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侠  冰沙图 《网球天地》2014,(3):117-117
我们行走时,“身体活动消耗的燃料量”和“身体内制造出的燃料量”相均衡,因此动作可以长时间持续。但是,当我们进行大量消耗燃料的高强度运动时,燃料补给会跟不上消耗的速度。当燃料消耗殆尽,肌肉便会进入“疲劳”的状态。  相似文献   

2.
人过中年,眼睛同身体其他器官一样,在功能上开始走“下坡路”,表现为视力下降,常有“雾感”,不耐疲劳,阅读稍久就会酸痛、干涩,时常流泪,外观上也不那么明亮等等,甚至会发生一些眼病。为了保证眼的健康,抵抗和延缓衰老,就要注意眼睛本身也要常锻炼,“运睛法”即是很适合中年人健目用的有效锻炼方法,具体做法是:1、端坐或仰卧,缓缓闭上双目,体会眼部放松感觉。如感到不放松可睁开后再缓缓闭上数分钟。2、在闭目状态下做“上下左右”、“左右旋转”、“正反8字旋转”3种眼球运动,动作宜缓慢。自己感觉哪种转动方式舒服,可用…  相似文献   

3.
一、耐力的概念(一)耐力的概念各国运动训练学和生理学的学者对耐力所下的定义不尽相同,如我国沈阳体育学院《现代训练80题》中提出“耐力即长时间的不疲倦的继续工作的能力”.美国格罗斯在《耐力》一书中对耐力所下的定义是:“耐力的概念广义来讲是指保持作长时间活动的能力”.苏联《运动生理学》中的耐力概念是:“人长时间完成某种脑力活动或身体(肌肉)活动的能力”.综合上述,耐力比较全面的定义可是“抵抗生理、心理疲劳,连续工作的能力”.从生化机制的观点看,耐力就是充分  相似文献   

4.
谈谈运动性疲劳和运动后的恢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运动性疲劳,顾名思义就是由运动引起的疲劳。它是疲劳中的一种,也是我们参加体育活动后的常见疲劳。凡参加过体育活动的人都会在某些锻炼、比赛之后感到很累,再锻炼或比赛时运动能力就比原来差了,这时,就意味着出现了疲劳。累的感觉和疲劳并不一定都同时出现,累是一种主观感觉,疲劳却是一项客观的指标。疲劳会引起累的感觉,但有时对运动或活动没兴趣时,在没有疲劳的情况下也会感觉到累。  相似文献   

5.
薛丽敏 《游泳》2003,(3):11-12
一、有关疲劳研究的理论 从1880年生理学家莫兹(MOSSO)开始,一百多年来科学家们对于疲劳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有关疲劳的理论有:“衰竭说”把疲劳归结为能量物质的消耗;“堵塞说”或称“窒息说”。认为运动的代谢产物堆积阻滞肌肉的正常代谢;“保护性抑制说”认为“过度”的运动会造成神经系统的生理抑制;“紊乱说”认为“过度”的体能消耗,会引发盐、水代谢紊乱,从而  相似文献   

6.
张胜 《网球天地》2014,(1):131-131
到了炎热的夏季,大家都会觉得身体倦怠,感到力不从心吧? 要想有效赶走疲劳,就要摄入足够的糖分,为身体补充能量。我们的身体也会在疲倦的时候“想吃甜的东西”,我向大家推荐的食物是白薯或煮熟的豆类。  相似文献   

7.
在田径长跑运动训练中,为了使运动员获得更好的成绩,就必须运用大强度、大运动量、长时间的运动训练方法,而训练又给运动员带来了一定的疲劳,经常会出现全身无力,反应迟钝,运动能力下降等身体反应,这是由于长时间从事激烈的大运动量训练所产生的运动性疲劳。1983年在第5届国际运动生化会议上,把运动性疲劳定义为:机体不能将它的机能保持在某一特定水平,或者不能维持某一预定的运动强度。值得注意的是引起运动性疲劳的原因是运动,而不是疾病、药物、环境和营养等因素,运动能力下降是暂时的,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只要通过调整和适当的休息即可使运动能力得到恢复,甚至会超过原有水平。如果疲劳长期积累而不能消除,就会发展成为过度性疲劳,引起身体某些器官的病变而危害人体健康。因此,疲劳的消除和体力的恢复与运动训练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过度疲劳不仅使运动员的成绩大幅下降,长时间难以恢复,还会降低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影响学习和身体健康。既使短时间内取得一定运动成绩,也是昙花一现。  相似文献   

