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孟楠 《现代语文》2009,(12):124-125
艾略特作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文学批评家之一,提出了文学的整体论、“非个人化”理论等重要的理论,对荚美新批评派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以其论文《传统和个人才能》和《哈姆雷特和他的问题》为基础,旨在浅析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的形成和内涵。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是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影响而产生的异质全新的文学模式.它滥觞于20世纪初期王国维、鲁迅等对西方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引进和介绍.本文从对王国维、鲁迅两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现代主义先驱的思想剖析入手,阐述王国维、鲁迅把西方非理性主义哲学作为思想武器,用以反抗封建专制思想,重新审视传统文化和用以改造社会,为后来的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播下了种子.  相似文献   

3.
略论古希腊文明中的东方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自20世纪20年代,那种认为西方自古希腊、古罗马以来就自成一个文明传统的观点开始从根本上遭到质疑。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西方文明实际上起源于非西方———更确切说是古代"东方"诸文明,东方化时代的希腊在各个领域内均受到东方文明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农家子弟,20世纪70年代末生于湖 北省蕲春县八里湖农场。明代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故里离我 家不远,据说吴承恩的《西游记》是在我们那附近的山洞写 成的。中国人言必称炎黄,每个地方的人都喜欢把他们有名 的祖宗拿出来显摆,以示自己出身高贵,所以我也把这二老 请出来贴贴金。听老一辈人讲我们这个农场是1958年由解放  相似文献   

5.
冯至的《寺门之前》,叶灵凤的《摩伽的试探》和施蛰存的《鸠摩罗什》,这三篇作品中包含着同一个情节模式,即欲望与文明(宗教)之间的冲突。这一主题直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在三篇作品中,作家通过笔下人物所反映出的道德立场各不相同,依次呈现为崇理抑欲、崇欲抑理和欲理并重。这不同的道德取向,实际上是一个精神分析理论中国化的问题,从纵向的时间顺序来看,它们甚至构成了一个流程,显示了把心理分析学说运用于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渐趋成熟。  相似文献   

6.
龚应福 《考试周刊》2009,(41):44-45
西方现代艺术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艺术的评价标准。西方现代艺术在中国的传播,引发了中国美术的革命。艺术理论界对西方传统艺术、现代艺术,以及中国现代艺术发表了许多论文,也因此争论不休。本着以史为纲、以理为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就王端延教授撰写的《从现代到后现代——西方艺术论说》一书中涉及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和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些观点进行解读并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7.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卢卡奇的理论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起着重要推动作用,他在匈牙利创作的《历史与阶级意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开山之作,开辟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传统,卢卡奇也因此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之父。特别是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提出的物化理论,对现代工业社会展开物化现象的批判①的理论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起着重要推动作用,他在匈牙利创作的《历史与阶级意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开山之作,开辟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传统,卢卡奇也因此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之父。特别是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提出的物化理论,对现代工业社会展开物化现象的批判([1]),这种批判也成为20世纪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论题。基于此,本文针对卢卡奇的物化理论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是举世公认的魔幻现实主义扛鼎之作,更是20世纪最伟大的文学作品之一,相较于其他西方文学流派,魔幻现实主义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影响较大的文学流派之一,并在20世纪80年代掀起了竞相模仿的创作热潮,以寻根主义文学最为典型。本文探究了魔幻现实主义本土化的表达方式,以及中国作家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中的复杂性、个体差异的具体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9.
洪柳 《中小学校长》2012,(12):63-64
杜威是20世纪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代表,恐怕没有人能与杜威在教育思想上的影响与贡献相媲美。杜威不仅有助于形成美国实用主义思想体系,而且还对此后实验主义和新教育,即进步主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存在极为深刻的影响作用。杜威在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中都写过很多著作和论文,其中主要有:《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民主主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从文化研究中汲取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和思想资源,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的理论交汇和实践影响所产生的思想张力正在当下文学理论研究中产生重要影响.但就严肃的学理逻辑而言,当代文学理论仍然没有形成那种完整的理论范式意义上的文化研究.中国当代的文化研究如何避免单向接受的阐释困境、走出“西方文化研究在中国”的话语方式、深化中国本土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这些都是中国当代文学理沦研究需要反思和批判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重点探讨了日本随笔对于中国现代散文两条路径的影响,一是以周作人为代表的平和冲淡的美文走向,一是以鲁迅为代表的“匕首”“投枪”式的杂文体式。通过日本随笔对中国现代散文影响的考察,凸显了日本随笔在世界散文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欧化”不仅影响了汉语词汇、语法,而且对文学文体也有潜在的影响,适度地欧化,使现代散文卓有成就。欧化给现代散文带来文体上的新变,与传统散文相比,欧化的散文文体具有亲切自然的风味;与旧白话文相比,欧化的散文文体获得了现代意义上的诗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诗文审美文化即乐感文化,是审美理想主义滋生形成的土壤和基础。这种审美理想主义对我国现当代散文特别是“乡村散文”创作的负面影响尤为明显,其影响之所以至今余绪不断,也与“另一部分作家”对“另一种文章”的迷恋和寻找有关。欲振兴“乡村散文”写作,必得要糅人“杂感文”的“否定性”因子,如此,“乡村散文”创作才有生机和潜力。  相似文献   

