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雷蒙德·威廉斯大众文化思想的理论立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雷蒙德·威廉斯是二战后英国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和文化理论家。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威廉斯批判了英国的精英文化理论传统,对“文化”、“大众”观念进行历史审视和重新建构,进而超越传统的文化贵族立场而站在整个人类文化前途的立场上看待大众文化的发展。在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立场和理论基础这些关键问题上作出了不同于法兰克福学派文化批判理论的解答,为大众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2.
"大众文化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所产生的、依赖于大众媒介、并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研究大众文化,首先应摒弃的是站在精英立场,应打破文化研究的精英立场,消除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森严壁垒。国家喉舌、民众依托的大众媒体的自律和责任感,艺术家和知识分子等精英群体对文化的使命感和创新的勇气和能力都是大众文化走出僵局的支撑。部分大众媒介及部分受众的批判和相应反思正是一股将现有大众文化相关事物走得更好更远的主要原动力。  相似文献   

3.
作为西方后工业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之间存在着同质性和"互文性",大众文化是历史叙述的后现代文本。作为一种话语,后现代主义在消解了现代主义中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二元对立结构后,成为一种以大众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作者从哲学基础、美学倾向、艺术追求、文化态度和价值立场五个层面考量,认为后现代主义无疑是一种大众文化的辩护理论。  相似文献   

4.
罗鑫 《湘南学院学报》2016,(4):42-45,52
大众文化已然成为当今显学,然而对待大众文化的态度却一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站在"精英主义"的立场,对大众文化持否定和批判的态度。而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则对大众文化持肯定和赞扬的态度。本文依据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理论,尤其是菲斯克对伯明翰文化研究的阐发,认为大众文化并非是大众盲目接受和消费统治阶层施予的文化工业产品所形成的,而是在对文化工业产品的消费过程中不断对统治阶层和利益集团的意识形态和审美价值进行"抵抗"和消融所创造出来一种符合大众日常生活语境和自身利益需求的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5.
大众文化研究史上一直存在两个还原主义思路:法兰克福学派主流、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者鲍德利亚等持悲观主义论断,把大众文化当作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控制和欺骗,把大众文化还原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法兰克福学派异端瓦尔特·本雅明、文化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约翰·菲斯克等持乐观主义的态度,把大众文化还原为大众的文化,是大众对统治阶级的反叛和颠覆,这些理论家把大众文化当成下层反对上层的武器.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实现了大众文化研究的转向,这种理论把大众文化当成意义斗争的场域,不能把大众文化简单还原为统治阶级的文化也不能简单还原为被统治者的文化;厄尼托斯·拉克劳和斯图亚特·霍尔的“连接理论”对大众文化研究的还原主义弊端进行了揭露和批判,进一步实现了大众文化研究的转向  相似文献   

6.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这种文化需要的大背景下,要清楚地看到中国语境中的大众文化与西方语境中的大众文化的根本差别,不同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不同的大众文化观决定着大众文化研究的目的、价值取向和基本立场。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的大众文化建设需要做到促进主流文化的发展,消除文化负面现象,制定符合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正确处理与西方文化的关系,提高大众文化生产者的素养等,为此。我们需要深入分析现实环境下大众与文化的定位,引导大众对和谐文化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西方古代和我国古化“文化”的概念是在道德理性的孕育中产生、发展和形成的,西方的“大众文化”是指文化工业,未必是一种文化。以西区国家为典型的西方市民社会相对进步的市民意识和法治意识、科学思想和现代科技知识信息技术的普及,是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的话语语境。这与我国文化产业和大众文化所处的文化话语语境是完全不同的。我国文化批判话语中的“大众”有其传统的内涵,以“文化工业”来界定“大众文化”(mass culture)似乎更准确一些。社会转型时期,胡我国公民的日常文化生活中,特别是在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基础上,单由文化工业和资本支配操纵的大众传媒是很容易形成文化话语霸权的。我们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不是由西方理论本土化来的。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从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出发,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大众文化。  相似文献   

8.
两种经济理论是费斯克对“金融经济”和“文化经济”的阐述:文化商品是在这两种经济领域中流通的,金融经济流通的是金钱,表征统治的力量;文化经济流通的是意义和快感,显示了消费者的解码差异。该理论对大众文化研究的启示性意义是:大众文化是由大众创造的,而不是文化工业的产物;大众文化是一个斗争的场所、符号的战场;大众文化是微观政治的进步文化。  相似文献   

9.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从私人形式变成公共领域的文化事件,是在契合大众审美趣味上,精英知识分子的文本叙述经过央视、网络、报刊等媒介,使私人空间大众化,形成了大众文化的最初形态通俗文学,红学家等精英知识分子对其学术性的批评,遭致了大众的抵制与反抗,从而形成文化事件。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分析这种文化现象就更能看清事件发生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从解构主义思想出发,站在大众文化立场,对尹丽川身体写作的诗歌文本进行多维意义的文化解读与阐释,指出它作为大众文化里生产者文本丰富而又贫乏的意义,以还原其诗歌本来的面目和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11.
本文系《外国文化·导言》的一部分 ,宏观阐述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文化类型。前工业文化是顺应自然的产物 ,工业文化以制造物品的方式改造自然 ,后工业社会是正在出现的一种趋势 ,三者各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价值体系和统治策略。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机关文化从整体上看是先进的,但是在部分地区和单位存在着不健康的机关文化,诸如“餐桌”文化、“圈子”文化、“脸面”文化、“官本”文化,这些不健康的机关文化对于国家机关的正常运转非常不利。要肃清这些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弄清楚机关文化的真正含义和存在的不良现象,才能切实有效地寻找到建设健康机关文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论当代图书馆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图书馆文化建设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信息文化.图书馆物质文化的重心是物质资源的多样性和动态平衡.图书馆制度建设是图书馆文化建设走向理性的标志.图书馆的精神文化分为形象、道德、职业精神、职业使命、价值观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关于大学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95,自引:0,他引:95  
大学是传承和创造人类文化的社会组织,研究大学自身的文化问题有利于大学按自身规律办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文讨论了关于大学的文化内涵、文化作用、文化问题、文化建设等大学文化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5.
当代社会文化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转向,转向的标志就是大众文化的兴起。大众文化将审美的文化转向消费的文化,将神圣的文化转向世俗的文化,将批判的文化转向娱乐的文化,将灵性的文化转向技术的文化,将传统的文化转向时尚的文化。大众文化颠覆了经典文化的观念,改变了以往的生活和文化结构。  相似文献   

16.
教育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文化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在此前提下,论述了在先进文化中,教育文化的功能、特性,并指出教育文化的建设要突出时代特色坚持先进性、突出民族特色坚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7.
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是近年来人们经常使用的术语,但究竟什么是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却给人语焉不详之感,这两个概念有进一步明确的必要。文章给出了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的定义,并分别从三个方面论证了先进文化贵在先进,落后文化的关键在于其落后性。文章强调先进文化是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时代性和前瞻性的统一,群众性和导向性的统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近年来关于高校合作文化研究的现状进行归纳总结,着重分析了合作文化的相关概念、特征、功能、构建合作文化的途径以及研究热点五个方面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作者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见解。  相似文献   

19.
高校文化管理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追求和谐,其功用在于"不治而治"。文化管理的三个基本特征是:无为管理、人本管理及柔性管理。文化管理是大学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和谐文化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在建设和谐文化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文化开放与文化安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以巩固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