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体现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以这个理念及其派生出的“参与”、“互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我们设计教学活动的依据,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提出了目标要求,构成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三维目标的提出,使得新课程、新课改的理念有了一个具体的载体,更体现了学生要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本规律。但在落实三维目标过程中却不尽人意,一种态度是不管黑猫白猫,只要能考高分就是好猫。  相似文献   

3.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堂教学需要贯彻的三维目标。它集中体现了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的基本途径和学生均衡发展与个性发展和谐统一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对于人与自然、和谐与发展等诸多现实发展规律的总结与升华。随着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延伸与发展,生态文明与文化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成为思想道德与社会领域中延续和传承的精髓之一。作为一项关乎社会和民族和谐发展的重要任务,如何进行生态文明教学也成为青少年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的小学教育教学设计目标较为明确地提出了“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环境意识”的目标要求,并且这一教学目标也明确地体现在了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之中。如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设置内容中,明确要求要努力引导和帮助学生“具有关爱自然的情感,逐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并且还要有“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了解人类共同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等问题”的教学目标等。这些基本要求不仅是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也是在为编织和谐发展的美丽中国梦而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5.
<正>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根据各学科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教学)目标.上述三维教学目标不是三个目标,而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它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素质教育在学科课程中培养的基本途径,集中体现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具体到教学实践,就  相似文献   

6.
有效课堂是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同时进步为主要标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发展性”课堂。与传统教学相比,它更关注学生体魄的健壮、情感的丰富和社会适应性的提升。它是高效实现教学方式、思维结构、课堂环境平衡的“和谐性”课堂,也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发展的“智慧性”课堂。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传统课堂教学非常强调“双基”目标,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尽管这些年也曾提知识、能力、思想教育三项目标,但真正关注的是“双基”目标。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这三维目标如何有效整合是现今教学的一大难题。必须认识到,新课程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所确立的三维教学目标,是彼此渗透和相互融合的,三有机地统一于学生的整个成长与发展过程之中。这就要求语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将三维目标有机地整合起来,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教学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一种行为,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方面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而高中数学教学原有的教学模式相对较为枯燥,学生学习往往是一种在压力下的被动学习,这与学生的全面发展背道而驰,高分低能由此而来.新课程标准赋予了中学数学教师新的工作内涵和要求,作为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者,我们必须尽快在各方面加以转变,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日益成为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而“三维”发展目标、“三大”学习方式以及“交往互动”的教学本质论等新课程理念,也不断在这场如火如荼的“革命”中聚焦。新课程改革给基础教育带来许多变化,解放了学生,让学生变得爱学习,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新课程改革把过程、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思考、观摩、操作、想像、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地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新课程改革解放了教师,让教师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灌输者、拥有者,转变成教学的组织者、  相似文献   

10.
学校体育教学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维”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突出“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肩负着提高学生身心健康与促进学生在身体、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使命。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更应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身心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从而“爱上”体育课。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的。它重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一切以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为依据.重视学生的“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语文教学也急需打开教室的大门,拉近课堂与生活的距离。让源头活水流入课堂。联系生活进行基本训练,既“导流”,又“开源”,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学会做人。“不关心广大的社会生活就很难学好语文”。  相似文献   

12.
我国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总目标是:“以育人为宗旨,与德育、智育和美育相配合,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全面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良好基础。”在实现我国学校体育与健康总目标的过程中,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不仅担负着锻炼学生健康体魄,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避免走只重视“知识与技能”单维目标的老路,所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4.
正新课程改革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基本化学素养,化学的教学目标更加丰富.新课程从学生的个性发展角度出发,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相比于传统单一的知识目标而言,更加全面,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具体地落实"三维目标"呢?笔者认为必须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化学学科特点出发,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实验教学包括两部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教师的演示实验操作简便、现象显著,直观性较  相似文献   

15.
何谓“作原生态教学”?我认为.它指的是作教学本来的、自身固有的生存面貌和发展规律。原生态作教学最核心的标志是作教学的所有活动必须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符合作教学本身的特点与规律,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特点与规律。——这与今天高中新课程设置所遵循的身心发展、统而不死和社会需要三条基本原则是完全吻合的。  相似文献   

16.
周田云 《考试周刊》2012,(16):174-174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给学生营造舒适的学习环境,更可以让老师在轻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中教育教学,利于师生两方面的发展。可见,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才能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我在多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深刻领悟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和谐教育就是以爱为基础,以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让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所产生的综合性教育影响力与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和实际水平产生和谐共振。使得学生发展达到最佳状态的教育。下面就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渗透和谐教育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8.
和谐的教学节奏是指教师教的节奏与学生学习、发展的节奏相和谐。利用和谐教学节奏的创设,营造教学活动的和谐之美,应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设计、教学时空的安排、教学情境的设置等方面来调控教育的节奏,积极地适应和影响学生发展的节律,不断地提高“教”与“学”和谐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王亚娟 《上海教育》2007,(6A):49-50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更是一节课的灵魂。在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目标一直是新课程的难点问题,但从“862”初中历史课的情况看,它仍然是三维目标的薄弱环节,问题比较集中。我认为在“过程与方法”目标确立这个层面,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能才真正实现新课程的目标,数学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这就是要求老师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进行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生活经验,更要倡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有意识的知识和技能。在这种新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务必要做到四个“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