14.
周作人以中国历史上的言志派散文为根基,在中国社会极为封闭的情状下接受了英国科学、哲学和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影响,开了中国小品文写作的风气,并使这种文体屹立于中国文坛,为当时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输入了新鲜血液,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有中国的伊利亚(兰姆)之称的现代散文作家梁遇春,以英国随笔作家兰姆谈话体随笔为结构基础,建造了一种类似的文体,但在创作和人生态度等方面却表现出与后者日趋明显的背离关系.本研究试图表明,外来影响的关键作用是为民族文学传统在现代社会的复兴提供形式起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散文诗是中外文化在新诗革命特定时期契合的产物,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具有诗化和散文化的双重特点,特别是在外形上具有散文的形体,在文体功能上与诗的抒情功能有殊途同归之处。20世纪中国散文诗经历了从散文化的诗到诗化的散文的发展轨迹,其文体建设经历了一条曲折之路。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散文诗的非独立文体的存在方式一直影响着新诗的文体建设,加剧了新诗的“自由化”和“散文化”。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 ,政治全方位地影响了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政论文就是这种影响在文学领域的直接表现。元稹、白居易早年都有强烈的用世之志 ,写下了大量的政论文。这些政论文不仅内容丰富 ,几乎涉及封建统治的所有方面 ,而且大多贴近当时的社会现实 ,有着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这些文章感情真挚 ,语言得体 ,在骈文的基础上吸收散文的表现特点 ,形成自然流畅的文风。它们既是重要的文学文本 ,反映了当时的文章风气 ;同时又是重要的窗口 ,我们可以由此准确地把握元白心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论震川文章的清人评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发掘了清代二十余家有关震川文章的评点,总结了归文的主要特点在于生活化、亲情化、小说化、平淡化,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肯定了震川文章在中国散文史上的地位。文章对清代否定震川散文的一些主要论点作了分析,认为归有光是中国散文从“官”本位到“民”本位、从“杂文学”到“纯文学”、从古代向近代转型过程中的一个先驱、一个关键性的人物。假如以此标尺来加以衡量的话,恐怕对他的评价再高也不为过。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沈从文的散文及评论为证,说明沈从文乡土散文具有浓厚“形式主义-人文主义”的美学物质,在创作实践上能协调现实与想象,以美统摄真、对乡土人事作诗意重构及文化批评。此美学意识不但说明了沈从文的散文风格,更为中国散文史留下可供参考的典范。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介了秦牧的一生 ,论述了其散文的主要艺术风格 ,评价了他对中国当代散文事业的杰出贡献 ,并确定了其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的地位 ,即 :秦牧是中国当代首屈一指的散文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