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为解决教育哲学博士(Ph.D.)和教育博士(Ed.D.)趋同的问题而实施的教育博士"顶峰体验"改革的经验,并为我国教育博士研究生培养提出了建议:以实践为导向,设置问题解决的真实情境;提供优秀的师资保障等。  相似文献   

2.
哈佛大学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改革对世界各国教育博士培养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在回应专业博士教育社会质疑、弥补哲学博士教育长期缺失双重需要推动下,哈佛大学对教育博士学位培养进行了大刀阔斧改革:撤销原教育博士学位(Ed.D.)、新设教育领导博士学位(Ed.L.D.)、创设教育哲学博士学位(Ph.D.),形成了两种博士学位并存共生新格局。从培养模式比较看,专业博士回归“实践”属性,教育哲学博士凸显“学术性”特点,且两者均高度重视跨学科教育和培养质量提升。我国培养教育博士起步较晚,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可借鉴哈佛大学经验教训,积极推动教育博士培养模式改革,更好地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教育博(The Doctor of Education degree,Ed.D.)专业学位教育面临的中心问题是其与教育学博士(Doctor Of Philosophy in Education,Ph.D.)教育在培养目标、入学标准、培养模式与师资队伍、课程设置与学习方式、学位论文与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着趋同性。围绕该问题的解决,美国近年来展开了一系列的论争,从而激发了美国和其他国家对教育博士(Ed.D.)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4.
以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博士项目的产生和变革为切入点,深刻把握美国教育博士项目产生及历代变革的内核规律。哈佛大学教育博士项目的发展是认识论和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观相互博弈的结果,根源于专业实践在新型知识生产模式中的凸显。但在后续发展中,教育博士项目因与教育学博士项目趋同而备受质疑。教育领导博士(Ed.L.D.)项目和教育哲学博士(Ph.D. in Education)项目的出现使得研究取向和实践取向暂时得到平衡发展,也使得专业学位项目和教育博士项目的实践性被重新定义。教育博士项目的实践性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理论建构和知识范式,教育实践与理论具有同一性,两者可进行灵活有效的转换。基于此,提出我国应基于教育学学科本质,重新审视教育博士项目的实践逻辑,且对于教育博士项目的发展持有质疑和宽容的态度认知。  相似文献   

5.
美国教育博士( Ed.D.)学位与教育哲学博士(Ph.D)学位之争由来已久.这既有复杂的历史原因,也与美国高等教育多样性、不同利益诉求、对学位教育质量关切等因素有关.从历史角度分析两种学位之争的缘起、演变及成因,并探讨其对发展我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启示,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教育博士培养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仍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与挑战。教育博士与哲学博士培养趋同问题与一些教育博士项目"含金量低"的问题是其无法回避的困扰,产生了对其培养合法性的质疑。美国作为设置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最早的国家,同时也是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最发达的国家,研究其经验和教训,无疑对未来我国教育博士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美国“教育博士”培养的实践、问题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教育博士培养经过80多年的发展,不断修正、完善自身的培养方案,形成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培养系统。但是,由于教育博士质量标准参差不齐,以及在学位属性和培养方式等方面表现趋同化,引起国内关于教育博士学位的争论不断。面对挑战与危机,美国一些大学教育博士项目不断改进,突破了传统哲学博士的模式,提高了教育博士的价值和意义。其实践、问题与挑战对我国教育博士的培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美国工程博士及其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工程博士的由来美国博士生教育是以19世纪德国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为样板而发展起来的。自1861年耶鲁大学首次授予哲学博士学位以来,该学位一直是在美国备受尊敬的最高学位,也是最主要的博士学位。美国的哲学博士是一种通用性研究学位,获得者不分学科和专业,统称为“哲学博士”(PHD)。本世纪初叶,在实际工作部门需求的推动下,一些应用科学领域,除了授给PHD学位外,开始授以专业博士学位,如医学博士、药学博士、牙科博士、法学博士、教育学博士等,逐渐形成了专业博士学位与PHD学位并行不悖、平分秋色的格局。许多学科往往设两种学位,既可授予PHD学位,也可授予专业博士学位,具体视培养目标、教育计划及工作去向而定。  相似文献   

