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要“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要真正发挥语文课程的奠基作用,语文教学就一定要从学生的学出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切实成为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2.
卢芳 《现代语文》2005,(6):69-69,74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束缚了学生的学习自由,改变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引导自主感悟,鼓励质疑探究,创建主动的语文课堂,让学生“自学、自悟、自得”。一、激发学习兴趣,促进主动发展心理学研究实践证明:受到激励的学生学习劲头足,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而缺乏激励的学生没有劲头,学习成绩有下降趋势。所以,教师在教学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课堂要给学生讨论的空间、说话的权利、思维的自由,充分尊重学生,不刁难学生的“钻牛角尖”。把问题带进课堂,让讨论与合作走进课堂。讨论活跃了学生课堂气氛,讨论培养了学生听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4.
“享受语文课堂,意味着自由;享受语文课堂,意味着尊重;享受语文课堂,意味着平等。”勾勒出了“主动学习”语文教学的理想状态。要让学生真正地幸福成长,教师就要把启迪、焕发智慧的课堂空间慷慨地留给学生,创造一种支持性的课堂环境,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地参与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拥有课堂,享受成长的幸福。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犹如涓涓细流一般,已经深深地浸润到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每个角落。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师生开辟了自由驰骋的广阔空间。在“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新理念的指引下,小学语文课堂形式也随之多样化。  相似文献   

6.
<正>《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作为基础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起着有力的支撑作用。语文课堂教学有着德育渗透得天独  相似文献   

7.
潘冠玉 《黑河教育》2013,(12):32-32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力求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入情人理,情理相融,让学生将已经掌握的学习策略在新的学习情境中不断迁移和运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乐于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为了凸显“学理”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根据不同课型、不同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因地制宜地选择教法,确定学法。本文就“讲读课”和“阅读指导课”课型案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新课程标准也提倡:“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上海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在《语文导读法探索》一书中也说:“要发展学生智力,研究‘问’的艺术很有必要……要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语文课堂设问对学生思维的开发、促进学生“咬文嚼字”、促进师生间的平等对话,都有重要意义和作用。研究语文课堂设问的有效性,优化语文课堂设问艺术,势在必行。我认为,语文课堂上的设问,要遵循以下六个原则。一、设问要具有针对性。这里的针对性是指应根据教学内容,紧扣教材中…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堂要成为学生追求幸福的生命场所,在这里学生可以尽情放飞想像,可以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如同“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般自由欢畅。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以情动人,以情激情,是开启这样课堂的一把金  相似文献   

1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的探究式学习 ,是学生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 ,为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进行语文教改指明了方向。语文的探究式学习就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会自己探究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 ,“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 ,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 ,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在实际语文课堂教学中 ,该如何进行问题探究呢 ?一、转变师生观念 ,营造良好氛围教师要确立正确…  相似文献   

11.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理念是立足于“人的发展”而提出的。开放的语文课堂,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与展示。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与发展。就目前看,真正要实现课程的开放.首先要实现课堂的开放,让课堂成为学生自由、活泼、健康发展的天地。而开放的课堂需要教师先成为一个“开放”的人,需要教师用开放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为学生的个体发展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具体说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一根粉笔一张嘴,老师从头讲到尾,将语文课上成“一言堂”“独角戏”,结果教师自我陶醉,学生昏昏欲睡。笔者以为,要想让学生学好中职语文,让学生爱上中职语文,就要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充分挖掘自已的潜能,释放自己的激情。我们语文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营造宽松、民主、自由、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共进。而我们教师不但要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的形象,更要将自己放到一个与学生平等,理解、和谐、民主、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进行教学活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知识研究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结合实际,笔者认为,要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就要给学生“四个点”。  相似文献   

13.
肖玉静 《新疆教育》2012,(9):118-118
在语文课堂中,应充分尊重每位学生,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提供广阔的天地,让学生自主学习,自由地发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动起来,真正让学生成为主宰学习的主人,成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探索者与研究者,就必须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14.
凤光宇 《上海教育》2013,(31):76-77
教育要尊重学生个体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积极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嘉定区丰庄中学在上海市教委“绿色指标”的引领下,以“便携式小白板”为抓手,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习方式,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教育自由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不同时期的教育家对教育自由的理解有所不同,但普遍认为教育应该自由并且要促进学生自由发展。同时,万事万物都应该坚持适度原则,因此教师更应该把握教育自由的“程度”,从而促使自由在教学中处于一个合理的范畴,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自由过度”和“自由欠缺”两种教育自由“失度”现象。为缓解这些“失度”现象,教师首先应该形成正确的主体教育观念,其次在学生教育管理中关爱与威严要并存,再次在自由精神教育中要关注“人”的发展,最后要利用班级规范制度给予教师权力和学生权利的保护和约束。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五育并举”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其中,劳动教育是“五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俗语说“劳动是一切美德的源泉”,教师要想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劳动教育是重要基础。语文学科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平台,能为劳动教育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契机。因此,教师要在小学语文课堂融入劳动教育,可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探讨了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意义,提出了当前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劳动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宗旨。而要在语文课堂上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广泛的学习语文的空间和氛围,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语文课堂。一、“开放”的语文课堂上让学生去“展示自己”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子白板全方位进入语文课堂的各个环节,使原有的课堂教学从结构到环节推进、师生交流、训练与反馈手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型的语文课堂,更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较好地让原有的“要学生学”转变为“学生要学”;也正是因为电子白板的辅助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相异构想”干扰着学生对正确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相异构想”的呈现,通过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小组合作学习、作业检测等多种方法,有效解决学生的“相异构想”,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0.
新的语文课堂教学要想创造新型的学习体系,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个性发展,让他们以“乐”为径,以“趣”为舟,徜徉学海。 一、转换角色,更新观念 新课程,新角色。角色的全面转换应从教师思想观念上开始。教师在教学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要注重发展学生的独特才艺。语文课堂教学不是以培养文学家为目的,不是以学生高分和升学率为目标,而是旨在培养全体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