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元认知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实验与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元认知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元认知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提高,且差异具有显著性;不同性别的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在元认知水平上的差异不存在显著性;训练年限较长、运动等级较高的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元认知水平均高于训练年限较短、运动等级较低的网球运动员,且差异具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2.
旨在探讨不同时间阻断视频对网球运动员接发球预判准确率和反应时的影响,并考察知觉动作匹配程度(按键反应、动作反应)对运动员接发球的影响.25名男性被试有偿参加试验,包括专家组(7名一级运动员)、中等水平组(10名二级运动员)和新手组(8名业余爱好者).结果表明:随着时间阻断的增加,预判准确率上升,反应时缩短,专家组的预判准确率和反应时显著优于中等水平组和新手组;按键反应的准确率高于动作反应时的准确率,但反应时长于动作反应的反应时,专家组的动作反应时和准确率明显优于新手组;与新手组相比,专家组的接发球反应时多集中在最佳接发球时间区域,对接发球时机的判断更准确.  相似文献   

3.
信息量与认知风格对击剑运动员决策速度和准确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付全 《体育科学》2005,25(8):33-38
研究了信息量与决策风格对不同水平和性别的击剑运动员的决策速度和准确性的影响。被试为国家击剑队、江苏省击剑队和江苏省体校的花剑和重剑运动员,以及江苏省现代五项队重剑运动员,共89名。用MANOVA等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运动水平和信息量是影响击剑运动员决策速度和准确性的主要因素;优秀组花剑和重剑运动员在决策速度上具有绝对优势,不仅远远快于一般水平组运动员,而且也显著快于普通高水平组运动员。信息量主要影响击剑运动员的决策准确性,但对花剑和重剑运动员的影响不一致。认知风格影响花剑运动员的决策准确性,认知风格和性别共同影响重剑运动员的决策速度。提示,决策速度可以作为高级击剑运动员选材的重要指标,也是普通高水平运动员在向优秀级迈进过程中的训练要点。  相似文献   

4.
排球运动员接发球过程中视觉搜索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3名不同水平排球运动员为被试,将时间阻断范式、眼动记录技术相结合,探讨排球运动员接发球过程中的视觉搜索特征。结果表明:在接发球过程中,不同水平排球运动员的视觉搜索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优秀排球运动员可以根据运动情景中任务的变化迅速调整视觉搜索模式,在接发球的预期阶段采用了注视次数少、注视持续时间长、眼跳距离小、注视轨迹简单、集中的搜索模式;在动作操作阶段采用了注视次数多、注视持续时间短、眼跳距离大、注视轨迹分散成网状的搜索模式。优秀排球运动员对发球落点进行预判时,在反应时和准确性指标上存在明显的优势,但是,随着运动水平的提高,反应准确性不是优秀排球运动员预期能力的主要区分标准。提示:对于测试、评价运动员在运动情景中的信息加工处理能力不能根据单一运动情景的眼动特征进行,要综合运动情景中的不同任务的眼动指标和行为预判探讨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视觉搜索特征。  相似文献   

