析翻译过程,揭示了翻译实际上包含"解读原文"与"创建译文"两个概念整合过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通过在目的语中寻找相同的概念表达和重构原文中的认知联系来将原语中的意义传达给目的语读者,从而在目的语读者头脑中唤起与译者同样的心理反应。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对"忠实"标准的理解多停留在内容和形式的层面上,然而,翻译中的"忠实"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忠实。从翻译的"忠实"对象这个角度重新思考翻译的"忠实"标准。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需要"忠实"的对象有原文形式、原文内容、原文作者、译文读者、读者文化、客观事实和翻译目的(效果)。在翻译活动中,译员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做到忠实,而这种忠实应当有合理的适度性的把握。但这种忠实也必然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语言形式和内涵及译者自身因素上。  相似文献   

5.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中的意象独具特色。意象是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译者在翻译意象时,应利用已有知识充分理解原文,把握源语与目标语的特点,从语言和文化的层面对原文进行全面分析。译者可以运用保留意象、改写意象和省略意象的方法再现原诗风韵。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幽默语言的语用机制和独特性,并从语用学理论角度探讨了幽默话语的翻译策略,研究了在幽默翻译中如何保留隐含意义,处理好文化意象以求幽默译文的动态对等。好的幽默翻译。不仅应当译文地道,而且能够准确的传递其中的文化信息,使译文读者理解幽默的内涵。为了使原文忠实于译文,译者必须通过两种语言与文化的对比,灵活处理文化意象,有的应尽量保持源语中的文化意象,有的可以忽视,从而获得动态语用等效。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研究翻译的本质入手 ,认为“忠实”是翻译的基本标准。译者的工作是“一仆侍二主” ,翻译不仅要忠于原文 (包括忠于原文的内容、形式、风格、效果等各个方面 ) ,还要忠于译文读者。但由于原语和目标语之间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绝对的面面俱到的“忠实”是做不到的 ,译者不得不有所取舍。取什么 ,舍什么 ?这就取决于翻译目的了。“忠实”与翻译目的之间的关系 ,就如同马列主义一般原理与社会主义国家具体国情之间的关系 ,在翻译实践中 ,它们相互结合 ,译者何去何从的问题 ,译文的衡量尺度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8.
传统等值翻译观和等效翻译观中的"忠实"观点如今受到了许多学者的质疑。该文结合关联理论对"忠实"作出了新的解释,认为"忠实"的对象是原文对原文读者(译者)产生的语境效果,而译者的目标就是要以该语境效果作为自己的信息意图,通过最佳关联假设选择适当的译入语语言形式将其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9.
池欢 《考试周刊》2010,(30):37-38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特别注意原文的语域,要把握原文中语域三变量:语场、语式和语旨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在翻译中实现原文语域向译文语域的移植,实现语域的对等。语域的对等可以使译文达到忠实、通顺的目的,使译文和原文在内容和风格上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研究翻译的本质入手,认为“忠实”是翻译的基本标准。译者的工作是“一仆侍二主”,翻译不仅要忠于原文(包括忠于原文的内容、形式、风格、效果等各个方面),还要忠于译文读者。但由于原语和目标语之间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绝对的面面俱到的“忠实”是做不到的,译者不得不有所取舍。取什么,舍什么?这就取决于翻译目的了。“忠实”与翻译目的之间的关系,就如同马列主义一般原理与社会主义国家具体国情之间的关系,在翻译实践中,它们相互结合,译者何去何从的问题,译文的衡量尺度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11.
钱钟书“化境说”的创新意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强调译者对原作的“忠实”,忽视译者的创新。钱钟书的“化境说”则强调译者的创新意识。在钱钟书先生看来 ,译笔无妨出原著头地。“化境说”的创新意识首先表现在它对翻译的性质与任务的严格限定 ;其次是肯定译者的创造性 ,以“笔补造化”、“得意忘言”来揭示文学翻译的艺术规律。根据钱钟书先生的美学原则 ,造艺中人的能动作用直接影响译作的质量。译者忠实于原作并不是依样画葫芦 ,而是根据他个人的审美原则 ,对原作的内容与形式作出艺术的再创造。  相似文献   

12.
接受美学将学评论家的视线引向了学三环节中的读,重新认识了读在学意义的再实现中的主体作用,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从接受的角度看,译翻译的只是他头脑中的本,即是译和本对话、达到视域融合的结果。译对本未定因素和空白的具体化,是语符—意象化中译再创造的根源。另一方面,译不同于普通读,他必须向译读传达原的意义,此时译语本的隐含读作用于译语言符号的选择。意象—语符化过程实际上是译创造性运用译语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袁红艳 《宜春学院学报》2007,29(5):150-152,167
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现状与不足,并以关联翻译理论为指导,探讨了其对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的启示,即关联理论能够解释译者的创造性,从而能够从理解能力到传译能力两方面更加有效地指导提高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于翻译中获得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期待的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14.
接受美学对文学翻译策略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本意义是不确定的。本意义依赖于读的阅读,读在对本的诠释中起主体作用。在翻译过程中,本意义的实现依赖于译的前理解;译对翻译过程中的创作自由度是有限的,须以原本为依据;译还要相信译读的接受能力。  相似文献   

15.
翻译是一种语际间的、跨文化的人类交际活动。语境与翻译有着密切联系,语境制约翻译,翻译依赖于语境。在翻译活动中,对于一个词、词组、句子乃至整篇文章的正确分析和理解,应根据其所在的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来确定。  相似文献   

16.
对霍克斯在《红楼梦》中的人名翻译进行了分析,对译者的翻译技巧进行了归纳,人名的翻译显示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7.
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理论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应保留外国文本的“异”,抑制民族中心主义对原文的篡改,突出译者的地位和创造性。翻译的异质性根源于语言的异质性,对翻译异质性的探讨实际上就是在研究翻译的本质。中国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极大地拓宽了翻译的研究范围,丰富了翻译理论研究的成果,同时也表明翻译的异质性研究在翻译理论研究中的核心地位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往往会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文章通过分析谢默斯·希尼英译《贝奥武甫》的译文选词、韵律及修辞等风格特征,探讨由译文风格所彰显出的译者民族文化身份、文化审美及文化取向等译者主体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李悦 《海外英语》2012,(17):143-145
围绕诗歌翻译中的忠实与创造问题,分析评价Arthur Waley,柳无忌,Burton Watson,Herbert A.Giles,许渊冲及Ezra Pound六位译者对"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一诗的翻译,并在文章的最后提出自己的译文。指出诗歌翻译中忠实与创造并非一对矛盾。一方面,要实现诗歌音、形、义的全面忠实,必须依靠译者发挥创造性。而另一方面,创造也应以忠实为前提,译诗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不应以超过原诗为目标。  相似文献   

20.
翻译中译者的能动性与创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几种传统的有关译者和原作者关系的认识提出了质疑,并在此基础上,借助思维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翻译的动态过程、译者的思维、心理与情感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进而对译者和原作者的关系加以探讨,肯定了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介入和译者的能动性与创造性,以期确立译者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