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 经过长期的校长培训实践,我们深深地感到我国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存在着一定的弊端:缺少需求调研,培训目标模糊,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模式和方法单一,主要采取专题讲座和报告的形式进行理论灌输;培训师资缺乏现代培训观念,缺少中小学管理的实践经验;对培训质量缺乏有效的监督与评价。  相似文献   

2.
当前陕西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建立了省、市、县(区、市)三级培训网络。经过20年的努力,陕西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要推进培训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对当前的培训进行深入剖析,使之更加科学、高效。一、校长培训存在问题分析1.培训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监管。《陕西省教育系统干部培训十一五规划》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培训机构和培训工作的领导,‘一把  相似文献   

3.
冯志辉 《教师》2013,(7):18-19
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十二五"时期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今后五年,对全省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教师和校长、园长进行每人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十二五"时期,各县中小学教师培训任务非常艰巨,具体培训实践过程中,由于培训目的不明确,培训缺乏实践性,农村教师培训效果不尽人意。据中国教育报2012年10月对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基本上是任务取向,其基本特征是:培训管理行政化、培训过程程式化、培训内容学科化、培训效果评价外部性。其主要问题是:培训目标单一性,缺少多元性;培训起点模糊化,缺乏针对性;培训阶段割裂性,缺乏连续性;培训内容碎片化,缺乏系统性;培训方法简单化,缺乏互动性。基于校长成长的培训是以创新为灵魂,促进校长资本积累的过程。其模式结构包括:促进校长整体发展的培训目标、指向校长资本积累的课程、基于校长成长问题的教学过程、依靠校长自我建构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中小学校长专业化的发展,校长培训也日益精细化、专业化,这要求我们在校长培训中无论采用任何一种模式,都需要作一番精心的研究,对模式的思想理论基础、预期目标、理论与具体方法的有机结合、实施步骤、预测效果等都要作明确的说明,这也是中小学校长培训专业化的必然要求。同时,新任校长时期是校长专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其从管理者转变为领导者的重要阶段,岗位角色的转变要求其知识基础作出相应的调整。对于新任校长来说,他们虽具有某一领域的管理经验与能力,但缺乏全面管理学校的知识与经验;他们虽懂得管理的技能和方法,但还缺少成为一名称职、优秀校长的领导艺术。因此,对中小学新任校长培训模式的研究,既是对中小学校长培训专业化的理性思考,也是对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新任校长培训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6.
抓好中小学校长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是提高中小学校长素质的关键所在。中小学校长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培训的内容、培训的方式、培训的资源等不能满足校长这一职业成长的需求,校长对培训的质量和要求明显提高,解决问题、提升能力已成为中小学校长培训的价值取向。在新一轮校长培训中,必须增强培训的实践性,并在培训内容的选择、方式的运行、资源的挖掘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7.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和指挥者。在我国加快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中,在提倡和谐教育、终身教育、素质教育以及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中小学校长队伍迫在眉睫。在我国各市级在中小学校长培训的过程中,出现的缺乏明确的培训标准和目标;缺乏主体性;培训质量不高;培训方式单一等问题。主要对策有:创设情境,使中小学校长们真正地参与其中;创建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培训环境与系统体系;课程选择多元化;结合时代气息,拓展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孙亚莉 《教书育人》2009,(12):72-73
对我国校长培训的反思 我国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校长进行大规模正规培训的,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的校长培训事业已初具规模,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小学校长队伍的学历达标和岗位能力提高问题,但回顾我国以往的校长培训,不得不承认,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国培计划"的实施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的高度重视。但是,我国的教师培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或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基层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对教师培训不够重视;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缺乏专门的教师培训队伍;教师培训形式单调以及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中小学教师、校长"以学员为主体、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以能力提升为目标"的培训模式,是国内普遍且必不可少的迅速传递知识的一种有效培训方式,是促进中小学教师、校长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在实际的教师、校长培训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对培训对象的简单单向知识灌输,知识迁移和成果输出效果不明显,缺乏以双向互动、情景渗透、行为改变和成果即时输出为导向的措施和手段。加强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情景化、实践性、成果即时输出、外显行为改变等方式,能大大提高教师、校长有效培训的质量和水平,促进教师、校长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要做中小学校长不仅要在被认可的高等学校经过严格训练获得硕士学位,而且要有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同时还要经过一年的校长实习。这种过程不是靠教育行政部门的指令,而是靠校长候选人的自主选择。与之相比,我国的校长培训制度不仅没有严格的学位要求,而且不强调实践环节;校长候选人的学习不仅缺乏自主性,在培训资源的配置上也缺乏整合性和优质性。因而,我国校长培训制度需要在国际视野中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2.
校长培训对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回眸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经历了由小到大、由重数量、规模到质量与规模并重的发展历程,在曲折中不断探索前进,经历了孕育产生期、渐进发展期、巩固完善期、质量提高期四个阶段,在培训管理、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等方面逐步完善,正在建成新时代中国特色中小学校长培训体系,实现中小学校长培训由"量"到"质"的跨越,多措并举促进乡村中小学校长培训稳步发展。展望新时代,要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校长队伍,我们需要深化培训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开放校长培训市场;坚持问题导向,服务教育发展重大需求;联动推进"校长工作坊",打造地区培训品牌;加强训后跟踪指导,构建新时代校长培训质量评价标准,培养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中小学校长队伍。  相似文献   

13.
校长培训课程设计框架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校长培训课程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一)改革中的发展 随着教育的发展,我国校长培训也快速发展.培训课程同样呈现出压缩式快速发展(Compact Development)的趋势。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对中小学校长进行了大规模的正规培训,并通过《关于开展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规定了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的课程内容。1995年12月,国家教委发出了《关于“九五”期间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指导意见》及其相配套的《全国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指导性教学计划》,  相似文献   

14.
切实加强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的针对性,是保障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质量的关键。把握"学情",此为加强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针对性之前提;把准"症结"即把准了加强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针对性之要害;把控"环节"是加强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针对性之根本。  相似文献   

15.
对中小学教育家型校长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主要是研究中小学教育家型校长的培训模式,对我国正在实施的校长可持续发展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分析我国自校长培训工作实施以来形成的培训模式的特点,评价其弊端,为构建更高效的培训模式提供参考,以便更好地实施校长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6.
校长培训对校长领导力的发展和组织效能的提升至关重要。文章采用《校长培训问卷》对西北特困区甘肃省环县的34所中小学的52名校长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校长的培训机会不多;校长参加培训的动机主要源于自我提升、校长培训的形式和内容有待改进。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增加培训机会、完善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效能、加强培训制度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引领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是新时期校长培训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湖北省"十二五"中小学校长队伍素质状况与培训需求调查为依据,对校长培训动因、培训方法、培训内容以及培训模式等进行实证分析,并基于培训者的立场,提出相应的引领策略。  相似文献   

18.
西方国家中小学校长培训经验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较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共识,本文探讨了国 外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基本做法和特点,并对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案例教学模式在我国的校长培训中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探讨案例教学的内涵,分析案例教学对校长培训的必要性,提出案例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步骤,这对破解长期以来校长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理论脱离实际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提高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校长在基础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中小学校长的培训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作者根据自己长期的实践经验所积累的第一手材料,分析了当前西藏中小学校长培训存在的定位不明、缺乏长远规划、培训层次模糊、课程理念滞后等问题,并提出了详细的构建培训目标体系、课程体系、培训模式、保障措施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