5.
随着当今社会的进步发展,大学生因其自身与外在的原因,心理成长仍处于趋于成熟但不稳定的状态,在内外压力下如何培养积极向上的自信心是刻不容缓的。网球运动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体育项目,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陶冶情操调节自身心理状态,为身心健康的培养建立了良好的帮助。本研究旨在探索网球运动对大学生自信心的影响作用,并通过得出的结论为大学生自信心提供帮助。本文通过采用《罗森伯格自信量表》对成都体育学院网球组与非网球组不同年级、性别共计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得到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了解网球运动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大学生自信心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年级上,网球组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p=0.017,p<0.05),非网球组存在着极显著性的差异(p=0,p<0.01),通过网球组与非网球组不同年级的得分均值对比,网球组(大一33.29、大二34.08、大三34.46、大四35)得分均高于非网球组(大一30.75、大二31.83、大三32.88、大四34.33)得分;在不同性别上,网球组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62,p>0.05),非网球组也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618,p>0.05),通过网球组与非网球组不同性别得分均值对比,网球组(男34.69、女33.73)得分均高于非网球组(男32.85、女32.04)得分;在不同专业上,网球组与非网球组存在着极显著性的差异(p=0.002,p<0.01),通过网球组与非网球组不同专业得分均值对比,网球组34.21得分高于非网球组32.45得分。研究结果表明网球运动对大学生自信心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实验的方法对乒乓球运动员在接发球过程中对发球前对手的信息判断的准确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对象北京体育大学乒乓球专业学生40名,分为两组,熟练组(参加过职业赛事)20名((M=20.30岁,SD=2.11),欠熟练组(未参加过职业赛事)20名(M=21.35岁,SD=1.14),并通过专门的软件对他们判断成绩做出评估.实验一的目的是检验两组运动员在接发球时,通过对方发球前的动作信息对来球的落点进行判断.结果表明运动员在主要停顿时间判断方面的结果差异显著(F(3,114)=1.771,p=0.157);而不同技术水平对停顿时间方面的结果差异不显著(F(3,114)=1.771,p=0.157);还表明,熟练组和欠熟练组在落点判断的准确性方面差异不具有显著性(F(1,38)=1.495,p=0.229).另外,随着判断时间的延长,实验对象对球落点判断的错误率下降.实验二的目的是测试两组运动员接发球时对对方发球旋转的特性判断,结果表明,他们做出判断反应的主要停顿时间段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F(3,114)=3.525,p=0.017);而技术水平对停顿时间的差异不具显著性(F(3,114)=1.003,p=0.394);熟练组的乒乓球运动员在判断来发球的旋转方面要明显优于欠熟练组运动员(F(1,38)=1776.158,p<0.005);然而,测试实验对象组内比较说明只有在球--拍接触的时间段内,对球旋转性判断的错误率才大大降低.研究结果表明,乒乓球运动员在接发球时,依靠对手发球前的一些动作信息来预判断球的落点,这与平常多数人认为的只有在发球方的球--拍接触瞬间的动作信息才能作为判断来球落点与旋转的观点是不同的.另一方面,熟练程度高的乒乓球运动员能够更有效的借助对方的一些信息来判断球的旋转,而不是球的落点.最后,对熟练水平相对较低的运动员而言,高水平的乒乓球运动员在对方发球的旋转与对应动作时间信息的关系方面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因而,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根据来球的旋转特点选择相应的接发球动作.  相似文献   

7.
时间阻断和空间阻断对网球运动员接发球思维判断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以8名网球专业运动员和8名网球专选班学生为被试.运用现场拍摄、试验、一致性检验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探讨不同时间阻断和不同空间阻断条件下,不同水平网球运动员接发球的思维判断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时间阻断条件下,优秀组被试对接发球落点判断的能力显著高于普通组,对接发球旋转判断的准确性显著高于普通组;不同空间阻断条件下,被试对接发球落点和旋转的判断失误率依次为:球拍阻断>躯干阻断>头部阻断;被试对来球落点和旋转的判断信息主要来源于球拍.  相似文献   

8.
基于长时间跨度、多项重要赛事的大规模数据,首先对青少年与职业网球运动员的年龄、数量增长及参赛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再从比赛特征和击球特征两个方面对16~18岁青少年精英网球运动员和职业运动员的表现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1)青少年精英网球运动员数量年增长率显著高于职业运动员。(2)青少年精英网球运动员与职业运动员的参赛特征存在显著性差异。(3)在发球、网前得分率、制胜分/非受迫性失误比等比赛特征数据上,青少年精英网球运动员与职业运动员存在显著性差异。(4)在击球角度、击球速度、移动距离、平均冲刺速度等击球特征数据上,青少年精英网球运动员与职业运动员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1)职业赛事比青少年赛事竞争更为激烈,比赛的胜负差更小,对运动员生理和心理要求更高。(2)职业运动员击球的速度、稳定性、攻击性和多样性等均优于青少年精英运动员。(3)职业运动员击球速度更快角度更大,对回球的预判比青少年精英运动员更好。  相似文献   

