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校对是一门大学问”,大在哪里?有何为证?这是个需要多方论证的问题。 一、名人如是说,我辈意如何 我国自元代以来,有不少学者提出“通儒校勘”的问题,认为只有“通儒”才堪当“校勘”大任。近代学者陈垣先生提出,“校是非”的理校法,“须通识者为之”。他认为,能够完全胜任校对任务的人,必须是通才,有大学问。 梁厚甫(美籍华人学者):“我向来佩服校对出身的报人。我每进报馆,先和校对点头,然后及于编辑,因为他们是‘文章司命’也。”把校对工作者看成是掌管文章寿天生死的文运星官。确认校对职责大。 郭沫若:“《青铜器时代》和《十批判书》都由我自己校了几遍,但终究不免仍有错字,深感校对之  相似文献   

2.
潘树广 《出版史料》2001,(1):101-102
有些书籍在论及校对的历史时,认为古代称校对工作为“校雠”或“校勘”,而“校对”则是出现得很晚的词汇。例如《校对手册》(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2版)说:“校对工作我国古代就有。古代的校对工作叫‘校雠’(雠即仇)或‘校勘’。”又如《辞源》(修订本),收录“校雠”、“校勘”,却不收“校对”。按《辞源》的“出版说明”:“收词一般止于鸦片战争(公元1840年)。”此书不收“校对”,表明编者将它视为鸦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校”的解释为“订正”,“校对”则有三个义项,分别是1.核对是否符合标准;2.按原稿核对抄件或付印样张,看有没有错误;3.做校对工作的人。古人有“校雠”一说。即“校勘”。“雠”就是“校对字”的意思。有意思的是,“雠”又同“仇”,颇有视出版物中的错误为仇敌之意,必要将其消灭。校对工作发展到现在,  相似文献   

4.
校对:主体、功能和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对:主体、功能和责任孙培镜校对,在我国一向也称“校雠”。“校雠”作为我国编辑史上的一个专门用语,既指古籍整理工作中的校勘,又指古籍和原稿复制工作中的校对。从校与编的关系看,古籍整理工作中的校雠,一向是编校合一的,即一人而兼编校二任;而古籍和原稿复制...  相似文献   

5.
出书周期长,错别字太多,是当前书刊出版的一个突出问题。在《出版工作》上开展“编校合一”的讨论,我认为十分有益。编辑和校对,是完善书刊编辑生产过程中的一个整体,自古以来都是不分家的。在古代,编辑称“编纂”或“编修”,校对称“校雠”或“校勘”。前者职责为收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脑的日益普及,书稿形式已由纸介质向电子介质转化,作者交给编辑的不再是一摞纸稿,而是一张磁盘或电子邮件,既是“原稿”,又是“校样”,这样一来,很多人认为,校对工作可以简化了,甚至可以取消专门校对科室和人员,实行编校合一,或是请社外校对人员进行校对。这样一来,校对工作不被重视,校对人员地位不高,高学历校对人才纷纷流失。校对工作真的可以弱化吗?  相似文献   

7.
图书编辑工作本身至今虽然没有独立创建学科——图书编辑学,但是,在图书编辑工作的发展过程中,却有许多学科逐步形成。我在这里作简要介绍,以供参考。 1.校雠学校雠原指校勘书籍中文字、篇卷的错误,古称“校雠”,今称“校勘”或“校对”,是编辑、出版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汉代刘向(公元前77~前6年)在《别录》中说:“校雠,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为雠。”校雠学有广狭二义,前面所说的校对书  相似文献   

8.
鲁迅和校对     
余章瑞 《出版史料》2008,(2):126-128
校对,古称校雠。“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故日雠也。”(应劭:《风俗通义》)狭义的校对,就是根据原稿或定本校对印样,订正错误。广义的校对,又叫校勘,兼指书籍版本、目录、收藏和流传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苏嘉靖 《中国出版》2023,(17):42-47
《四库全书》在其纂修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校对制度,对校对的人员、校级、标准、进程等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在“分校—覆校—总校”的总体架构上,实行包括专项专校、区分校缮与校勘、要求科甲出身等在内的一系列制度措施,并通过对誊校人员定期甄叙优议,形成了一套特殊的校对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0.
校勘释义 今天所称校勘、校对、校稿等,是由古代的校雠或雠校演变而来的,二者含义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11.
校,就是考核、校对,勘就是删取,校勘是校雠的核心。孔子的校雠学的思想萌芽于校勘工作的最初实践,具体表现于校勘"六经"。由此,对"六经"校勘的过程及遵循的原则进行探讨,以期指导新时期校勘工作的实践。  相似文献   

