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南宋的官学与书院都是为封建政府培养人才的地方,作为两种并存的教育组织形式,其办学思想各有所重。官学的学科齐全,为社会培养所需的各方面人才;书院则注重道德修养与学术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官学和书院之间互相影响。南宋中后期,理学成为官方学说,理学家们讲学的书院也成为官学的一种。  相似文献   

2.
独立学院的产生、发展及原因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文分析了独立学院产生、发展历程及运行模式。独立学院的产生延续了古代私学、官学传统,是中国社会变革发展的产物;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民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潮流以,是国际经验的借鉴。独立学院对进一步解决好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国家、社会需要之间的供求矛盾,具有重要的惹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远程开放高等教育中单一开放大学、双重模式大学和中介、平台三种办学模式并存,与境外远程开放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相比较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我国远程开放高等教育三种办学模式并存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我国高等教育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解决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要遵循的若干原则。  相似文献   

4.
西汉官学教育体制新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的官学并不是到文翁在蜀地兴校办学才出现的,其官学形式也并不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即只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官学教育体制。当时还存在着以培养史、卜、祝专门人才的官学形式。而且此类官学早在西汉建国伊始就已着手建立。后来则与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官学一起,同生共存,共同服务于西汉政权。这样说来,西汉实际是在实行着两套不同的官学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5.
唐宋以来,官学在科举的主导下,逐渐蜕变为应试的工具.官学的德教功能缺失,教育内容空疏无用,教学手段呆板僵化.为改变官学教育弊端丛生的现象,一些有理想的士大夫以书院为基地,以不同的教育价值观、教育方式来对抗科举的主导地位,并试图构建新的教育价值体系.书院教育催生了书院模式与官学模式并行的双轨体制,它在教育中不但纠官学之偏、革官学之弊,甚至在官学不振时,它还担负着开启进步思想、引领学术方向、移易社会风俗的作用.书院的教育与书院的精神,对今天的各类教育仍有极大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我国远程开放高等教育中单一开放大学、双重模式大学和中介、平台三种办学模式并存,与境外远程开放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相比较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我国远程开放高等教育三种办学模式并存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我国高等教育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要遵循的若干原则。  相似文献   

7.
试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谋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何确保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在竞争中有所提高,是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必须认真考虑的重大问题,只有确立正确的发展目标和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才能为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保证。要加强法制意识,切实形成依法办学格局,要把对学校的认可与评估作为促进教育发展,保证学校质量的重要手段,当前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必须以办学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以办学模式创新为重点,努力探索和总结我国民办高校发展模式,多形式,多层次,多类别地发展民办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8.
中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变化与走向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课题。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形成,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世纪之交,人们对高等教育的价值与功能赋予了更多的涵义与更高的要求,在这样一种宏观背景下,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有关问题,无疑对我国构建新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游世森 《职教论坛》2007,(3S):41-43
民办高校要生存发展,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办学思路,树立起灵活高效的办学体制和内部管理机制,有效地促进教育供给的多样化。民办学校可以和公办学校优势互补、互相学习、公平竞争、共同发展;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进行科学定位;拓宽办学思路,发展多种办学模式;注重大中专专业衔接、中高等教育融通。只有积极迎接挑战。才能将学院办大、办强、办出特色。  相似文献   

10.
全面把握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本质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众化高等教育区别于精英式高等教育的一个最本质的特征,是教育需求的多元化;与多元化教育需求相适应的是高等教育结构的多层次和教育模式、方法的多样性;我国高等教育要从指导思想、结构布局以及教育教学的方法和过程等诸方面突破精英教育模式的局限,从根本上建立起与大众化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办学格局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1.
元代在教育政策方面所作的调整,地方官、文人儒士等各阶层人士的主持和参与,都促进了安徽地区官学教育的恢复和发展:官学的校舍、图书资料等设施和硬件建设得到改善;学田得到收复或增置,办学经费筹措顺利,学校运转正常;地方官学教育体系日渐完善。官学教育的恢复和发展,促使境内一些地区科举和文风的兴盛以及城乡社会风气的淳雅。  相似文献   

12.
宋太祖赵匡胤为加强中央集权,以文人治理国家,将科举作为选拔文官的主要制度,极大地激发了士子读书应试的热情与需求,官学因之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然而,官学的发展主要是集中在宋仁宗之后,而此时北宋实行科举已有60余年,官学的发展明显滞后,难以满足士子读书应试的需求。而北宋建立之初创建和修复的书院不仅在规模、办学条件等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而且其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又能满足士子获取应试知识的需要。因此,书院在北宋前期弥补了官学之不足,成为科举应试教育的主要承担者。与此同时,由于书院与地方官学的职能高度重合,在朝廷大力扶植官学的举措出台之后,书院面临着或被改为官学,或停止办学的局面,盛极一时书院逐渐走向衰败。  相似文献   

13.
喻本伐在《教育与经济》2006年第4期撰文指出,学田制是中国古代为学校教育提供办学经费的一种特殊方式,与其他教育经费的划拨和筹措存在着明显殊异,对地方官学和书院的办理影响甚大。在学田制创立以前,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的办学经费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拨款,通常称之为“岁赐钱”或“赡学钱”。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由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出了要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必须从教育质量、教育公平、办学模式、就业等各方面人手,正确处理出现的各种问题,才能确保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两宋国子祭酒作为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最高长官,肩负着推进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使命。他们吸取五代衰乱之教训,尊儒术、尚文事,在助力传统儒学复兴和新儒学发展的同时,改科举、兴学校和校典籍,营造尊儒崇文的社会风气;改革科考内容以强调经术和策论,调整参试条件以勾连科举和学校,充分发挥官学的教育作用以弥补科举制度的不足,为国家选拔和培养治世之才;引领太学改革,推行三舍法、调整经学教材、选拔文行可称者为学官,以振兴官学教育;参与其他中央官学建设,制定武学、律学、画学和在京小学的教学管理制度,丰富官学教育体系;兴建地方官学,积极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发展地方教育,推行社会教化。  相似文献   

16.
民办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民办高等教育办学模式趋同有其必然性和不可避免性;山东民办高校办学模式存在多学科综合性、高层次发展倾向,学科专业设置重复,特色淡化的趋同现象。要促进山东民办高校办学模式优化,发展的策略应注重理性选择、准确定位,遵循规律、科学发展,适应需求、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观及其办学形式的主要特点为:"治才"的培养与选拔,学而优则仕的目标观;官学与私学并存,相得益彰的办学形式。治才培养与选拔的目标观,强化了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淡化了高等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忽略了高等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功能;官、私学并存的办学形式,弥补了古代官学高等教育在教育内容、方法上"重儒经教育,轻专业教育"、"重诵读识记,轻学术研究"等方面的缺陷性。该目标观及其办学形式,为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带来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8.
北宋的官学系统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在庆历、熙宁、崇宁三次大规模的兴学运动中.地方官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且由于朝廷对其发展的重视,到北宋末年,地方官学已相当发达。北宋地方官学从教师选聘、学生管理、教学方法等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为此后地方官学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并对北宋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国有民办二级学院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自身的产业特性、社会的转型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催生了国有民办二级学院,它的产生是高等教育适应市场经济改革的必然产物。这一办学模式有利于高校主动适应市场经济运作的需要,增强办学能力,提高办学效益;它顺应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潮流;是民办高校中较为理想的一种模式;同时它也存在办学风险。  相似文献   

20.
宋代是我国传统数学发展的黄金时期。官学和私学是宋代数学教育的主要模式,宋代数学教育的长足发展为宋元数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