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运动影响着人体的免疫功能。本文主要阐述了运动对淋巴细胞、巨噬一单核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提出中等强度的运动负荷有助于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适宜负荷量的健身运动和营养措施,有助于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运动与红细胞免疫(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细胞作为氧气最重要的载体,对于人体的运动机能有很大的影响。近年来研究发现红细胞自身具有免疫机能,运动训练对红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且红细胞免疫功能受β-内啡肽、自由基等方面影响。就这一问题以及运动对红细胞免疫机能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的发展,运动和免疫机能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运动员与非运动员的免疫机能,不同运动强度不同运动时间对免疫技能的影响,及运动后如何补充营养物质提高免疫机能等等。随着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运动与免疫引起人们的关注。运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成为运动医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通过大量文献比较运动员与非运动员的免疫功能,了解不同运动时间、不同运动强度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及运动后如何补充营养来提高免疫力。对进一步了解运动免疫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科学指导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运动负荷对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是不同的。细胞凋亡调节着体内免疫细胞群的合适比例,制约免疫应答的过程及强度,决定免疫耐受和免疫记忆的产生。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探讨运动对人体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引起广大教练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谷氨酰胺(Glutamine,Gln)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条件性必需氨基酸,它对人体的运动能力和免疫功能均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在介绍Gln的代谢及其生理作用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关于运动对Gln代谢、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外源性补充Gln对运动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的文章进行综述,旨在更深入地了解谷氨酰胺与运动和免疫的关系,使之更好地为运动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6.
健身跑作为大众体育的主要形式在其进行运动的过程中,对人体诸因素表现出不同的影响,且随着不同的人群,健身跑的强度、负荷的不同其对人体心肺功能也表现出不同的促进作用。了解健身跑对人体心肺功能影响的表现。对指导今后的健身跑运动有着积极推动作用,也利于科学地进行健身跑锻炼。  相似文献   

7.
朱大梅 《辽宁体育科技》2005,27(5):31-32,36
白细胞是人体免疫功能的执行者之一,其中的淋巴细胞及亚群对于运动应激的应答更是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探讨在不同的运动强度、不同的运动时间下,白细胞的数目、活性变化及发生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运动及营养对白细胞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不同的运动强度红细胞免疫功能有不同的变化;热环境影响红细胞的免疫功能;进行营养素补充对改善红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谷氨酰胺是人体血浆和骨骼肌中含量最丰富的氨基酸,是免疫细胞增殖的能量和物质来源,可在许多方面调节免疫机能,对免疫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运动、谷氨酰胺、免疫之间的关系的分析,探讨外源性补充谷氨酰胺对运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运动对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和粒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方明 《体育与科学》2003,24(6):51-53,69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不同运动负荷的游泳训练对SD大鼠红细胞免疫功能和粒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本文采用C3b致敏孝母血凝法研究红细胞膜C3b受体活性以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的变化,采用PEG半定量法测定血清CIC的变化,以及对粒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训练会对大鼠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和粒细胞吞噬功能产生影响,其影响程度与运动负荷的变化有关,本研究提示:中等强度的运动对改善机体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和增强粒细胞吞噬功能均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大量文献资料查阅的综述研究发现,不同低氧运动下机体免疫功能有明显变化,而不同低氧运动模式对免疫系统也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在低氧训练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训练基地海拔、训练强度、训练方式等因素,才能有效地降低免疫抑制,降低疾病发病率,提高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2.
应激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是复杂的,机体往往因应激源的种类、刺激强度、持续时间、被测个体差异等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免疫应答.在应激状态下,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神经系统的异常变化是影响机体免疫功能的主要中介.身体锻炼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干预手段,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降低心理应激反应.本研究试图采用免疫学、神经内分泌学手段,通过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探讨中等负荷身体锻炼应对心理应激的免疫学机制.  相似文献   