9.
很早以前人们就把“快(痛快)食、快眠、快便”做为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喜爱体育运动的人,由于身体能经常得到活动,自然也就常常会有明显的空腹感,所以食欲往往较好,容易达到“快食”的条件。另外,由于身体得到活动又能很好地进餐,再通过运动后的淋浴清洁身体、消除疲劳,因而也往往可以很快地入睡。也就是说,适当的运动能创造良好的“快眠”条件。然而,对不少人来说“快便”问题有时却  相似文献   

10.
运动持续一段时间后,就不能按原来的强度运动了,这时,可以说身体疲劳了。疲劳定义为“机体不能将它的机能保持在某一特定水平,或者不能维持某一预定的运动强度。”一般疲劳可以分为全身疲劳和局部疲劳两类,具体分可有以下四类:肌肉疲劳:肌肉疲劳一般从局部肌肉疲劳开始,疲劳部位与其收缩功能密切相关,特别是肌纤维中的快肌纤维更容易疲劳。快肌纤维的有氧能力低而糖酵解能力较强,主要靠无氧糖酵解产生能量供肌肉收缩,从而引起大量乳酸堆积。因此,一般认为短时间、高强度的练习发生的局部肌肉疲劳主要由于乳酸堆积引起的PH值下降,是长时间运…  相似文献   

11.
序言人体从安静状态转入运动后,其呼吸,循环机能就会亢奋,以对付高能量消耗。在进行激烈的运动时,短时间就会迅速产生疲劳。即使运动强度不大,但长时间持续进行活动,也会进入疲劳状态,疲劳是体育锻炼的结果,它是一种暂时相对地降低机体各种功能潜力的人体特殊生理反映。人工作或运动到一定的时候人体内各组织,器官甚至整个机体工作能力暂时降低的现象就叫疲劳。  相似文献   

12.
朱丹 《体育师友》2004,(3):42-42
“好累啊!”辛苦了一天,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特别是现代人工作、学习紧张,长时间坐着。经常感到睡眠不足,两眼疲劳,腰酸背痛等。而且令人担忧的是,皮肤渐渐粗糙黯淡,斑斑点点影响视容,精神越来越差,连身体都开始变形了。如果是这样,那么请试一试“减压操”。这套操人人都可以练  相似文献   

13.
一、运动损伤的表现和辨别方法:简单地说,运动损伤通常是进行各种运动动作时,身体各部与外界发生直接接触或身体本身各部肌肉关节在运动过程中因力的作用而产生。较多较常见的为扭伤、挫伤、擦伤等;内脏或脑、心、肾、肝等重要器官有时也会发生撞伤。运动损伤按不同的项目有其一定的发病规律和临床表现。如足球运动员多是股四头肌肌腱的拉伤及内脏、脑部的急性撞伤;长跑运动员多发生疲劳性骨膜炎;投掷类运动员肩、肘、腰部肌肉、韧带、筋膜的拉、扭伤等。它们都有共同的病理特点,就是肌肉、肌腱、韧  相似文献   

14.
《游泳》1998,(2)
关于游泳运动员的液体补充问题体温过高、大量出汗和不充足的液体摄入,都可以导致人体内水分标准的降低,这种现象被称之为“脱水”。脱水也是人体在运动时感到疲乏的主要原因之一。人体在脱水时会出现疲劳、头痛和肌肉痉挛等不良身体反应。因此,足量地摄入液体对保证身...  相似文献   

