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欧洲哲学史上,赫拉克利特第一次用“逻各斯”这一概念来表示规律。这一思想对于欧洲哲学和科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弄清赫拉克利特关于“逻各斯”的学说,不仅对于理解赫拉克利特的哲学思想,而且对于理解整个古希腊哲学都百重要意义。本文试图对“逻各斯”学说作点探索,以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2.
赫拉克利特是古希腊时期的一位重要的哲学家 ,政治哲学是其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赫拉克利特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其政治哲学理论所包括的三个关键点 :作为本原的火 ,神圣的逻各斯和奇妙的和谐来把握其政治哲学的实质  相似文献   

3.
将赫拉克利特哲学中的“逻各斯”解释为规律,是当今哲学界流行的观点。本文持不同的看法:(一)“逻各斯”一词虽是个多义词,但在赫拉克利特哲学中,它主要是作为本原物而存在的;(二)“逻各斯”与“火”作为本原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两者又有一定的区别:“逻各斯”是过程、对立统一和变化的抽象形式,而“火”则是过程、对立统一和变化的实在表现;(三)赫拉克利特批判地继承了米利都学派和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本原学说,在朴素的形态上既唯物又辩证地回答了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在早期哲学发展史上有一定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赫拉克利特是古希腊时期的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政治哲学是其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赫拉克利特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其政治哲学理论所包括的三个关键点:作为本原的火、神圣的逻各斯和奇妙的和谐来把握其政治哲学的实质。  相似文献   

5.
老子和赫拉克利特哲学都是对现实不满的愤世哲学,"道"和"逻各斯"分别是这两位哲学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是打开老子哲学和赫拉克利特哲学的钥匙。由于"道"和"逻各斯"在许多方面存在着惊人的相似性,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解读老子的"道"和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天地万物的本原:"道"和"逻各斯";主宰世界的客观规律:"道"和"逻各斯";博大精深、玄之又玄:"道"和"逻各斯"。  相似文献   

6.
因果性问题历来都是科学和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科学发展表明:因果性的内涵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演化,因果性的形式将随着不同的运动形式而改变。一、因果性概念的规定早在古希腊时代,人们就开始认识到世界运动和发展的必然性。赫拉克利特认为一切都遵循“逻各斯”,也就是万物发展的规律性。亚里士多德明确地把原因定义为“在一种意义上,构成了一个物件而本身继续存在着的东西”。他将原因分成四种:形式因(causa formalis)、质料因(causa materilais)、目的因(causa finalis)和动  相似文献   

7.
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从神话诸神的谱系中解脱出来,始于从探索客观自然界的“本原”开始的,在探索过程中他们发现了“逻各斯”并领悟流变,认识到“逻各斯”是有序的,便去寻求客观的必然性,变化背后不变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赫拉克利特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受争议者之一.在他的哲学中有关于"逻各斯"、"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一切皆流,对立统一"等概念和思想享有盛名.在对灵魂、宗教、神等方面问题的论述也有重要的价值.整体来说,他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对赫拉克利特的灵魂观评议纷说不一,给正确评价他的哲学造成混乱。论文从赫拉克利特哲学的整体观点出发,分析了他的灵魂观与始基、逻各斯、朴素辩证法等的关系,探讨了他关于灵魂起源与生死的观点,从而得出结论认为:他的灵魂观继承了古希腊早期哲学灵魂观的优良传统,实现了对旧原始灵魂观的大胆的革新和改造,表达了灵魂观的唯物主义倾向,开辟了人们认识灵魂的新方向。文章同时也指出了他灵魂观上存在一定的混乱,并分析了产生混乱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索菲亚(Σοφια)是西方哲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是"哲学"西文词汇的词根,在古希腊文化中的本义是"智慧"。在古希腊人的观念中,哲学本来就是追求智慧索菲亚的一项活动,但在哲学发展史的进程中,逻各斯中心主义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如此,逻各斯与索菲亚构成了追求智慧的一显一隐双重路径,但索菲亚观念史这条隐秘的追求智慧的路径却被人们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  相似文献   

11.
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看古希腊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眼点在于:通过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的考察来阐述其美学思想进而指出古希腊的美学特征.作者指出:古希腊哲学的一个总的倾向在于把一切有待解释的对象都归结为只有理性才可把握的本原,从而形成一种"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哲学传统.而古希腊美学亦植根于其哲学,用哲学的方法论考察美学亦即用思辨或科学的方法追求真与善的统一是其重要的美学特征,进而作者强调:正是缘于此,古希腊美学与哲学、伦理学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2.
在古希腊哲学发展的历史上,有一颗璀籼耀眼的明星,这就是赫拉克利特,其朴素唯物论和朴素辩证法思想,是前苏格拉底早期哲学的最高成就。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赫拉克利特哲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马克思称他的自然观是运动的、发展的、活生生的自然观;恩格斯认为他是古代原始的、朴素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的第一个明确表述者;列宁把他称为辩证法的奠基人,并认为他关于永恒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和熄灭的思想,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说明。  相似文献   

