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章应用风险感知原理,对战略联盟构建过程进行了具体分析,从原理上阐释了不同联盟状况下不同联盟企业确定战略联盟结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基于风险感知角度的战略盟构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应用风险感知原理,对战略联盟构建过程进行了具体分析,从原理上阐释了不同联盟状况下不同联盟企业确定战略联盟结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龙勇  李世清 《软科学》2010,24(6):45-50,57
以规模型竞争性联盟为对象,提出了该类联盟中资源组合、合作风险与联盟结构选择偏好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进一步利用来自国内企业的调研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验证了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在规模型竞争性联盟中,资源组合、合作风险和联盟结构偏好之间确实存在紧密联系.资源类型越靠近于终端市场,成员对合作风险的感知越显著;对于多数合作风险,成员倾向于选择股权式联盟结构进行风险规避.  相似文献   

4.
龙勇  李世清 《科研管理》2011,32(5):112-119
本文以规模型竞争性战略联盟为研究对象,从资源类型与合作风险角度,提出了竞争性联盟结构模式选择的概念模型,建立了研究假设,并借助结构方程模型以及中介效应分析方法,检验了竞争性联盟中资源类型、合作风险与联盟结构选择偏好之间的直接以及间接影响关系。研究发现,这三者间确实存在密切联系:合作风险对联盟结构选择偏好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资源类型对联盟结构具有直接与间接双重影响,其中通过合作风险而产生的间接影响大于直接影响。这些结果表明,从事前角度,规模型竞争性联盟的合作成员主要是依据合作风险对联盟结构进行决策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关于企业战略联盟的研究较多关注其绩效,而对其动态稳定性与协同共享方面的研究较少的现状,基于动态视角,给出战略联盟动态稳定性的定义,将协同共享分为机制协同、资本协同、目标协同和文化协同4个方面,并引入公平感知维度,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问卷调研方式,通过对来自我国东中西部不同联盟企业中的人员进行访谈和问卷调研,探讨协同共享与企业战略联盟动态稳定性的互动机制以及公平感知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机制协同、资本协同和目标协同对企业战略联盟动态稳定性存在正向影响,其中目标协同的影响最为显著;文化协同对企业战略联盟动态稳定性存在负向影响;公平感知正向显著调节协同共享4个维度与企业战略联盟动态稳定性间的关系。据此,提出政府应为企业战略联盟的发展营造有利的政策环境,企业应积极开展战略联盟合作并建立共同治理机制等建议,促进实现企业联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6.
龙勇  付建伟 《科研管理》2011,32(9):91-99
本文通过对重庆、深圳、西安等地建立了非对称竞争性战略联盟的近500名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问卷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非对称竞争性战略联盟中资源依赖性、关系风险和联盟绩效的相互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对称竞争性战略联盟中,资源的依赖性对联盟关系风险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影响,关系风险对联盟绩效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影响,而资源依赖性对联盟绩效只具有部分的负相关影响。表明在非对称型与对称型竞争性战略联盟中,资源依赖性、关系风险和联盟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存在很大的差异,处于联盟中的企业应注意这种差别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间接演化方法对国际战略联盟的合作伙伴关系的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不考虑企业无形收益时,横向联盟不存在合作偏好,纵向联盟企业存在正的合作偏好,且其随产品的互补性的增加而增强;当考虑与企业合作偏好度相关的无形收益时,横向联盟与纵向联盟都将存在正的合作偏好度.  相似文献   

8.
剖析了战略联盟产生的时代背景,认为战略联盟是介于市场与科层组织之间的一种组织机制,经历了价格联盟、产品联盟与知识联盟三种形式。提出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可防止过度竞争与分散研发风险,使企业在联盟范围内有效地组织和利用经营资源,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战略联盟与企业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联盟是介于市场与各层组织之间的一种组织机制,经历了价格联盟、产品联盟与知识联盟三种形式。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可防止过度竞争与分散研发风险,使企业在联盟范围内有效地组织和利用经营资源,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企业战略联盟中竞争情报的风险防范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贾殿村 《情报科学》2004,22(11):1297-1299,1303
竞争情报作为企业赢得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企业战略联盟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然而,由于联盟双方为了各自的既得利益,使得联盟中联盟各方的竞争情报面临极大的风险。本文通过分析企业战略联盟与竞争情报的关系、竞争情报风险产生的根源、以及联盟双方在联盟中采取的策略,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防范和控制风险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联盟关系风险生成机制研究:以娃哈哈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菲琼  虞旭丹 《科研管理》2010,31(6):159-166
摘要:企业联盟关系风险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Das & Teng两位学者创造性地把联盟风险概括归纳为关系风险和绩效风险,其中关系风险特指联盟伙伴可能的可能机会主义行为或是对联盟缺乏忠诚而造成的潜在损失。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细化分析联盟关系风险的生成机制,演绎出联盟不同阶段关系风险的差异。同时,在此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达娃联盟”的关系风险,由此给出了联盟关系风险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战略联盟不断增长并成为企业成长的新模式。在这种联盟背景下,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缔结战略联盟仍然是我国企业成长的重要战略之一。然而,由于伙伴动机的冲突导致战略联盟的失败率极高,因此,选择合适的伙伴是联盟成功的关键。通过构建联盟动机:资源——学习——企业成长框架,从中国企业的角度分析战略联盟伙伴选择的标准。  相似文献   