15.
《网球》2006,(9)
长时间剧烈的网球运动后,虽然很尽兴,但也会感到不同程度的疲劳。怎样才能尽快地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呢?这是网球爱好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消除疲劳,恢复体力,预防运动伤害事故发生,有多种方法和手段,其中,整理(放松)活动是最廉价、最有效的一种。整理活动的目的是加速代谢产物的排除,及时放松肌肉,尽快消除疲劳,促进体力恢复。此外,通过整理活动,还可以提高肌肉质量,提高肌肉爆发力,防止肌肉劳损,延长运动寿命。对肌肉放松而言,最有效的牵伸方法有两类,一类叫静力牵伸练习,另一类叫PNF 练习。下面我们简要介绍一下这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疲劳是由于运动使工作能力及身体机能暂时降低的现象,它是所有运动的天敌,过早的发生疲劳,将直接导致运动能力下降。运动后疲劳发生的原因,可以是生理上的,也可以是心理上的。如肌肉内能量供应不足,能量生成速度较慢或是肌体成分中含有过多的脂肪。一般,训练后消除疲劳的方法有下面几种。  相似文献   

17.
因静脉的血液停滞而引起浮肿血液是由心脏通过动脉向各个组织输运的,把营养供给组织之后,溶进废物(体内不需要的成分),流入静脉再流回心脏。这个血液的一出一入,如果身体情况正常,大致是相等的。但是,如果从事长时间的站立工作,剧烈地运动之后,不充分作整理体操的话,就会造成所返回量少于流入下肢的血液量。于是,在腿部就会出现静脉曲张(也叫青筋)。静脉分在皮肤下面流通的“皮下静脉”和在身体深处通过的“深部静脉”。其间,建立有辅助道路(迂回道  相似文献   

18.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看到有些同学利用休息时间冲到学校商店,买回一大堆饮料,仰头猛灌。特别是夏季,这种情况更是普遍。为什么饮水要“少量多次”这么明显的健康小常识,同学们都不予理会呢?我问他们:“老师经常要你们注意运动补水的原则是少量多次,怎么就不听呢?”他们毫不犹豫地说:“口渴了嘛,少量多次和一口气喝下去还不都是一样,再说好不容易弄瓶冰点的,等过一会再喝就没那么凉快了。”更有的说:“一星期好不容易有节体育课,快点喝完了可以多打一会球。”如此种种,各有各的说法,就是真正能按照我的要求补水的同学也问:“老师,为什么运动时要这么补水啊?”  相似文献   

19.
人体百科     
《健身科学》2015,(3):36
抽筋是一种健康提示信号吗?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夜里睡觉时突然会小腿抽筋。有人认为抽筋是因为缺钙引起的,只要补钙就可以了,但其实,抽筋也是身体对我们的一种危机提示。一般来说,偶尔抽筋不一定是病理原因,但经常抽筋可能就需要提高警惕了。抽筋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其中之一就是缺乏日照,所以平时我们最好每天都适当晒晒太阳。此外,疲劳或睡眠不好也会引起抽筋,因此平时最好不要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要适当变换姿势让身体得到放松,  相似文献   

20.
运动与身体     
一、跑短距离的全力快跑时,几乎不呼吸,一气跑完,所以胸部内压上升,使最大血压(收缩压)升高。因此,对于心脏弱的人、过了中年而血管老化的人、患高血压的人来说,是危險的。跑上坡路或跑上楼梯时,情形也大致相同。所以,在跑上去以后,如果呼吸急促,感到喘不过气来,就说明身体情况已不适应跑而应当改为走。关于长跑,如果单纯地说它是全身运动,则将碰上难以说明的问题。例如在体力测验上就会遇到这种情况:有人坚持了多年长跑,而原地跳高的成绩却反而比以前更差了,因而体力测验时的分数下降。应该说这不是坏事,可以认为这是在跳起的一剎那,“制动器”(可以认为是一种安全裝置)发生了作用。在做把身体向前弯曲如立位体前屈这种柔韧性的测验时,也有的人在跑以后就不能做这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