9.
羽毛球运动员动作前情境的预判绩效及其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16名羽毛球专业运动员和8名大学生初学者为被试,以羽毛球专项情境中对手即将回球的动作前情境为反应任务,来探讨运动员的预判绩效及其差异性问题.结果显示:(1)在动作前情境中,运动员存在明显的预判现象,预判能力随水平的提高而提高;(2)不同水平运动员的预判绩效差异主要表现在准确性上,反应速度差异不显著;(3)运动员的预判自信心和选择反应时对专项情境预判绩效没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对专家组、中间组和初级组3组共60名被试进行测试,试验将时间阻断和眼动记录技术相结合,采用3(运动水平)×3(发球类型)的混合设 计,探索排球运动员发球预判过程中的视觉搜索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水平排球运动员在不同发球形式下的视觉搜索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高 水平运动员发球预判时的落点预判准确率、落点预判反应时、注视次数、注视时间、眼跳距离、注视区域更加具有合理性,与其他水平运动员的差异 明显。(2)不同发球形式的预判特征不同,大力跳发球的落点预判准确率、注视时间和眼跳距离均高于跳发飘球,跳发飘球的落点预判准确率、注视 时间和眼跳距离均高于原地发落点球。(3)高水平运动员通过对关键信息区域进行较长时间的注视来进行信息深加工,眼跳距离大,视觉搜索效率 高,注视轨迹表现出循环往复的特点,在对方接发球站位之间以及球体本身进行循环往复注视,视觉搜索模式简洁、高效、合理,而其他水平运动员 注视区域较多且注视轨迹没有规律,眼跳距离小、注视时间较短、注视轨迹较散乱。建议运动员在训练中应借鉴高水平排球运动员的视觉搜索特征 进行有目的、合理的安排。  相似文献   

11.
王斌 《体育科学》2004,24(6):45-48
使用《模拟手球运动情境决策测试系统》考察男子手球运动员在认知决策与直觉决策任务上的绩效。结果表明,手球运动中的认知决策和直觉决策任务是两类不同性质的任务,个体在这两类任务上的作业绩效存在差异,专家和新手在直觉决策任务上决策速度都要快于其在认知决策任务上的决策速度;不同运动水平的个体其决策准确性不同,专家在认知决策和直觉决策任务上的决策准确性要好于新手;专家具有与其决策准确性相匹配的自信心水平。  相似文献   