13.
联盟伙伴的选择是联盟成功的关键,在分析基于技术标准的企业协作研发伙伴选择原则和指标体系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来解决如何基于技术标准协作研发选择伙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公众参与技术决策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欧美国家当前普遍采用的四种公众参与技术决策模式的基础上,基于全体参与者职能与责任、参与者和管理者不同定住、信息与知识和技能要求、力量对比与决策结果等参量,对这四种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揭示出各自的优势与缺陷,从而为我国公众参与技术决策模式的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时代,组建R&D联盟成为企业创新与发展的战略手段,作为联盟组建首要环节的伙伴选择对联盟的有效运行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关于联盟伙伴选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个伙伴选择上,难以满足联盟多伙伴选择需要。因此,本文根据R&D联盟类型与目标确定其所需创新资源特征,构建R&D联盟伙伴选择指标体系,设计创新资源属性权重(创新资源的重要性)与供求权重(可获创新资源的稀缺性)确定方法;综合考虑备选伙伴自身能力以及不同伙伴之间矛盾冲突、创新资源互补等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伙伴组合选择流程与方法,并运用仿真计算验证其解决R&D联盟复杂项目伙伴选择问题的先进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战略联盟的资源基础理论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玉剑  宣国良 《情报科学》2005,23(7):961-965
许多文献从资源基础理论(RBV)角度研究了战略联盟形成机理,但是很少有文献能够对此进行实证分析,专利引用分析提供了一个对战略联盟进行量化研究的独特视角。研究表明,具有相似技术资源的企业容易组建战略联盟;战略联盟有利于联盟成员通过向联盟伙伴学习而获得资源积累。这就为战略联盟的资源基础理论解释提供了新的、强有力的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17.
R&V非竞争联盟是战略联盟的一种创新模式,在联盟组建中,合作伙伴的选择成为实现联盟资源整合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为减少因伙伴选择而引发的联盟失败率,基于波尔的试错思想对R&V非竞争性联盟合作伙伴的选择进行分析;同时,构建联盟伙伴选择的试错模型,并通过伙伴选择的价值判断计算式对伙伴进行选择;最后以阿迪达斯公司与腾讯公司的合作案例作为引证。  相似文献   

18.
战略联盟伙伴选择、竞合关系与联盟绩效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联盟快速发展的是战略联盟的高失败率,高达50%~70%。导致联盟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但目前文献中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在研究中运用了资源基础理论和竞争合作理论现有的成果,通过分析联盟伙伴的匹配性兼顾联盟伙伴自身特点和关系特点,通过对联盟伙伴选择、联盟竞合关系和联盟绩效的关系进行分析,建立了联盟伙伴匹配性、竞合关系和绩效模型,旨在为未来的研究和管理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杨震宁  吴晨 《科研管理》2021,42(5):21-30
技术战略联盟是合作伙伴资源共享、提高技术创新效率和共同创造价值的组织,但其创新活动往往伴随着各类风险,在实践中很多联盟的运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如何降低联盟的运行风险,优化合作路径既是理论的前沿问题,也是实践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研究了技术战略联盟运行风险、协同合作与联盟稳定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技术战略联盟运行过程中利益冲突风险和分歧冲突风险会降低联盟的稳定性,而联盟依赖风险初期会提高联盟绩效,但随着依赖程度的逐渐加深,参与各方的自主开拓创新能力有可能受损,从而降低联盟绩效;第二,联盟内部的自主合作可以正向调节技术战略联盟运行中利益冲突风险、分歧冲突风险与联盟绩效的关系,并且削弱联盟依赖风险对联盟绩效的倒U型效应,从而起到协同优化的作用。政府扶持对技术战略联盟运行风险与联盟稳定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在从单个专利为特征的战术竞争转向以专利组合为特征的战略竞争的时代,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联盟就是赢得新能源汽车产业战略竞争的重要举措.阐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联盟构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围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联盟构建的主体、路径等提出初步建议,并对构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联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