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企业战略联盟与核心专长的保护与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柏洲 《科技管理研究》2002,22(3):25-26,36
本文从战略联盟内企业的视角出发,说明了企业战略联盟与核心专长两者间的相互关系,阐述了企业战略联盟中企业核心专长的保护、开发和培养,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基于知识联盟的企业核心能力培养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李焕荣  林健 《科研管理》2001,22(3):20-26
本在论述了企业核心能力与知识关系的基础上,指出核心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企业的知识,特别是内隐知识的学习、吸收、应用和创新。通过分析,论证了知识联盟是培养核心能力的有效途径,提出了在知识联盟组织中建立一个有效的学习机制来培养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3.
战略联盟是企业一种新的组织形式,根据企业综合优势理论,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针对联盟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影响分析,为企业如何保护核心能力,通过战略联盟来提升和创造核心能力提供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4.
影响知识联盟内部知识分享的要素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李兴国  王磊  厉珍珍 《情报杂志》2005,24(4):19-21,24
知识联盟是战略联盟发展的一种高级形式,是企业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措施。有效的知识分享是考察这种联盟是否成功的标志之一。通过对企业建立知识联盟的原因、影响知识联盟内知识分享的4个要素(战略动机、信任、组织文化和联盟形式)及中国TD -SCDMA知识型联盟实现有效知识分享的分析,阐明了这4个要素对知识联盟内知识分享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创造和发展企业的核心能力正日益为企业领导者所关注的问题,而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知识联盟对发展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并且在企业应对国际化竞争方面正发挥着其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借鉴美日公司发展知识联盟的基础上,分析了知识联盟管理对发展企业核心能力和对中国引进外资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知识联盟中核心知识侵权的利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企业知识联盟中的成员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在相对开放的知识共享环境中,避免本企业核心知识资产流失。从个人和企业两个层次上分析了核心知识泄漏的利益基础,指出防范企业核心知识资产流失的关键在于知识联盟自身的治理结构以及知识联盟的其他结构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核心企业与核心企业技术联盟的内涵进行界定,以核心能力为基点探讨核心企业选择联盟伙伴的原则;同时,运用灰色聚类分析工具,对核心技术联盟内部伙伴选择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给出了一个汽车制造企业内部零部件企业合作伙伴选择的实例加以论证,最后得到结论:核心企业技术联盟这种运作模式对于核心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企业动态联盟的协调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平 《科学与管理》2001,21(4):23-25
<正> 1 企业动态联盟管理的内涵及其主要涉及的领域 动态联盟指多个企业(成员企业)为赢得某产品市场机遇,迅速开发出产品并推向市场,分别利用自己的核心能力,强强联合形成一个经营实体,组建动态联盟。它的主要目标是利用信息技术快速建立跨企业的灵捷动态组织,把多企业的核心能力优势集成在一起,抓住经营机遇,响应市场、赢得竞争。动态联盟以成员企业间的合作和联盟伙伴关系为主要形态。动态联盟是一种可重构、可重用和规模可变的企业动态组织和群体集成方式,  相似文献   

9.
从联盟的角度,以中外合资的本质为切入点,围绕如何有效利用中外合资提升我国企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根本目标,对中外合资联盟内外方技术控制机理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合资企业的不良结局往往是外方企业有计划实施技术控制的结果,主要途径是掌控管理控制权、建立联盟组合、吸收中方股份或中止合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0.
企业通过战略联盟进行的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立生 《科技管理研究》2004,24(2):45-47,55
当今世界,竞争日益全球化、多样化、复杂化,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了战略联盟的道路。创新是企业荻取持久竞争优势的不竭源泉。战略联盟也日益成为知识性战略联盟。企业结成知识联盟的核心目的之一就是学习和创新。本文主要探讨企业通过战略联盟进行的组织学习和知识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1.
知识型企业核心能力分析及其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季玉群  黄鹍 《科研管理》2004,25(4):37-40,50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加快与世界经济对接的进程,研究企业尤其是知识型企业的核心能力问题尤为重要。为此,本文运用核心能力理论,提出了知识型企业的核心能力层次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知识型企业核心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模型,为提高其整体竞争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浅析企业战略联盟的共同愿景调节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先进管理理论的指导下,企业内部生产力潜能已逐渐被挖掘,而通过企业间不同的合作方式结成的战略联盟,成为改善和增强企业生产力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方式。从战略联盟的核心要素-共同愿景出发,分析了联盟企业共同愿景的一般形成过程,并给出了共同愿景的调节机制模型。  相似文献   

13.
哈默和普拉哈拉德1990年首次提出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此后,核心竞争力便成为国际学术界以及企业界研究的重点。人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进入21世纪,消费电子产业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与人们生活的联系愈加紧密,并与教育、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快速融合,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突出,是一个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方面。培育和提升消费性电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产业的健康发展大有裨益,对改善人民的生活品质,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我国消费电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分析,从政府角度、企业角度和企业合作角度提出了提升消费电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我国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我国石油企业的总体实力,必须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针对我国主要石油企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过程模型,并以此初步确定了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最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定量分析了影响我国石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150余名在孵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的调查,分析了企业的服务需求,结果显示,企业最需要的服务是企业培育培训、核心价值培养、建市公共技术平台、成立产业联盟等,并可以通过建立资源网络获得.因为孵化器通过资源网络可以提供企业需要的服务,因此,孵化器服务创新的方向之一是建立资源网络,利用网络向企业提供增值服务、高端服务,这样的服务将更有效和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6.
浅谈我国企业核心能力的构建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东林  马风光 《软科学》2002,16(5):21-25
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企业经营日感艰难。经过理论界和实践界的探索,找到了核心能力这一制胜秘诀。加入WTO后,与国外企业展开全面竞争已不可避免。构建和管理我国企业的核心能力势在必行。我们应理解什么是核心能力及其特征和作用,认识我国企业的现实竞争能力。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找到构建和管理核心能力的切实可行的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谢其虹 《科教文汇》2011,(11):205-206
判断一个企业管理水平好不好,是否拥有核心竞争力,主要应该是这个企业人才培养的体系是否健全、完善。培养人才,成为当今国内多数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我们在这里试着剖析这一现状,并试着针砭时弊,给出一点建议,促进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8.
核心竞争力的模块化网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以突出核心竞争力为特征的模块化组织变革成为潮流.在此背景下,研究模块化网络对培育和发展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系统地分析了模块化网络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模块化网络是我国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论通用竞争战略与核心能力战略的同一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怀意  陈建新 《软科学》2002,16(2):29-31,35
通用竞争战略的目的在于获取独有和持久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得以维持独有和持久性在于其驱动因素的有效作用。这些驱动因素的有机集合体便形成了企业核心能力得以存在的基础。文章指出: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取独有和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