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梭的人性道德思想对于法国启蒙思想运动以及后来的法国大革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卢梭认为自然状态下的人性道德是善良而幸福的,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各种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出现,人类的道德却在普遍的堕落、沦丧而走入道德的困境.要走出这一困境,卢梭认为人类就要实行社会改革,签订新的社会契约,建立自然宗教等方式使道德的回归,从而提高人类的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小学教师道德困境在理论层面界定不清,这影响了现实生活中教师道德水平的有效提升.采用类型分析的方式,依据教师道德困境的起因源头与超越过程等维度,指出教师道德困境存在着“不道德”“非道德”“冷道德”“高道德”等四种类型,进一步分析这些道德困境可以相应地归因于成人主义的横溢、工具理性的扩张、社会冷漠的裹挟、文化传统的钳制等.廓清思想认识、实现制度保障、把握超越次序是超越教师道德困境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3.
我们是否应当和能够将人类的道德关怀从社会共同体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是环境伦理学在人类道德进化道路上提出的新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逻辑前提从“自然”向“人”的转换,消解了科学与伦理学之间“是与应当”的理论困境;进而揭示出人类作为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道德物种,以其自我决定和创造的本性在丈化进化的历程中不断实现道德超越与完成.  相似文献   

4.
当代契约论是一种关于道德评价和证成的理论,应当和约定论区别开来.高蒂尔的道德契约论大量运用理性选择理论和博弈论的成果,代表了当代契约论发展的一种新的路向.根据这个理论,社会规则和制度是道德上可辩护的,当且仅当它们能够被试图规避“囚徒困境”的理性自利的人们一致同意.理性的自利既是制度正义的基础,也提供遵守制度的动机,确保制度的稳定性.然而,高蒂尔理论的困难在于,互利和正义并不总是一致的.同时,它也无法容纳我们关于“人具有内在价值”这个直觉观念.  相似文献   

5.
契约在形成与发展中,出现了多样的形式。道德从形成与实质来看,缔约的是人们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一种诺成契约,其构成要件与一般契约相同。道德作为一种契约,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协调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作为道德之基础的“利益” ,并不是作为实体范畴的“利益” ,而是作为经济关系范畴的“利益”。利益不只是一定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得以确定的基础 ,同时也是个人道德得以生成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由于人类整体社会实践的作用,人类个体具有先验性的道德心理禀赋,这一结论可以从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找到依据,加以证明。“新性善论”是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也是道德教育可能性能够得以说明的前提条件。因此这一理论的阐释具有重要的教育实践与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8.
由于人类整体社会实践的作用,人类个体具有先验性的道德心理禀赋.这一结论可以从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找到依据,加以证明."新性善论"是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也是道德教育可能性能够得以说明的前提条件.因此这一理论的阐释具有重要的教育实践与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9.
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对道德现实的社会建构、道德权威的产生以及学校德育的社会建构、学校德育系统的形成、学校德育的社会化功能、教育权威与教育意识形态、研究者的立场与道德批判的困境等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有助于我们对道德教育理论问题的理解,从而走出道德批判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民法法系中的“原因”概念萌芽于古罗马法《学说汇纂》的条文。评论法学派于14世纪在利用古希腊哲学对罗马法文本解读中提出了一般原因学说。后经院法学家于16世纪对罗马法、亚里士多德哲学及托马斯哲学进行综合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契约效力基础的原因理论,即,允诺得到强制实施必须基于两种原因:允诺人践行了慷慨美德或者交换正义的美德。近现代及当代契约理论对契约效力解释力的不足突显出已经衰落的原因理论的哲理优势。事实表明:第一、法学不能孤立于哲学,离开了“最终目的”这一精神中枢,契约法就变得无法界定。第二、法律应该根植于道德,并弘扬和促进人类的善德,契约的效力原则应该反映人类在允诺中的多元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1.
让·雅克·卢梭是和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齐名的18世纪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把自由分为三种:自然的、契约的和道德的自由.这三种自由涉及到人类的两种状态,即自然状态与社会状态.自然自由是自然状态下的自由.当自然状态不复存在时,自然自由也随之消失.契约自由和道德自由则属于社会状态下的自由.  相似文献   

12.
同情—作为个体心灵体验的人类本能,被亚当·斯密所设想的公正旁观者推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的层面,并外化为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得以和谐稳定的基础。本文主要从"同情"—社会秩序形成的情感基础这一独具特色的人性论假设出发,探索通过怎样的内心机制对同情合宜性进行恰当地道德评判而引导出的社会赞同的行为,从而为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的建立奠定坚实的情感基础。  相似文献   

