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5页)这句话充分说明,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进程中,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既面临良好的机遇,又面临新的矛盾。经济越发展,全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越大,对农业的依赖性越高,这充分体现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地位。但是,作为农业,社会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对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论述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毛泽东同志依据国情,实事求是地提出了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著名论断,并指出发展国民经济必须重视农业;邓小平同志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认为农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还是中国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三农"思想;江泽民同志针对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承前启后,与时俱进,提出了有关"三农"一系列思想,他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必须坚持把农业放在首位,全面振兴农村经济;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这些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全面建设小康.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三农”思想探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若干思想主要包括: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把加强农业放在首位;确立了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跨世纪目标;提出了建立健全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的重要思想;明确了推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基本思路;明确了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思想;明确了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明确提出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明确提出了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这些思想对于推进中国农村改革、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共十三大明确指出:农业问题是“关系建设和改革全局的极端重要的”问题,“农业的稳定增长和农村产业结构的改善,是整个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农村教育能不能为关系全局的农业作出应有的贡献,是农村教育面临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教育要深化改革,当前重点、难点在农村。我国10亿多人口,约8亿在农村。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落后的技术和管理以及靠消耗大量资源来发展经济,是没有出路的,更谈不到向小康以至更高水平前进。因此,发展农村  相似文献   

5.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早在建国初,毛泽东同志就讲:中国的主要人口是农民,革命靠了农民的援助才取得了胜利,国家工业化又要靠农民的援助才能成功。他在领导经济建设过程中提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等一系列名论断,多次强调全党一定要高度重视农业。农民的情况如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关系极大。邓小平同志在领导开创  相似文献   

6.
《职业技术教育》2004,(9):15-18
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村生产力落后。我国人口的绝大部分居住在农村,农民的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城镇居民,农村教育、科技、  相似文献   

7.
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保证农业在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基础上持续、稳定发展,千方面计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是“十五”期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随着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面对加入世贸组织给中国农业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我国农业教育事业和农业劳动的科技化素质远过不能适应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民教育工作还不能适应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作为新组建的教育处,在新的形势下必须注重研究新问题,提出新思路,总结新经验,不断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高效率、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8.
在改革大潮中,中国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以极大的热情和创新精神,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大范围的农村教育改革实验,开始突破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模式,一个符合中国国情,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教育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回顾农村教育发展和改革走过的道路,总结经验,这对于我们当前根据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的精神,加快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步伐,使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是十分有益的。农村教育改革顺应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追求幸福、文明的要求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占80%多的大国里,农业更为重要。农业不仅关系到11亿多人的吃饭穿衣问题,而且制约着整个国民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影响社会的稳定。所以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直把农业作为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农民职业教育的概念与目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从我国未来发展看,今后20年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仍然是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农业、农村、农民三个问题中,农民是主体,是根本。在新的历史时期,研究“三农”问题必然要从更广泛的角度关注农民问题,发展农民教育,开发人力资源,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无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一、对农民概念的新认识农民这一概念在人们的经验认识中似乎并不陌生。“农民即…  相似文献   

10.
教育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党的十二大确定,发展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农民教育的好坏是关系到本世纪末工农业年总产值能不能翻两番的大事。党的三中全会以后,农村一系列政策逐步得到了贯彻和落实,农业生产得到了空前发展,农村经济形势迅速好转。多种形式开展农民技术教育,是农业生产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一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要求。我国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可耕面积只有15亿亩,人均1.5亩,只有世界人均耕地(5亩)的30%。且多寡不均,长江以南不少地方,  相似文献   

11.
’95上下齐心抓农业孔毅农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农业的情况怎样,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江泽民同志一段讲话耐人寻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农村安而天下定。今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把农业作为经济工作...  相似文献   

12.
加快改革开放,发展国民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的指导思想,是“十四大”的方针、路线.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经济搞上去了,农村繁荣了,农民富了,相应的就会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国家昌盛,小康水平就容易实现,甚至在下个世纪中叶前就会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准.因此,发展农村经济,繁荣社会主义新型农村是当务之急.要加快步伐发展农村经济,只有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步伐实现“燎原计划”,使广大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尽快得到全面的提高.但在进行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中,特别是实施燎原计划时,单靠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是不行的.若要尽快的把科学  相似文献   

13.
多元化的农村经济,要求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多类型、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民教育已逐步进入以职业技术教育为重点的新阶段。现在,重要的是要在实际工作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把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 2 0 0 1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指出 ,必须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做好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基本目标 ,并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本文试结合思想政治课的有关知识 ,作如下思考。一、多角度认识“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的正确性从经济常识看 :( 1 )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需要。农民增产不增收不仅严重地挫伤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而且降低农民的积累和投入能力 ,使农业发展潜力不足、后劲不强 ,势必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 2 )是扩大内需 ,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需要。目前…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总书记一再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关系21世纪社会主义的全局,要求大家真正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他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作出了我国90年代的两大决策: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它们在农业上的聚焦点,就是农村的劳动力──农民。这是发展农业和农村最重要、最根本的人力资源。所以,江总书记在各种场合下,有关农民教育的论述,对农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一、指明了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1.科教兴农赋予了农民教育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农业的生产水平大为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大为提高,一个崭新的中国农村形象已经展示于世人们面前。然而在世界大背景中,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尚处于低级阶段,还远不能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整体需要。而要彻底扭转这种局面,巩固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科教兴农”之路。毫无疑义,要走“科教兴农”之路,就必须依靠教育。作为一所朝鲜族农村小学,作为一个农村教育的前沿阵地,我们责无旁贷地应该成为…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建议》反复强调,要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并进一步指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必须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改革。可见,进一步深伤农村改革,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繁荣,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为何要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农村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双层经营体制的第一步改革,获得了推动农业快速增长的动力,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空前解放。农业丰产,农民增收,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勃勃…  相似文献   

18.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贯坚持的指导思想。我省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省,省委、省政府始终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一切经济工作的首位。因此,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办好农村职业学校,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教育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但是,我省农业基础薄弱,条件明显不足,生产欠稳定,比较利益偏低,因此出现了农村职业学校招生难等一系列困难。如何办好农村职业学校,更好地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是摆在教育工作者更是经济工作者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农业大国,是拥有8亿农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这为我们农村基层一线的社区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指明了工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所通过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若干规定,为农村教育工作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农村教育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国是一个有九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农民是四化建设的主力军,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对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增强国力、实现我国现代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在党中央的方针指引下,我国教育事业空前发展,“两基”工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一巨大变化,为提高我国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彻底改变农村精神面貌、实现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