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利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影响大学生休闲体育活动的因素做出了归纳,然后在采用问卷调查法以上海市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大学生关于休闲体育的现状及意识,得出影响与阻碍大学生休闲体育活动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河南省高校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动机多为“增强体质”和“娱乐身心”,其休闲方式多为“临时结伴”;休闲场所多为“学校免费场馆”。  相似文献   

3.
周越 《精武》2012,(25):63-64
本文从休闲体育的定义及特点出发,对武汉部分普通高校大学生休闲体育的现状进行了文献资料发、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使武汉普通高校的休闲体育活动向着更有利于发展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研究大学生休闲体育与体育消费的现状及其相互关系,探索符合大学生休闲体育发展和促进体育消费的对策。结果发现:我国大学生参加休闲体育锻炼的现状与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还有距离,大学生经济收入和体育消费仍处于低水平状态,目前大学生体育消费市场需要依靠广泛开展大学生休闲体育运动来推动和开发。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大学生休闲体育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试图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现状与体育参与行为特征,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以期为江苏省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陈燕  魏欣 《湖北体育科技》2013,32(3):237-239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武汉市在读本科大学生的休闲体育现状进行研究,从休闲体育内容、消费状况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现状,探索符合大学生休闲体育发展的对策,提出休闲体育发展建议,为提出最为合理的学校体育理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郭楠 《体育世界》2014,(11):21-23
以福州高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经济学、人类学和统计学等理论,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福州高校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研究。为各高校更科学、更合理地开展大学生休闲体育活动,改善和提高福州高校大学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并为促进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以浙江省高职大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经济学、人类学和统计学等理论,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高职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研究。为高职院校更科学、合理地开展大学生休闲体育活动及改善和提高浙江省高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并为促进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合肥市经开区四所本专科院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合肥市经开区大学生的休闲体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结论:①大学生在休闲体育选择动机上总体是积极健康的。②大学生总体爱好广泛却又在个体选择时比较单一,有一定的盲目性,没有合理的计划。③场馆设施不足,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再加上校园的休闲体育氛围不浓厚,都制约着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胡摇华  黄文 《体育科技》2011,32(3):83-86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上海市高职院校大学生休闲体育现状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座谈访问、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小学生闲暇活动及闲暇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结果发现,中小学生闲暇活动安排不合理,据此提出了中小学生开展闲暇体育的建议,并对中小学生开展闲暇体育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旨在为中小学生闲暇体育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魏烨 《体育科技》2014,(1):102-104
探讨影响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行为意向的因素,采用问卷调研法对354名大学生进行测量,将影响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因素,运用计划行为理论与线性结构方程式统计分析,找出影响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行为意向构面的影响力度。实证结果: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行为意向有直接的显著影响,可以解释其参与休闲体育行为意向的0.37;情感性信念和工具性信念对态度有显著影响,可以解释其参与休闲体育态度的0.22;主体群和次体群对主观规范有显著影响,可以解释其参与休闲体育主观规范的0.35;便利条件和自我能力对知觉行为控制有显著影响,可以解释其参与休闲体育知觉行为控制的0.68。研究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行为意向策略。  相似文献   

13.
从分析民办高校大学生余暇体育的现状着手,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和比较法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湖北省部份有代表性民办高校大学生学生对体育的认知水平、参加余暇体育活动的态度及入学前后形态、机能、达标等情况的调查后,结果表明:民办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体质情况明显低于其他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余暇体育活动因素主要表现在场地、器材和师资配备等问题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办高校余暇体育的有效开展的合理化建议及科学化管理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女性休闲体育巨大的市场潜力,从女性休闲体育发展的现状出发,结合女性休闲体育发展特点,对休闲体育相关企业和组织在开发女性休闲体育市场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提出了积极开发女性休闲体育市场,重点发展个性化的女性休闲体育用品市场,加快发展针对女性的健身休闲市场和亲子活动市场。  相似文献   

15.
在文献资料基础上,结合教学经验探析如何引领中专生提高体锻炼的趣味性,研究发现,中专生从事体育锻炼的趣味性教育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利于从事体育锻炼的社会化,并且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应加强课程体系的改革,提高教师的素养,加强中专场地器材的建设,多方面营造休闲运动氛围。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湘西地区大学生体育旅游活动与市场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湘西地区高校在校大学生参与体育旅游的热情较高,且具有一定的市场消费能力,特别是以休闲健身为目的体育旅游市场潜力最好。  相似文献   

17.
袁礼锋 《体育科技》2014,(1):129-131
对当前职校学生运动休闲行为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职校学生运动休闲行为的重要性,然后对运动休闲的方式进行了详细分析,紧接着详细探讨了当前职校学生在运动休闲行为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对策,对于研究职校学生的运动休闲行为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8.
学生余暇体育的特点与激励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学生参加余暇体育的行为特点和心理特点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采取何种激励手段、如何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进行了探索。本文提出了学校余暇体育目标过程模式,以及6种激励方法,对提高学生参加余暇体育的积极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休闲生活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许多失范休闲行为的出现,说明休闲需要规范、需要教育。休闲体育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规范休闲方式,但大学生休闲体育行为的缺乏和失范行为的存在都要求休闲体育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在对规范休闲与休闲体育进行分析、诠释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高校休闲体育教育情况及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