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远程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远程教育专业教学科研机构担负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任,发挥着重要和独特的作用。研究这支特种部队的发展和运行规律,对远程教育事业、专业和产业的协调发展,科学研究、实践探索和人才培养的相互促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本文运用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采用文献法和案例研究等方法,选择华南师范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所作为个案,分析了这一有代表性的科研机构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轨迹;概括了它在远程教育四大体系,即理论体系、实践体系、国际参考系和历史参考系构建和创新方面的贡献和标志性成果;从课题、论文、著述、实践、人才培养、教学成果等方面,探讨和剖析了支撑这些成绩和成功背后的指导思想、核心任务、组织特点和研究范式。力图探究和揭示远程教育科研机构发展的特征、作用和规律,以期实现学术研究指导和推动远程教育科学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为了培养跨世纪的祖国合格建设者和优秀接班人,班主任必须具有较高的班级管理水平和能力,只有在业务能力方面不断积累和提高,才能胜任继续实施新课程改革、继续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新形势下的班主任工作要求和学科教育教学要求。班主任必须要遵守职业道德和公民道德,必须继承、发扬和光大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自强不息、谦虚谨慎、敬老爱幼、助人为乐、团结和睦等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合作意识、拼搏精神和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表达方式     
【术语解析】表达方式,指的是文章在表达思想和情感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文章的表达方式主要有叙述、议论、说明、描写和抒情五种。叙述,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4.
中国远程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存在着泡沫现象,即存在着能动性发展和实质性发展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实现远程教育的实质性发展,即强调学科的演进、学术的进步和专业的发展;实现质量、规模和效益在高水平的统一、远程教育专业,事业,产业的相互促进和良性循环、核心竞争力形成、远程教育溶入终身教育体系,并在终身教育中起基础和关键作用。必须做好协调和创新两大命题。协调是指实现远程教育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协调、实现远程教育和其它教育形式的协调、实现远程教育规模、质量、效益、管理、服务、理论、实践和教学等内部因素之间的和谐发展。创新是指产品创新、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5.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学校师生共同前进的动力。我校以"和育"文化引领发展,将"以和致育,奠基人生"作为学校不懈奋斗的目标。"和育"就是以"和"致"育",五"和"而"育",即以和谐、和美、和实、和悦为特征,追求身心、教学、课程、师生、家校的和谐统一,创造执中守正、和谐有序、相容共生的"和育"文化,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为学生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面对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材,我们进行了认真地学习、领会、探讨、教研和实践。其中,许多新理念、新思路、新教法和新思想值得回味和总结。下面,就我们对语文新教材的理解和使用情况,提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以与同行共探讨。  相似文献   

7.
《西藏教育》2014,(5):4-5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和区党委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区教育系统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和指导思想1.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应是有效和高效的教学。教师在追求有效和高效的课堂教学中,要高度重视、探索、研究和思考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只有合理、适宜、恰当、有效和高效的教学策略,才能真正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9.
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鉴定、储存、互认和兑换学习成果的学习和教育管理制度,对于个体和社会均具有重要价值。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在认知和思想、体制和制度、法律和法规、实施和操作等方面遭遇诸多困境。为此,必须通过理论创新、政策落地、法制建设和技术创新等手段,奠定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法制保障和技术屏障,构筑其组织机构、信息系统、法律制度、标准体系和学分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10.
王春燕 《现代语文》2010,(4):129-132
一、师生参与,精心选材和初中生相比,高中生学习的内容更加复杂和深化,具有更大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具备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他们的情感日益深厚、含蓄而稳定。喜、怒、哀、乐不轻易外露,总是根据一定的条件、时间和地点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相似文献   

