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7 毫秒
1.
近些年来,社会工作学科专业教育发展迅速,其发展过程历经了从感性到理性的选择过程。社会工作学科专业教育若欲谋求更进一步的发展,那么社会工作学科专业教师必须明确自身的社会定位和历史责任,社会工作学科专业教育亦应当从边缘走向中心。  相似文献   

2.
本文关注当代社会对社会工作实践发展提出的现实挑战,从对内地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现状反思的立场出发,明确提出了“制约内地高校社会工作学科专业教育发展的瓶颈是本土化定位理性选择的严重缺失”和“坚持特色化发展应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本土化定位的理性选择”等观点。主张通过反向思维及多维视角积极进行学理思考与实践研究,主张通过“全程开放式培育”的方式来实现内地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整体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十八大提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论断,是对马克思关于"扩大社会再生产"理论的运用和发展,是党中央深刻分析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为实现建设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宏伟目标而做出的重大决策。当前,要优化调整高校的布局和定位,努力提升创新人才培养水平,加强高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把吉林省高等教育推向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新轨道。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高校人才培养结构及学科专业建设当前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如得不到及时解决,势必影响吉林省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笔者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认为高校定位科学与否影响学科专业建设的发展,学科专业建设成果是高校定位的客观依据和保障。我国学科专业建设还存在高校定位不明确、学科专业管理体制僵化等问题,对高校和学科专业的建设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高校应在既定的角色定位的指导下,客观分析自身学科专业建设因素,准确把握当前和未来经济及社会发展趋势,对学科专业建设进行合理的调整与建设。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改善高校实验教学条件,加强高校学科专业建设,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我省从2007年起实施高等学校骨干学科教学实验中心建设工程。其目的是改善我省高等学校教学条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支持学校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加快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推进学科专业发展和创新。省骨干学科建设专项资金对我校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改善了教学科研条件,提高了实验教学水平。我校以骨干学科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的力度,推进我校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符合现代大学制度的实验室管理新模式,以实验中心建设,带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水平。  相似文献   

7.
根据粤东地区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失衡,严重脱离当地经济及社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根据粤东地区经济发展趋势,优化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目标,以确保粤东地区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建议。同时呼吁制定相应的政策,以加快粤东地区高校学科专业调整步伐。  相似文献   

8.
交通行业高校起初是为服务交通行业或交通建设而建立的单科性院校。随着改革形势变化,行业高校发展出现了分化和转型,很多原交通类专科性院校不断增设新学科、专业,并发展成多科性院校或综合性大学,其学科专业布局仍具有一定共性:交通行业高校在学科专业、院系结构方面与综合性大学相比规模或数量较小;专业类布局与交通行业紧密相关,设置了交通运输类、土木类、建筑类、机械类等相应的院系构架。部分交通行业高校设置了航空航天类学院,"水陆空"立体化交通是交通特色高校未来发展的方向。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的出现,由单科性院校发展为多科性大学,并形成以工为主,工、管、理、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模式,呈现出多学科发展的趋势。但是,交通行业高校粗放型地发展与当前交通发展实际不相适应,学科专业布局不合理,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交通行业发展需求。其主要问题是:学科专业布局覆盖面过广,院系设置缺乏针对性,学科分割,交通类专业特色不断弱化;学科专业布局缺乏特色,盲目增设与交通行业联系不紧密的学科、院系,分散学校资源,原有的特色学科和新建学科都难以发展。因此,交通行业高校应以"质量提升"为主题,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合理布局学科专业;突出交通行业特色,分层建设学科专业;注重内涵式发展,强化学科专业内涵建设;结合交通行业发展实际,适时增减学科专业。  相似文献   

9.
学科专业建设是高校的教学基本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池州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应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厘清学科专业建设思路,充分发挥师范性、地方性和应用性特色,合理制定学科专业发展总体规划,着力完善学科专业结构,巩固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切实加强应用性科学研究,努力提升专业层次,在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以及特色科研、产学研一体化等方面与地方开展广泛的合作共建,形成共赢,进一步彰显学院应用性本科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社会工作者是社会建设的重要人才,在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发展、提升社会福利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高校是培养社会工作人才的重要场所,高校的课程合理设置是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人才的前提条件。为了推动社会工作人才的国际交流,紧紧抓住社会工作国际发展前沿的时代脉搏,高校课程设置中的双语课程的设置就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从社会建设的时代背景出发,通过分析社会工作人才在社会建设中的功能及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来探讨高校培养社会工作人才过程中的"社会工作概论"双语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和载体,同时也是高等学校与社会结合的桥梁和纽带。吉林省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发展比较快,但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问题,应当在发展优势专业的同时,协调发展其他专业,加大学科专业的科学管理,使之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以邱均平等编著的《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为依据,通过比较得出山东省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综合实力稳中有升,学科专业排名有小幅波动.同时,山东省研究生培养也面临高校实力有待提升,优势学科专业地位流失,断层现象严重等问题.因此,在发展速度加快和规模增加的背景下,更应关注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高校的内涵建设,以提升全省研究生培养的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13.
高校国际体育教育合作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下广西高校体育学科专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政策机遇、地缘优势、文化优势、市场机遇、合作空间五大方面对广西高校与越南高校体育教育合作的机遇进行研究,为广西高校制定体育学科专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英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的发展及其特点入手,分析了影响英国学科专业设置的文化、经济、科技及高校自身发展等因素以及英国学科专业设置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英国学科专业设置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认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设置应增强开放性,扩大高校自主权,提高学科专业布局的合理性并逐步发展独立中介评估机构。  相似文献   

15.
学科专业建设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加强开放教育学科专业建设有利于促进开放大学办学体系建设,也是推动职业教育与开放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辽宁开放大学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重点(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及专业课程体系完善等方面入手,大力开展开放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实践与探索,先后在各个改革创新环节取得一定成果。梳理和总结学科专业建设中的做法,形成可复制、可借鉴的实践经验,以期不断推动开放教育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校国际体育教育合作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下广西高校体育学科专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政策机遇、地缘优势、文化优势、市场机遇、合作空间五大方面对广西高校与越南高校体育教育合作的机遇进行研究,为广西高校制定体育学科专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教育在先和职业在后的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社会工作实习教育领域。笔者以大连市某高校为例,分析当前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所遇到的瓶颈,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新建本科院校本科教育的发轫,标志着学校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迎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然而,如何建设,如何发展,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其中,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和建设,作为高校的一项基础性建设工程,将直接决定了学校“升本”后的发展内涵、发展水平、竞争力和影响力,成为摆在新建本科院校面前的一项首要而紧迫的艰巨任务。本文试就新建本科院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原则性作一简略分析。一、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新建本科院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就其必要性来说,一方面,与全国所有高校一样,面临着共同的发展挑战,这成为其调整学科专业结…  相似文献   

19.
根据我国区域高校图书馆联盟发展的情况和特点,联系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实际,探讨建立面向学科专业的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我区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的总体目标、建设方案、技术支撑、经费保障等建设策略。着重以内蒙古自治区各个高校为研究对象,围绕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为用户寻求联盟建设之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20.
教育强省的重要标志是具有高水平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建设高等教育强省要根据我省发展的战略需求,加大对高等教育投入并调整优化我省高等教育结构布局,着力建设高水平的特色高校和具有突出优势的学科专业,继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切实推进高校内涵发展,努力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