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名举世闻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和认知哲学家,早期的布鲁纳主要研究知觉与思维方面的认知学习问题,形成了他的认知心理学、心理语言学和语言获得理论,进而形成了他的语言与认知的相互作用论,我们认为这是一种认知语境论。20世纪后期,布鲁纳在研究了哲学、人类学和语言学后,转变了他的思考方式,提出了文化心理学的概念,实现了语言认知的文化心理学转向,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文化语境论。  相似文献   

2.
受当时美国社会运动以及维果茨基和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的影响,曾主导第一次认知革命的布鲁纳,在20世纪70、80年代转向了被认为是第二次认知革命的文化心理学,不仅认可范式思维,更加强调文化、叙事与自我建构的相互关系,强调自我是分布的和文化的,并进而倡导和试验一种学习共同体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末期,一种新的散文文体悄然出现,被称为"新散文"。新散文颠覆了散文"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还原了其虚构性的文学本质,创造了多元化的心灵书写。新散文的理论倡导和创作实践,为当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建构主义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是当代心理学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被心理学家称为"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建构主义理论内容十分丰富,但其教育理论的核心观念可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相似文献   

5.
英国教育人类学作为文化教育人类学的主要代表,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但是国内教育人类学兴起后对其鲜有提及。本文根据它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初的萌发阶段、70年中期至80年代初的个性化阶段、80年代至今的继承与多元文化阶段,勾勒其历史发展脉络,希冀通过"他山之石"有所裨益于国内教育人类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文化视角的认知研究,20世纪前半期主要在人类学领域首先开展,其认知人类学分支成果较为显著,并在理念和方法上促进了20世纪中后期心理学中的"文化革命"。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及本土心理学分别针对传统主流心理学的文化色盲、文化中心主义和殖民主义等局限,对文化与认知关系的研究做出了独特贡献。目前人类学和心理学进一步互动,关注情境认知,因此今后应继续借鉴人类学文化研究的长处。  相似文献   

7.
建构主义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是当代心理学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被心理学家称为"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建构主义理论内容十分丰富,但其教育理论的核  相似文献   

8.
铁凝20世纪90年代创作的小说最引人深思的是关于人性探索的主题,她冷峻地剖析自我,探求生命本质,开启了女性自我批判、自我审视的时代。通过女性自身心灵世界的探密,批判女性自身弱点,对女性在现实中的地位和文化角色保持清醒的认识,深刻透视女性文化。审视人性弱点,揭橥灵魂丑恶;诠释两性世界,烛照现实命运;挖掘人性沉沦,警觉物化危机。  相似文献   

9.
完美主义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完美主义是一种力求高标准地完成任务并伴随批判性自我评估倾向的人格特质。20世纪90年代以来,咨询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对完美主义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探讨的问题包括完美主义的界定、结构、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将来的研究方向等。  相似文献   

10.
何思颖 《职教论坛》2023,(3):100-108
就个体而言,终身教育涉及“从摇篮到坟墓”生命周期的全部历程;就社会而言,终身教育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知识、技术、教育等各个方面。这是终身教育需要提倡跨学科研究的基本依据。自1929年英国教育家耶克斯利出版首部终身教育专著以来,终身教育经历了从学科、多学科到跨学科的研究历程。基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传统学科,是终身教育学科研究的主要特征。20世纪60年代,学术界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经济学等学科视角对终身教育问题进行了多学科研究。20世纪70年代始,终身教育跨学科基础和方法论问题受到关注,终身教育跨学科研究涉及哲学、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生态学、心理学、经济学等众多学科。但是,终身教育跨学科研究,从核心要素来看,迄今未形成广泛的专业团队,实现知识的自给自足;就跨学科性而言,在学科的均衡性和差异性方面并不理想,存在学科分布不均匀、差异度相对较低等问题。终身教育需要进一步从认知的、技术的、社会的等诸多层面进行跨学科研究,以获得更多关于终身教育的整合的、务实的、全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11.
王晓红 《甘肃教育》2012,(24):50-51
美国心理学家Albert Bandura于1977年首次提出"自我效能"(self-efficacy)这一概念,1980年他又发表了题为"人类行为中的自我效能机制"的演说,指出效能的自我感知影响思维模式、行动和情绪激活。20世纪80年代后,Bandura把自我效能看作是对行为操作能力的知觉自我生成能力的信念,提出了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12.
布鲁纳晚年创立了民间教育学理论。民间教育学溯源于教育文化论,是在对认知主义计算机论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民间教育学以文化与心灵的辩证关系和教育与文化的关系为理论基点,探索文化体系下学校如何进行定位,如何发挥教育的最大社会效用。民间教育学注重心灵的文化背景,以师者与学习者的心灵互动和互识为理论逻辑,重视学习者的主体性,尊重心灵的成长规律。民间教育学赋予教育人文性的关怀,尤其是在教育遭遇因文化不同带来的困境时,能够提供一个安全、适用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三十余年时间里,中国艺术人类学从蹒跚起步到迅速发展,离不开各位前辈学者、研究人员的不懈探索和努力,一系列的著述不断滋养着艺术人类学在中国萌芽并起步。《新时期以来中国艺术人类学的知识谱系研究》是一部关于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术史的专著,梳理了中国艺术人类学从发轫至今的发展历程,通过总结大量优秀论著为我们理清了学术演进的脉络,清晰地展现了一幅中国艺术人类学发展的"知识谱系"图景。  相似文献   