11.
朱欣 《中学生英语》2013,(25):28-30
英语教学不仅是一门语言和学科的教学,更是一种生活和人生的教育。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活动中,应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感和责任感、法律法规、文明礼仪、资源环保、心理素质、生存能力等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假借概念的混淆,是历代学者研究假借时的通病。所使用的术语总是彼此矛盾、扦格难通。特剐是一些基本概念,如假借和通假、引中和引申假借、假借字和本字、假借和同源、通和同等,往往界说不清。分清这些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利于进一步研究假借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学科建设比学校其他任何工作都要复杂得多,有长期性、综合性和复杂性。而学科建设的关键,即是制定规划、赶超目标、凝结方向、凝聚队伍、开展研究、构筑基地、培养人才;学科建设原则是优化结构、突出重点、交叉融合、分类管理、系统推进,世界眼光等。在对策上,应制定学科规划,构建学科金字塔体系。起点是学科点和学位点,重点和难点是重点学科和国内排名靠前学科,亮点和顶点是国内领先学科和世界领先学科。学科调整,这是每所学校面临的挑战。调整的标准是质量、特色、需求。调整的方针,应该是强化一级学科,淡化二级学科,由"大而全"向"名特优"转变。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育是追求教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自然发展和完美结合的教育,是努力使教师和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学会如何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使人和自然、社会共同进步和谐发展,达到天人和一境界的教育。人、环境、管理、制度,人是教育的主体和核心,在学校管理中应该坚持人文思想,实施人文管理,追求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学校与学校的同步协调发展。为此,环境、制度、管理构成了我校人文管理的三步曲。  相似文献   

15.
元代,忽必烈统一中国后,民族和社会进入到一个新的融合期。在艺术上,包括绘画、雕塑、金银器、丝织品、陶瓷、漆器和其他装饰艺术,都产生了新的形式和风格变化。这既归因于新的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文艺创作的环境,也和元代与其它国家地区间的交流相关,宗教性和世俗性开始在艺术表现突出。2010年秋季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展出的日用品、服装、建筑,从艺术形式和表现方法都体现了元代艺术的革新之处,对后世的实用美术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亲爱的安德烈》里有家国天下的情怀,有两代人心灵的碰撞和交融。对于族群问题和身份认同、民主自由和个体权利、价值取向和职业规划、流行文化和艺术鉴赏、衰老、死亡以及恋爱等方面,龙应台和安德烈都思考、解剖。整本书中贯穿着坦诚和爱。作为一名教师和家长,我更愿意分享关于爱和成长的一些感悟。一、对生命的敬畏流淌在龙应台笔端的爱,没有一点点对生命的傲慢。充盈其间的,是一份浓浓的对生命的敬畏。  相似文献   

17.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面对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材,我们进行了认真地学习、领会、探讨、教研和实践。其中,许多新理念、新思路、新教法和新思想值得回味和总结。下面,就我们对语文新教材的理解和使用情况,提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以与同行共探讨。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存在着理论体系、学科体系和教学体系的区别,基本原理学科就是对它们的系统性把握,由此形成了整体性、基础性和实践性的学科特征。在总体上,按照整体性、基础性和实践性的要求,科学系统地概括和再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普遍的客观规律,就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最基本的学科含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是一个科学的体系,是由文献依据研究、理论体系研究、现实价值研究、思潮比较研究和理论教育研究构成的整体。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科学化、建制化和规范化是学科建设的基本内容。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该以强化素质为内容、以提高能力为目标、以规范培养为保证。在队伍建设方面,要按照科学介入、合理定位、综合创新和规范建制的要求,突出整体性、基础性、实践性和规范性、搞好基本原理学科的职业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林红 《湖北教育》2007,(11):21-21
学校的文化是其生命力所在,其核心是思想和精神、理想和追求。思想和精神必须传承、弘扬,理想和追求必须发展、创新。一所没有文化根基的学校,是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不重视文化积淀和传承的学校领导,是一个缺乏战略眼光和发展潜力的管理者。创造浓郁的环境文化。让校园每一面墙、每一个橱窗、  相似文献   

20.
为了使中西文化和融、教师多元文化和融、学校人际关系和融,很多学校将不同区域的先进教育理念和个性差异内化在学校自身的特色建设之中,走内涵发展的可持续之路,提出“和融教育”校本的实践研究课题,如江苏省南通市东方中学,该校构建独具特色的“和融教育”体系,在更高层面上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学校教育品牌。“和融教育”包括和融生活、和融教学、和融管理三个层面。本文从和融管理层面中的学校对教职工的情感管理角度出发,探讨情感管理在干部与群众、理念与行动、教学与研究、责任与能力、工作与生活等各种关系有机和融,进而完善和优化学校的人道、人心、人缘、人谋、人才“五行”管理体系,实现以人为本、和融教育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