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教学分析 《食物的营养》是《食物与健康》单元的第一课。本课是第一课时,从学生的一日三餐人手,让学生通过挑选自己喜爱的食物、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等活动,体验到合理饮食的重要性,进而自己能设计出营养合理的一日三餐的食物种类。  相似文献   

2.
便秘的形成与饮食关系密切。因此,适当地调理饮食,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多摄入食物纤维 定期吃些粗粮如玉米、高粱、燕麦、小米等都含有大量的食物纤维,特别是麦麸内含有的食物纤维更多,定期吃一些上述食物,有利于大便的通畅。  相似文献   

3.
活动目的:引导学生理解和关注饮食卫生、饮食营养和饮食心理,学会安全选购食物、合理搭配营养,适当调节饮食心理,进行健康饮食。活动过程:男:民以食为天,女:食为生活之源。合:健康饮食,快乐成长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相似文献   

4.
饮食因素也是湿疹患病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因此,湿疹患者在饮食方面一定要多加注意,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不良饮食带来的伤害。一些食物对于湿疹患者的病情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患者需提高警惕,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哪些食物需要湿疹患者格外注意。  相似文献   

5.
《食物的营养》是冀人版小学《科学》三年级《食物与健康》单元的第一课。教材从学生的一日三餐入手,设计了“让学生挑选自己喜爱的食物”“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等活动,希望他们通过学习体验到合理饮食的重要性,进而能自己设计出营养合理的一日三餐的食物种类。  相似文献   

6.
根据联合国研究估计,约18%的温室气体来自与农牧业相关的排放,这显示食物系统对于全球暖化有相当大的影响,因此联合国也开始呼吁人们从饮食行为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2005年生效的京都议定书中管制的6种类温室气体来看,与饮食较有关的温室气体,大多来自化石燃料燃烧及农业活动(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因此选择低碳饮食的大原则,就是使在食物种植、畜养或加工制造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尽可能减少。在兼顾营养价值及环境生态的条件下,建立一种低碳、多蔬、低卡路里饮食的生活态度,不但可兼具营养、健康,同时还能保护地球。  相似文献   

7.
敦煌僧人饮食在敦煌饮食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中一些特殊的用语和名词,与僧人饮食戒律、造食用途、食物来源等有密切关系,是探讨僧人饮食必先搞清楚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鄂西土家族春节期间的饮食文化为核心,从对土家族饮食文化的概况和形成因素出发,对春节特色食物进行归类,进一步阐明食物作为特殊民俗符号在特定时间点上的象征意义。从土家族大年三十团年饭上的祭祀仪式、进食仪式和饮食禁忌三个方面进行探究,食物通过自己特定的表达方式完成象征意蕴的表达,强调饮食民俗的文化功能,健康优秀的饮食文化应该得到保留和发扬。  相似文献   

9.
《师道》2011,(1):63-63
养肝为先肝脏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它具有调节气血,帮助脾胃消化食物、吸收营养,以及调畅情志、疏理气机的功能。因此,春季养肝得法,将带来整年的健康安寿。那么,春季应当怎样养肝呢?在饮食方面,应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如:葱、姜、蒜、韭菜、芥末等。研究表明,大蒜不仅有很强的杀菌作用,还能促进新陈代谢,增进食欲,预防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甚至还有补脑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老子饮食养生智慧独特。他提出"淡"为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体悟"味无味"的道味;"甘"为饮食养生的基本要求,要求食物新鲜可口;"腹"为饮食养生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体现了饮食养生贵在养身的要义。  相似文献   

11.
柴玉花 《天津教育》2021,(11):166-167,170
幼儿园作为幼儿膳食的主要提供者,主要负责研究营养搭配是否合理、营养素是否全面均衡、膳食质量是否优质等问题。面对越来越多的营养失衡幼儿,实施营养配餐刻不容缓,而只有平衡膳食才是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真正落实到幼儿餐盘内的唯一途径,这对缺乏专业人士指导科学配餐的农村幼儿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中国陆疆侨乡饮食文化的视角出发,以云南红河县侨乡迤萨镇研究为例,探讨了陆疆侨镇迤萨的多元饮食文化中的与自然和谐,阐述了汉儒饮食文化、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和国际饮食文化等在侨镇迤萨的交汇和融合,指出了陆疆侨镇迤萨的多元饮食文化的功能与特点。  相似文献   

13.
廖玲丽 《宜春学院学报》2007,29(2):128-128,132
民以食为天,在这快节奏时代里,代谢综合征呈上升趋势.从饮食下功夫,管住自己的嘴.严格按标准执行营养素,让体重保持在理想范围内,使此病不再曼延并控制各种并发症的出现,显示饮食预防极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契丹是古代北方地区古老的民族,在历史上建立了辽政权,在本民族与中原王朝及周邻民族的往来中,形成独特的饮食文化,并在辽代墓葬壁画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契丹的历朝皇帝都非常重视经济的发展,使畜牧业、农业、渔猎、手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这些经济类型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契丹人食物的全部来源,饮食文化在此基础上展开与发生。在辽代墓葬壁画中,以艺术的形式表现了获取食物来源的经济类型场面和备食、烹饪、宴饮、进酒、进茶、茶道等饮食过程,形象生动,画面宏大,反映了契丹民族对饮食文化的热衷和挚爱。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最早的礼仪是在饮食活动中产生的。古代中国是一个家族式的政治国家,有着严密的等级结构。在先秦时期,饮食作为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同样显示出鲜明的等级性来。  相似文献   

16.
陆宜玲 《德州学院学报》2007,23(5):66-69,79
唐代佛教盛行,内地佛事饮食活动中官斋的设置时间更灵活,施设机构范围更广,有更直接的维护统治的目的性,私斋的设置者几乎包括了社会的各个阶层,佛教众生平等的观念亦寓含其中,赋予了中晚唐饮食的平等性和神秘性;乞食之风世俗化,茶的精神内涵有了国际性,物质与意识形态上的养生,使彼时饮食养生理念深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新疆八个主要居住少数民族的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并与中国营养学会设计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作了比较,指出了主要居住少数民族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中不合理的方面,同时针对饮食习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客家熟语是流传在客家地区的一种文化载体,是客家人集体智慧和普遍经验的总结。以"寻食"为主的客家先民,创造了大量与"食"有关的熟语,这些饮食类熟语不仅直观地再现了客家浓郁的山地饮食特色,还体现着客家人对"食"的理解,折射出客家人独特的饮食习俗和饮食人生,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汉英语言饮食元素的差异,体现了中西饮食文化的不同,折射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与价值取向的不同。汉语中饮食元素丰富多彩,体现了中国饮食的精细与中国人的哲学思维与注重礼仪的价值取向;而英语中简单的饮食元素则反映了西方人饮食的简约与直接的思维以及注重实用性的价值取向。以汉英语言中的饮食元素为切入点,可以探寻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深入了解、准确把握中西不同的文化与价值取向,进而在中西文化交流时避开障碍,进行互补和兼容,达到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20.
山西面食文化的成因、特点及饮食习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以小杂粮为主的面食文化在全国独树一帜,其形成因素特殊,品种繁多,结构独特;特殊的饮食习俗也是饮食王国中的一大景观。本文试对这些特征给予挖掘和阐释,以使山西面食文化内涵能更多地为世人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