13.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35—475)在人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柏拉图曾勤勉地研究他的哲学并从中获得了早期哲学素养。黑格尔宣称哲学存在的开端必须自他始。就连海德格尔也引证他的残篇来附会存在主义。但真正认识了这位古代思想家的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马思克称赞他的自然观是运动的、发展的、活生生的自然观;恩格斯肯定他是古代朴素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的第一个明白的表述者;列宁确认他是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赫拉克利特的思想是丰富的。包含在他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体系中的伦理思想,也象海边俯拾即是的贝壳闪烁着斑斓色彩,他的伦理思想以他所创获的逻各斯为核心,在西方伦理学史上写下了独特的一章。  相似文献   

14.
语言起源于“逻各斯”(logos),古希腊人对“逻各斯”的惊异成就了古希腊的早期哲学,成为整个西方哲学的开端,而自柏拉图以降,哲学 走上“存在遗忘”之歧路,作为存在显现的语言沦为技术时代计算的工具,失去原有的魅力,返回“逻各斯”,再现语言的原始意蕴与特质,重新焕发语言的生机与活力,让语言之花再度开放于人类生存的家园,此乃我们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对柏拉图的读解 ,意味着对一种思想传统的理解。从《智者篇》切入柏拉图思想是重新定位柏拉图哲学内涵的一个策略。我们的新尝试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柏拉图的存在论是其辩证法的基础 ,这反过来改变了其存在论的方向 ;第二 ,“逻各斯”学说构成了柏拉图的思想空间 ,这一方面使得“存在”问题具有语言的尺度 ,另一方面使辩证法成了“自主的”科学 ;第三 ,传统的观点柏认为拉图重巴曼尼德而轻赫拉克利特 ,而我们则认为赫拉克利特思想构成了《智者篇》的基础。所有这些都有助于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理解和思考西方传统。  相似文献   

16.
希腊早期的自然哲学家,不管是鼻祖人物泰勒士,还是辩证法大师赫拉克利特,他们都以“自然”为哲学研究的对象,以找出或规定自然的本原为哲学研究的目的,并且陷入有关本原问题的争论不休之中。普罗泰哥拉(除引文、标题外,以下将简称普氏)的出现标志着早期希腊自然哲学的终结。从此,哲学研究的重心由客体向转主体,主体在认识和实践中的地位开始得到了确立。正如F·A·朗格所指出的:“普罗泰哥拉在希腊哲学史上,印出了一个大的转折点。不从客体即外部的自然界出发,而从主体即人间精神的本质出发,他是最初的一人,在这点,他无疑是苏格拉底的先驱。因此,在希腊乃至整个欧洲哲学史上,普氏无疑占据独特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7.
基于赫拉克利特的残篇,尝试从认识论的角度对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做出一种合理性的解读。首先指出人通过智性认识的是一种可被言说的属人的逻各斯,这样的“逻各斯”是基于人的认识能力的一种“有”;源初性的“逻各斯”本身是不能在属人的经验界限内得以认识的,正如赫拉克利特在残篇中所描绘的这是“那智慧者”的逻各斯,是一种作为万物之所以有的“无”,其自己展开自身又返回自身。那么对“逻各斯”的认识就陷入了一种困境。通过分析发现,在认识论中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对源初性“逻各斯”认识的思维有限性即人的有限性是产生这样的困境的根源,最为直接的表现为人的可“思”却不可“言说”的尴尬困境。最后,对人的思维有限性即人的有限性这一问题以及如何才能规避这一有限性从而直面“逻各斯”本身做出尝试性思考。  相似文献   

18.
每一种文明形态都是建立在特定的范畴、概念基础之上 ,特定文化形态中的范畴、概念 ,往往又是特定的文明形态的缩影。古希腊罗马文明是欧洲文明的母体。本原、逻各斯、气、原子是古希腊哲学中的主干概念。从阿那克西美尼等人的气论到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 ,构筑成了古希腊哲学乃至西方哲学在宇宙学说与人类生成理论方面形而上的演进轨迹。在人类认识挣脱宗教神话世界观束缚的嬗变心路中 ,呈现出超越与回复、进步与滞后的人类理性认识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9.
古希腊艺术理想的核心是艺术模仿观,其哲学基础是关注艺术与真理(逻各斯)关系的艺术真理观.赫拉克里特把逻各斯当作真理的言说,认为研究自然可以把握逻各斯.苏格拉底主张从人的立场与自我完善的需要去追求真知(逻各斯),艺术只能在道德目的论原则下为人服务,否认艺术自身就是逻各斯的范畴.柏拉图强调理念就是真理,哲学就是研究和认识理念的途径,艺术只是理念的模仿的模仿,既非逻各斯,更非真理本身.亚里士多德扭转了苏格拉底与柏拉图歧视艺术真理性的哲学倾向,认为艺术模仿与哲学一样都是真理的言说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一切皆流是赫拉克利特哲学的主要观点之一,与他的本体论即永恒的活火及逻各斯学说紧密相连。一切皆流不仅意味着可见之物处于永恒的流变之中,也意味着不可见之物,如概念、名称以及事物的本质同样不断地生成和消逝;他的本体论是一种自然主义的宇宙论,而不是道德形而上学的世界观。这些观点有可能会导致对意义世界的确定性的摧毁,从而含有虚无主义的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