12.
董洪园  李春  苏玉林 《体育科技》2010,31(3):68-72,80
目的:采用表面肌电技术,分析运动员在不同的横向移动速度下相关指标的变化特点,探寻影响提高速度的主要因素,为日常训练提供科学依据,进而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对象:国家男排副攻手5人,均为备战奥运会、且由地方各省队挑选出来的优秀运动队员。方法:采用表面肌电测试,研究不同运动员在多次横向移动过程中各项肌电指标的变化特点。以多次横向移动为研究变量,运动员完全模拟比赛情况进行移动,采集身体双侧腹外斜肌、臀大肌、臀中肌、股内侧肌、股二头肌、内收肌、胫骨前肌和腓肠肌的肌电信号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1)运动快时与运动慢时单位时间内积分肌电值的对比结果表明:准备阶段臀中肌、摆动阶段臀大肌和蹬地阶段内收肌,快时的单位时间内积分肌电值低于慢时。反映出这些肌肉的适当放松可以使原动肌更加充分的收缩,说明日常训练中对肌肉的专项训练应"有的放矢"地进行。(2)运动快时与运动慢时肌肉贡献率的对比结果表明:准备阶段腓肠肌、股内肌、股二头肌、臀大肌;摆动阶段胫骨前肌、臀中肌;蹬地阶段腓肠肌、股内肌在完成各阶段过程中的贡献率明显高于其它肌肉,说明这些肌肉为完成动作的主要原动肌。(3)各队员训练背景差异较大,一些队员的技术动作存在一定错误。应参考科学的肌肉动员顺序使技术动作合理化,提高运动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世界优秀女子500m速滑运动员全程速度节奏问题,以个案研究法,对2008年荷兰短距离世锦赛两名优秀女子运动员比赛数据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李相花入第一弯道速度较快,利用弯道加速能力一般,珍妮沃夫有意控制入第一弯道速度,弯道中加速较大,入弯道速度节奏可能是影响弯道加速能力的重要因素;(2)两次滑跑的稳定性是最终决胜的关键性因素,珍妮沃夫两次滑跑成绩稳定性优于李相花;(3)两名运动员保持高速滑行的距离较长,且全程滑跑速度平稳无过大波动起伏;(4)虽然在个别环节速度节奏存在差异,但两名运动员全程速度曲线的总体趋势较一致,表明优秀运动员的速度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5)"一拼到底"的滑跑策略可能不是一种最佳选择,适当控制进弯道速度和出弯道后稍作调整再进行直道加速,可能更有利于创造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滇南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身体素质的发展情况,采用指标测试法(测试指标包括50米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800米跑(女)、1000米跑(男)及坐位体前屈)和数理统计法对滇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身体素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1)除了初一、初二女生,各年级男女生的速度素质都优于合格标准(P<0.01);(2)男生上肢力量均低于或刚刚达到合格标准(P>0.01);女生腰腹力量初一女生低于合格标准,初二和初三优于合格标准(P<0.01);下肢力量,初三男女生均低于或刚达到合格标准(P>0.01),其它年级男女生优于优于合格标准);(3)各年级男女生的耐力素质、柔韧素质都显著优于合格标准(P<0.01)。此外,从城市班和农村班的比较来看,除女生速度素质和腰腹力量方面,农村班学生均优于城市班学生,但差异不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5.
以杭州绿城足球俱乐部中超队18名运动员为测试对象,通过测试递增负荷过程中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及恢复期血乳酸分析男子足球运动员有氧代谢特点,结果显示:浙江男足运动员和中国国家男足运动员在VO2max(L/min)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在相对VO2max(ml/kg/min)方面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而在VE、HR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浙江男子足球运动员有氧能力低于国内优秀足球运动员(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生理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集美大学体育学院武术套路、散打运动的男运动员的不同角度视野的测试,并将其结果与非运动员(普通男大学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无论是运动员和非运动员的白色视野在任何方位上都大于绿色视野;武术套路运动员与散打运动员的视野在各方位上都无显著差异;武术套路运动员和散打运动员的白色视野在任何方位上都大于普通大学生,差异非常显著。文章旨在通过分析武术运动训练对视野可能产生的影响,为武术教学训练和运动员选材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找到专项体能测试中与网球发球球速的相关指标,为网球运动员发球技术训练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实验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上海市10名优秀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专项体能素质进行测试,并对其发球速度进行记录和分析,将测试指标与发球球速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球球速与部分专项测试指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部分专项体能素质指标与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发球球速有密切联系,建议在提高运动员发球速度的训练过程中优先选择这些动作作为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18.
新规则、新赛制下中外乒乓球运动员的战术应用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录像观察法和三段分析法,对国外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男子10人,女子11人共47场比赛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张晓蓬(2004)的研究对中外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在新规则和新赛制下的战术应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中国运动员在三段中的得分率明显高于国外选手,但在发球抢攻段的使用率较国外运动员低。研究还发现,国外男、女选手在三段的大多数指标中没有表明出明显的差异。男选手的技术优势主要体现在接发球段的得分能力上。  相似文献   

19.
世界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接发球技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统计法,对选取的7位世界优秀运动员共四场比赛录像中接发球的使用率和得分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改用大球后,由于接发球的质量与后面衔接球的优势与劣势有直接关系,因此接发球技术的好坏对进攻的主动性及能否造成得分有一定影响,是关系比赛胜负的关键原因之一。从技术分析的角度出发,旨在找出优秀运动员在接发球运用上的不同,并为今后的训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朱启娥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4):435-436,418
目的:探讨大运动量训练致运动疲劳后,按摩和艾灸穴位对疲劳恢复和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以16名体育学院武术专业学生为试验对象,在不同时间(间隔两周)分别进行两次大运动量训练至中等以上疲劳程度,分别对受试对象进行按摩和艾灸穴位,测试不同时间点的血氨和血尿素值,并对两次实验结果进行自身对照。按摩组为A组,艾灸组为B组。结果:B组的血氨浓度在恢复期的各个时间点上都低于A组,第15min钟和第3min差异非常显著(P〈0.01),第45min和第60min差异显著(P〈0.05);B组血尿素的恢复速度也快于A组,第90min明显低于A组(P〈0.05),次日晨B组较A组恢复更加明显(P〈0.01)。结论:艾灸穴位比按摩能更快清除血氨和血尿素,从而更好地促进运动性疲劳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