14.
教育人种志是教育研究对人种志的一种借用,它具有人种志的根本特征和研究规范,又体现了教育研究的学科特色。自20世纪初人种志在西方人类学中确立其方法霸主地位之后,一些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50年代将人种志运用于教育研究,从而萌发了教育人种志的雏形。随着质的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兴盛以及教育人类学的诞生,教育人种志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逐渐成型,并在正规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关于教育人种志的理论探讨与反思,使得该研究方法的应用范围逐渐向纵深发展,并诞生了学校教育人种志。  相似文献   

15.
杰罗姆·布鲁纳是当今杰出的教育心理学家,其基于认知心理学对"教育的过程"的研究被誉为教育理论上的里程碑。20世纪80年代末,布鲁纳的教育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折,他开始将基于"文化论"的心理学用于对"教育的文化"进行探究。其教育思想历经了以认识科学为基础的"第一次认知革命"向以文化心理学为依据的"第二次认知革命"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影响到美国的教育发展,同时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也具有发人深思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6.
人本主义心理学形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者提倡"关注主体、自我实现"的观点,并把心理学上的理论成果应用于教育领域,形成了一套"以人为本"的教学观,为我国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指导。本文试图浅析人本主义教学观对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启示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教育人类学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快速发展。运用文献资料调研、知识可视化、词频分析等方法,对1965-2013年间Web of Science发表的5316篇教育人类学相关学术文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国际教育人类学研究的发文量呈蓬勃发展的态势;相关领域学者的分布较为分散,核心作者尚未形成,期刊分布与机构分布则都显示出相对集中和高度分散共存的非均衡化的发展特点;教育人类学具有跨学科研究的特点,相关研究的热点主题与研究前沿的演化均具有按时期演化的特征。研究热点的主题可归类于教育人类学研究对象特征的关注、教育人类学实现形式的研究、教育人类学实施效果的评价研究;国际教育人类学的知识基础在20世纪90年代逐渐趋于稳定并基本成熟,教育公平研究、具体文化视域下的教育人类学研究等在不同时期成为教育人类学的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王鹏 《文教资料》2012,(27):79-81
"民间"在20世纪后半期被强为论说。40年代以后,在官方伦理的规约下,为了在精神领域进行无产阶级的信念和伦理秩序的"笼罩",官方伦理开始以其特有的方式潜入中国传统民间伦理、民间审美以及民众价值观中。本文主要通过对十七年文学的一些写"民间"的作品的例举和分析,来完成对这一时期官方伦理价值如何融入文学作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正>一、对于读经的历史争论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对读经的作用众说纷纭。在上一世纪,关于读经的争议主要经历了四次:第一次发生在民国初年,主要围绕着复古尊孔和新文化运动者反复古的斗争而展开;第二次是20世纪20年代在东西文化反思过程中,以1925年章士钊"读经救国"论和鲁迅的批判为标志;第三次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以《教育杂志》的1935年"读经专号"为平台展开的关于读经的大讨论;第四次始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仍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20.
金霞 《教书育人》2009,(10):98-99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Bandura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概念,即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有效控制自己生活诸方面能力的知觉或信念。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不仅仅是由外部事件塑造的有反应性的机体,而且是自我组织、积极进取、自我调节和自我反思的。在人的各种自我反思中,人们对关于他们自己的信念即自我效能感在对影响自己的生活事件进行控制中起着核心的普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