9.
对哈佛大学教育领域哲学博士学位项目的设置及其实施方案进行了研究,指出跨学科性、问题导向性是该学位项目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哈佛大学教育领域哲学博士学位项目的设置对我国的启示:我国要避免以教育学博士学位的标准设计与实施教育博士项目;跨学科培养是博士生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教育管理人员的培训(包括职前的研究生教育和在职培训)发展迅速。1980年初已有385所大学开设了博士、硕士和专家学位教育管理课程。在美国,教育管理专业学位授予数之多也是其它任何专业难以相比的。1982年,仅博士学位(哲学博士和教育学博士)就颁发了1,4 64份。除了大学提供的培训之外,诸如美国学校管理者协会(AASA)等教育管理专业组织也积极参与了培训。就速度和规模而言,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发起了旨在解决两种学位趋同、彰显教育博士培养特色、创新学位制度的"重塑"教育博士系列改革行动。首先是由美国部分大学率先实施的重新设计教育博士项目的改革行动,在教育博士培养目标、招生对象、课程设置、学位论文要求等方面,探索彰显教育博士这一专业学位特色的培养模式,开启了美国重塑教育博士改革行动的帷幕;其次是由卡内基教学促进会联合25所大学共同发起的全国性重新评估教育博士卡内基行动,以重新评估为手段,通过项目联盟、协作设计实验等举措,共同探索特色鲜明的新的教育博士培养模式;三是由哈佛大学启动实施的创设教育领导博士专业学位的改革行动,丰富了美国博士学位结构,创建出美国新的教育博士类型,进一步拓展了教育博士教育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厦门大学与哈佛大学的教育博士研究生培养步骤或环节设置基本一致,但具体到各个环节,两所学校各有侧重和特色.虽然基于国情、体制等原因,我们不能全盘套用美国教育博士培养的模式,但其广泛的招生范围、灵活的培养目标、跨学科辅修计划等经验对我们具有启发意义.同时美国教育博士培养中与教育学博士的趋同以及教育博士低俗化的诟病也是我国在具体的教育博士培养中需要警惕和避免的.  相似文献   

13.
教育博士学位(Ed.D.)作为教育领域中的专业博士学位最早产生于美国,经过八十多年的发展,美国Ed.D.的培养体系逐渐完善并日趋成熟,形成了以教育目标、招生标准、培养方式及培养环节为一体的教育博士培养模式。为世界各国所效仿与借鉴。我国应在借鉴美国Ed.D.教育的基础上改进教育博士招生标准与方式;设置科学的教育博士课程体系;加强教育博士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外界师资力量,从而促进教育博士培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教育对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振兴与发展非常重要,教育强国需要懂教育的人办教育,实行教育家办学。教育博士(Ed.D.)是培养高层次职业教育者的实践性新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教育强国、培养教育实践专家的重大举措。我国开始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试点工作,试点工作中应处理好与教育哲学博士(Ph.D.)的趋同、培养与使用脱节和社会需求与规模、质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1914年,郭秉文以《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获哥大教育学哲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留学生。2014年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事业先驱、东南大学之父和上海财经大学创始人郭秉文先生从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100周年。1914年,郭秉文以《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获哥大教育学哲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个获此殊荣的留学生。2014年10月25日,由哥大教师学院、哥大东亚图书馆、纽约华美协进社(China Institute in America)共同主办的"郭秉文与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和中美  相似文献   

16.
面向工业需要的英国工程博士及其培养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英国开始设立工程博士学位。工程博士计划面向英国工业需要 ,兼取美国博士生教育重视课程学习和德国工程博士培养重视工程实践的长处 ,同时强调管理知识的学习和相关能力的培养 ,独具特色。英国工程博士不仅在学位要求上与哲学博士各有侧重 ,而且在组织形式和培养模式上也是独具匠心。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美国专业博士学位的产生发展过程,对专业博士学位的内涵、美国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专业博士学位与哲学博士学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专业博士学位具有学术性、职业指向性和效益性等属性,这些属性决定了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具有与哲学博士学位教育不同的教育理念与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第一级职业学位(FPD)是一种独具美国特色的学位类型。在初始阶段,美国教育统计资料中一直把FPD和本科学位合并在一起统计,1960-1961年,FPD开始正式成为单独的统计类别。美国FPD与研究型博士、一般意义上的专业学位均存在明显区别,主要分布在医学、法学和神学三大领域,且涵盖学士、硕士、博士三种学位头衔,关于其中带有"博士头衔"的法律博士(J.D.)是否属于一般意义的博士学位,学界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它仅仅是名义上的博士学位。美国FPD的规模一直远大于哲学博士,但其快速发展的时间上滞后于哲学博士。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应重在调整,特别是法学、医学等行业性和职业性强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可以逐步调整到专业学位教育体系中去。  相似文献   

19.
美国专业博士及其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初,美国在其产业部门的推动下,一些应用科学领域除了授予哲学博士学位外,也开始授予专业博士学位,并逐渐形成了两种学位并行的格局。专业博士学位是一种应用型高级学位,这种学位的设立适应了美国社会尤其是企业界对高级应用人才的需要,也成为一些国家进行博士学位改革时力求借鉴的范例。笔者介绍了美国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培养模式,剖析了其影响因素,总结了美国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及经验。  相似文献   

20.
博士作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高端人才,博士培养质量的好坏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息息相关。本文以韩国首尔国立大学为主要案例,探讨韩国具有代表性的一流大学教育学博士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其"弘益人间"教育理念指引下的教育目标,挖掘其完善方法论指导下的博士课程结构,重构其教育实践指引下的学分配置,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推进之时,为我国教育学博士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