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采用《中学生逆反心理调查问卷》,对961名初中和高中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68.9%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29.5%的学生"经常存在"逆反心理;不同年级、性别和学习水平的中学生逆反心理发生状况存在群体差异;亲子关系、他人的尊重、生活满意度、性格特点是中学生逆反心理形成的主要因素;66.6%的中学生认为逆反心理对他们的生活和成长有较大影响,消除或克服逆反心理倾向的策略以选择亲人、朋友帮助为主。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正确开展中学生逆反心理疏导或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指中学生与教师的主观愿望相反的心理 ,是一种抵制正确、维护错误、违背常理、背离社会规范的反常的心理状态。逆反心理不仅严重地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而且加大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 ,使学生听不进教师正确的意见 ,甚至误入歧途 ,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一、中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   1 来自学生自身的因素。中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 ,是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内在原因。学生进入青春期后 ,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 ,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 ,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是“大人” ,希望别人把自己当作大人…  相似文献   

3.
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发生冲突时产生的一种强烈的反抗心态。中学生处于一个心理发展不成熟的阶段,逆反心理会表现得较为突出。逆反心理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学生的逆反心理需要得到疏通。而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课程,对学生的思想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是根据学生逆反心理的特点和语文课程的特点来探求如何利用语文教学疏导中学生的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4.
逆反心理具有负效应,轻者对学习、生活等构成消极影响,重者则导致过激行为,甚至危害家庭、学校及社会。因此,研究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寻找积极的疏导方法,对促进中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对学校进行有效思想品德教育,营造健全的集体舆论等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对中学生逆反心理特性以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中学生逆反心理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逆反心理具有负效应,轻者对学习、生活等构成消极影响,重者则导致过激行为,甚至危害家庭、学校及社会。因此,研究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寻找积极的疏导方法,对促进中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对学校进行有效思想品德教育,营造健全的集体舆论等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对中学生逆反心理特性以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中学生逆反心理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一)研究缘起 现代人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必要的知识技能,还应有健全的心理素质。受“应试教育”倾向的影响,不少教师把中学生当作应试备考的“机器”,无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正常的发展需要,致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严重的逆反心理。目前,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及行为已使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相对紧张,同时也妨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消除学生逆反心理,有利于巩固学校教育成果,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较为普遍的,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所渗透和反映,对学生的人格发展和自我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究其原因,不外乎自身因素和外在因素。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其形成根源,因人施教,对症下药,使中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尽管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有了极大的飞跃,但由于这种发展的不平衡性和矛盾性,使得他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产生和表现出对教育内容或施教者的抵触、反抗与对立,也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逆反心理。它不仅有害于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也会危害到家庭、学校及社会。基于此,研究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努力做好有效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以及如何防治两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处于自我意识觉醒阶段,逆反心理非常普遍.中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学生本身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变化的显著时期,独立意识强,表现欲望高,喜欢标新立异,遇事总想发表独特的见解,做出异乎寻常的举动,以期引起别人的注意,显示其独立的个性.逆反心理具有负效应,轻者对学习、生活等构成消极影响,重者则导致过激行为,甚至危害家庭、学校及社会.因此,认真研究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寻找积极的疏导方法,对促进中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对学校有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营造健全的集体舆论等都具有重大的作用,也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尽管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有了极大的飞跃,但由于这种发展的不平衡性和矛盾性,使得他们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产生和表现出对教育内容或施教者的抵触、反抗与对立,也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逆反心理.它不仅有害于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也会危害到家庭、学校及社会.基于此,研究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努力做好有效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以及如何防治两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浅析某些大学生对政治思想教育的逆反心理四平师范学院谷桂珍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在高校有一些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存在一种逆反心理。逆反心理不等于一般的抵触情绪。抵触情绪是人因为某种需要未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对事物持否定态度的体验,而“逆反心理”则不然,它的外延...  相似文献   

12.
杨俊岭 《文教资料》2014,(19):106-107
本文采用访谈法,研究了45名教师对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认识及疏导,结果表明教师对学生的逆反心理有一定的认识,能较科学地理解中学生逆反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疏导方法,但对逆反心理的认识和疏导仍停留在感性层面,理性认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3.
中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过渡期,受社会环境影响,中学生自我意识和行为出现异常现象,从而导致其产生逆反心理。逆反心理具有负效应。因此,如何正确引导中学生逆反心理,成为当今社会的重大议题,我们要正视中学生逆反心理,对中学生逆反心理进行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4.
电大学生的逆反心理表现在:对政治宣传、思想教育不响应、不合作;对报刊宣传常常抱怀疑态度;对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的否定和曲解。逆反心理的产生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生理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及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存在的问题,克服逆反心理需要减少社会的不利影响,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改进思想工作的方法,强化制度和纪律的权威,优化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素质结构。  相似文献   

15.
李中学  张琳 《中国教师》2009,(Z2):256-256
中学时期是其人生发展的过渡期,受社会环境的各种影响,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行为出现异常现象,从而导致其产生逆反心理。无论是社会工作者或教育工作者,都要正视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对中学生的逆反心理进行正确的引导。本文就中学生的逆反心理的表现、成因进行了客观分析,并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初探王景赞(南康县教研室)心理学家指出:逆反心理是表现为个体在一定的外界因素刺激下,对某类事物产生了排斥、厌倦、反感、厌恶的情绪,从而做出“逆反”的举动,与事物发展常理背道而驰。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中学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7.
研究使用翻译并修订后的"Hong"氏逆反心理量表、父母教育方式量表对250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面中学生逆反心理在年级、性别变量上差异显著,初二学生的逆反心理高于初一;女生的逆反心理低于男生;父母教养方式在性别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父母亲的教育方式与中学生逆反心理相关显著。父亲因子2惩罚严厉、父亲因子3过分干涉、父亲因子5拒绝否认、母亲因子2过度干涉、母亲因子3拒绝否认、母亲因子4惩罚严厉对逆反心理总分有较大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根源、作用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指中学生对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教育环境、教育者产生厌恶、反感、对立、甚至拒绝教育的情绪体验和与此相应的行为倾向。 一、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根源 中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有两方面,一是中  相似文献   

19.
逆反心理是指人对各种刺激产生的与众不同、与常态截然相反的心理反应。而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逆反心理主要表现为不成熟、不稳定性。反抗性与依赖性、情感的闭锁性和开放性、勇敢与懦弱、高傲与自卑、否定童年又眷恋童年等并存;不喜欢按别人说的去做;  相似文献   

20.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许多时候,总有一些学生喜欢和老师“对着干”、“唱对台戏”,或做起事来消极、冷漠,县至以厌恶的态度对待学习和周围的人和事,这就是学生的逆反心理、如果不认真对待,合理解决,往往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应该认真探讨、研究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表现以及形成的原因,积极寻找对策,帮助学生克服逆反心理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学生能够健康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