13.
运动对T淋巴细胞的影响及其免疫调节机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运动作为一种压力, 可引起T淋巴细胞在其数量、亚群以及功能上的变化。这种变化的趋势和类型取决于运动的形式, 持续时间和运动强度以及运动量。本文阐述了目前关于运动对T淋巴细胞的影响及其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4.
大强度间歇运动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免疫稳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向辉  郝选明 《体育学刊》2011,18(4):127-132
为了解较大强度间歇有氧运动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液细胞和分子免疫状态的影响规律。对52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别进行16周较大强度的间歇有氧练习和中等强度的持续有氧练习后观察其血压与免疫稳态的变化。结果发现,经2种不同形式的练习后,所有受试者IL-4的浓度都有下降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大强度间歇训练后IFN-γ、IFN-γ与和IL-4比值却出现了明显的提高(P<0.05),中等强度持续有氧练习前后IFN-γ、IFN-γ与IL-4比值无明显改变(P>0.05)。结果表明大强度间歇练习不会导致高血压患者Th1/Th2的偏移而引起免疫系统稳态失衡;二种练习方式均能使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显著降低,但持续性有氧练习对脉压的影响不明显,而大强度间歇有氧练习可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脉压。高血压患者进行较大强度的间歇运动是可行并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校保健班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高校体育保健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中实施健身运动处方教学与锻炼的实验,探讨对病、残、体弱学生实施运动处方教学与锻炼的效果和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对保健班学生实行健身运动处方教学与锻炼,能有效地改善心肺机能,提高身体素质及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患体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运动免疫学研究概述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运用文献综述方法,论述了运动免疫学的研究方法,运动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讨论了运动免疫学的分子基础;提出了运动免疫学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大强度的无氧间歇练习、有氧耐力练习及其组合练习的次序对恢复期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交互设计,15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分别完成4次运动:600 m间歇跑练习、30 min大强度持续跑练习、600 m间歇跑加30 min大强度持续跑练习,30 min大强度持续跑加600 m间歇跑练习,分别在运动前(0~10 min)、整个运动期间和运动后恢复期(0~20 min)记录RR间期,并进行相应HRV分析以及在运动前和运动后即刻进行血乳酸测试。结果:与安静状态相比,运动中HR、EPOC和TRIMP均显著增加,但组合练习次序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恢复期20 min内,HR随恢复时间增加逐渐降低,但同一恢复阶段不同运动方案之间无显著差异;RMSSD、SDNN、SDNN/HR、HF和LF变化相似,在整个恢复阶段均显著低于安静值,但HF和LF在恢复期(15~20 min)显著增加;而LF/HF随着恢复时间延长显著增加。结论:大强度的无氧间歇练习、持续有氧练习及其组合练习,在运动后早期恢复阶段(0~20 min)HRV变化趋于一致,提示耐力运动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调整可能不具有运动形式依赖性。此外,大强度无氧间歇和有氧耐力练习的组合练习次序不影响运动后恢复期心脏自主功能的调节,恢复期20 min内,交感活性仍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8.
广州市成年人锻炼人群体质状况与相关活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参与2000年广州市体质测试的6335名成年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成年人锻炼人群的体质比不锻炼人群好,总体达标率高于1997年的全国平均水平;参与锻炼者在40岁后仍可保持较高的达优率和达标率;参与锻炼组总体上对反映心血管功能的台阶指数的作用不显著,提示锻炼人群仍需加强科学锻炼、提高锻炼效能.  相似文献   

19.
从健身运动对人体身心健康的作用、不良的体育锻炼给人体可能带来的危险等方面论述了锻炼者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特点的健身运动,并指出选择自我锻炼项目应该注意事宜。为大众进行科学有效地锻炼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运动防治糖尿病骨骼肌病变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骨骼肌病变分子涉及广泛,包括VEGF和bFGF水平下降、Glut4水平下降、AMPK糖脂代谢途径紊乱、UPS被激活和线粒体形态功能异常、细胞凋亡增加等。运动对于改善血管病理性变化,恢复正常代谢,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运动对糖尿病骨骼肌病变相关分子的影响,探讨糖尿病骨骼肌病变运动防治分子机制,旨在推动糖尿病骨骼肌病变运动疗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