12.
校对是一种简单劳动吗?我的看法是,校对并不是简单劳动,而是一门相当高深的学问,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校对,古称“校雠”,出自汉朝刘向的《别录》。据《文选》李善注,所谓校雠,就是一个人拿本子,另一个人读书,两人相对,就象怨家一样。按照这个解释,校雠就是互校各本的异同得失,也就是校勘,校订。另一种解释是所谓“校字如雠”(雠即仇);把错别字看做是仇人,“仇人相见,分外眼红”,非捉出来不可。这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校对:根据原  相似文献   

13.
浅谈校对者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校对者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刘文校对工作是一个心理和行为过程早在2800年前的西周,就有“正考父校商之名《颂》”的文字记载。在古代的校勘活动中,校雠家们都是集编、撰和校雠于一身。随着出版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编、校逐渐分工,使校对活动职业化、专业化。现代...  相似文献   

14.
高品质图书的加工离不开高素质的校对人才.随着图书“编校合一”现象的出现,图书校对作为出版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面临着机构萎缩、人员短缺的危机.本文在对40家出版单位校对部门人员设置情况、校对功能实现方式的调研基础上,分析校对部门人员短缺的原因,为集聚校对人才、促进行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汉文字校雠的源流与传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要说明,我在这里所说的校雠,包括校勘和校对两者;有时也单指古籍整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校勘,或者单指新著(包括原创初版本和新的古籍整理本)复制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校对。这在具体语境中是不难区分的。  相似文献   

16.
校对是一种简单劳动吗? 我的看法是,校对并不是简单劳动,而是一门相当高深的学问,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校对,古称“校雠”,出自汉朝刘向的《别录》。据《文选》李善注,所谓校雠,就是一个人拿本子,另一个人读书,两人相对,就象怨家一样。按照这个解释,校雠就是互校各本的异同得失,也就是校勘,校订。另一种解释是所谓“校字如雠” (雠即仇):把错别字看做是仇人,“仇人相见,分外眼红”,非捉出来不可。这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校对:根据原稿改正校样上的错漏字。  相似文献   

17.
鲁迅和校对     
校对,古称校雠。“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故曰雠也。”(应劭:《风俗通义》)狭义的校对,就是根据原稿或定本校对印样,订正错误。广义的校对,又叫校勘,兼指书籍版本、目录、收藏和流传的研究。鲁迅当过校对,也校勘过许多书。早在留学日本期间,他就给人校过一部译著,得到一些微薄的收入,以贴补学费的不足。在北京教育部工作期间,他经常伏案校勘古籍到深夜。一部《嵇康集》,他校了许多遍。他以吴宽丛书堂影宋钞本作底本,比照《全三国文》及其他五家刻本进行校读,补正脱落,去其衍误,使他校的《嵇康集》成为最完善的本子。他还以唐宋类书所引文字,校武英殿聚珍本唐刘恂作的《岭表录异》三卷,并补遗。1915年以后,他搜集碑刻,从拓本抄写本文,与《金石萃编》相校,看出了此书的许多错误。正是这种深厚的校勘功夫,使鲁迅一旦从事新文学书刊的校对工作,就成为一名杰出的校对者。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校对书稿过程中,多采用交叉校对(即不同的校次由不同的人来担任)。随着国家改革的深入,减员增效和下岗分流力度的加大,在一些中小出版社人员编制上很难保证3~4名专业校对人员。在这种情况下,校对工作如何坚持交叉校对,使校对工作在图书出版的环节上起到“卫生员”和“清洁工”的作用,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校对人才  相似文献   

19.
《今传媒》1999,(1)
校对,并不是简单的劳动,而是一种复杂自有其规律的智力劳动。校对学,是一门重要学问,是一种拥有相当规模的专业。我国历来重视校对工作,从事校对及其理论研究的多是学者或有学问的文官。春秋时代,孔子的学生夏首先勘出“三豕渡河”应为“乙亥渡河”,并被尊为校对的...  相似文献   

20.
这里所说的校雠,既包括古籍整理过程中的校勘,又包括新著出版过程中的校对。而校对传统又多来自校勘传统,两者难以截然划分开。这里所说的三境界──耐心、静心和适心,相连而递进,是认真投入校雠活动的人都能够体验到的心态。清末学者朱一新在《无邪堂答问》(卷二)中对校雠学者有一段论述,他在简述了自西汉刘向父子到清代王念孙父子等校雠者功过得失后说:“大抵为此学者,于己甚劳,而为人则甚忠。竭毕生之精力,皆以供后人之提携,为惠大矣。”我反复读了这段话,忽有所悟,概括为一句话:“校雠三境界,三心系一心。”这一心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