13.
《太平经》以人性论作为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从人类的本原、功能和人性的特征等方面,论证了教育的可能性、教育的作用、教育的主导者和教育的目的,即人类完全可以通过君师的教育提升道德水准和认识能力,成为合格的社会角色,从而提高个体的生存状态,实现群体的太平理想。  相似文献   

14.
蒋介石发动新生活运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其专制统治 ,建立其政权的合法性基础。在他建构的以“礼义廉耻”为中心的理论中 ,存在着两个困境 ,一是不顾法律、经济、人民在道德中的作用 ,孤立地建构以“礼义廉耻”为中心的道德 ;二是其建构的新道德无法按照其所设计的从“衣食住行”中得以体现。这两个困境必然使得新生活运动走向失败的命运 ,也决定了蒋介石发动新生活运动的目的是不可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长久以来,教育活动的顺利展开是以师生信任作为基础的,其主要模式为发轫于中国的伦理型师生信任与发轫于西方的契约型师生信任。现代社会的深刻变化导致师生信任模式从伦理型向契约型转变,其不可避免遭遇到“现代性的后果”,体现为信任基础的薄弱、信任对象的割裂、信任情感驱力的缺失以及信任文化的失落。摆脱师生信任的现代性困境,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摆脱“非此即彼”的思维窠臼,实现伦理信任和契约信任的融通;二是彰显教师的道德身份,奠定师生信任的情感根基;三是构筑师生信任的长效机制,形成师生信任的文化共识。  相似文献   

16.
建立大学与机构共同体是法国当前扭转高等教育困境和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一项重要举措.“共同体”先通过地区自主协商,再由国家颁布法令得以确立,从而将各地区综合性大学、“大学校”和科研机构置于同一平台.在法律规定与科研资助项目的合作框架下,“共同体”形成以三大委员会为核心的治理结构、以各项合作协议为纽带的成员互动方式和以契约为依托的经费管理模式.法国大学的自治改革、政府的改组政策、统一的内部治理结构、明确的契约管理和优势资源的集中整合为“共同体”的发展提供了制度环境,但同时也引发了不少争议与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7.
按照哈耶克的理论,人们遵守道德规则而互动形成道德秩序,道德秩序是法治的基础秩序,舍此,法治社会无从谈起.布坎南提出的“行为污染”理论对当下我国道德秩序的崩溃和瓦解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该理论认为,“免费搭车者”的行为调整所产生的负外部性会使得作为一种公共物品的道德秩序趋于瓦解.道德秩序的重建,不仅需要通过各类组织和政府强制约束个人遵守道德规则,更需要以法律严格约束政府的“免费搭车”行为  相似文献   

18.
技术化生存是人类自为生存方式的一种表现形式,特指工业社会时期,科学技术高速发展阶段,人类对近代技术和技术产品高度依赖状态下的人类生存方式.技术化生存作为技术时代人类的生存方式,具有生存时代的近代工业化、生存基础的技术依赖性、生存状态的技术意识形态化和生存活动组织方式的"非理性"等特征.技术化生存中人类生存面临着困境,从本质上说技术生存中人类的生存困境是文化的困境.摆脱人类生存困境,需要人类的生存方式从技术化生存向创造性生存的转向.  相似文献   

19.
道德原则的反思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道德建设比超导 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更艰巨,一方面计划经济“服从”式的非理性道德原则,以一种天然的合理性延续到21世纪,并影响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进程;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体现法治精神,要求个体实现“契约”式的自律,以致于有学者试图以法的“契约”架构代替道德原则,以“互利”为特征的理论模式可以进一步完善集体主义理论体系,它体现了伦理的“应当”性和现实性,必将成为21世纪的中国乃至人类社会应共同遵守的道德原则。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哲学、社会学和生物学的角度,通过三个部分的阐述,对体育运动的起因及发展过程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1.生物进化的过程赋与了人类原始的运动本能,这种本能是形成体育运动的生物学基础即自然前提。2.阐明了体育运动从原始劳动中分离的机制,认为体育产生是“劳动异化”导致人的“本质力量”避开劳动,另寻寄托的结果。并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异化”向体育领域的渗透现象。3.分析了体育运动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和完善的诸因素,进一步明确了体育运动与人类的本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