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基督教在福建有着悠久的传教历史。伴随着传教活动而来的是教会教育的兴起和发展,近代福建教会中学教育模式在不同的背景下经历了福音化、世俗化、欧美化和本土化四个历程。解读每一个阶段转变的内在动因,给予今天的基础教育改革和私立学校的教育发展提供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一、国家对私立基础教育学校的管理 在全法约9000所私立学校中,绝大部分为天主教会团体所拥有。这是一种历史遗留现象,因为在法国大革命之前,教育为教会所垄断,直到19世纪末第三共和国时期才彻底实现国民教育与教会的分离,确定了“免费、义务、世俗”三项教育原则,国家开始建立公立学校体系,教会学校变化为私立学校。1881年通过的“学校法”代表了这一时期的变化。战后法国又逐步确立了现代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3.
自鸦片战争以来,资本主义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在中国攫取了许多特权,其中包括在中国传教和建学校的特权。在以后近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的历史中,逐渐建立了一个从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教会教育体系。居于教会中等教育核心地位的教会中学,在实现基督教教育事业中,倍受西方教会的垂顾,被视为教会学校体系中“最重要之一部分”。在近代中国社会,教会中学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适应半封建  相似文献   

4.
教育在澳门回归前一直不被重视。早期居民多以捕鱼为生。1535年之后,由于外国传教士纷纷到澳传教著书,社会文化教育才得以开展。近400年来,澳门并存着两个社会:一个是葡人社会,另一个是华人社会。两个社会分别以各自的语言形成自己的中、小学教育。以葡语为葡萄牙人子女提供教育的官制学校,是教会及社区团体举办的。以中文或英文授课的私立学校,是华人社会举办的。政府对于官制学校教师要求有一定资格,即教师必须受过师范教育的培训,而对于私校教师是否受过培训就  相似文献   

5.
在 2 0年代末至建国前夕的中国教育舞台上 ,曾经出现了一大批与公立高等学校平分秋色、竞显生命活力的私立高等学校 ,其中不乏饮誉中外、成就斐然的佼佼者。它们的成功除其他原因外 ,和南京国民政府的管理也是分不开的。  一、严格整顿私立高校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 ,我国私立高校的发展较为混乱。一方面 ,不少私立高校设备简陋 ,师资匮乏 ,办学水平与教学质量极为低下 ;另一方面 ,外国人把持的私立教会高校旨在培养传教人员 ,将宗教课程列为重要教育内容。对此 ,南京国民政府下力严加整顿 ,其中 ,强制私立高校注册立案 ,将其纳入国家教育…  相似文献   

6.
法国资产阶级历来重视教育,从一八七○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以来,逐步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兴办了各级各类学校。这些学校为资产阶级培养了各种人材,也训练了大批劳动力,对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起了重要作用。法国在教育行政上是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学校制度、课程、教学大纲、师资以及每周每日的教学时数,都由国家的法令统一规定,全国通行。除公立学校外,还允许私人或宗教团体开办私立学校。法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也是学校教育双轨制学制基本形成时期。一八八一年《费里法案》提出了“中立、义务、免费”教育三原则,规定废除教会监督公立学校以及教士担任教师的特权,以伦理课和公民课代替宗教课,免除公立初等学校的学  相似文献   

7.
沿着澳门教育运行的独特轨迹,我们发现澳门私立学校教育的阵容非常强大,这些私立学校吸纳了澳门所有中、小、幼学生中的92%以上的学生。说私立学校是澳门教育的主体,支撑了百余年来的澳门教育这话并不夸张,私立学校对澳门教育的贡献实乃功不可没。在澳门的私立学校中绝大部分是华人办学,其中又以民间团体办学为主,像教会、工会、商会、街坊会、妇联、同乡会等各种团体均兴办了多所学校,这些学校往往向学生收费很低,多不以牟利为目的。那天上午,我们访问的澳门慈幼中学就是在澳门的一所知名私立学校。访问这所天主教会办的职业性学…  相似文献   

8.
我国近代私立学校评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出现一批私立学校,有的被称作“贵族学校”。如何评价私立学校,如何看待“贵族学校”,开始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探索我国近代私立学校创建和发展的历史,有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一我国近代私立学校的名称什么是我国近代的私立学校呢?据1929年公布的《私立学校规程》规定,凡是私人或团体设立之学校为私立学校,外国人在我国开办的学校也是私立学校,这主要指教会学校。由此可知,我国近代的私立学校有三种:其一是外国人开办的教会学校。教会学校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特殊产物,是为帝国主义列强对我国…  相似文献   

9.
王蔚 《安康学院学报》2007,19(5):99-100
从明末清初,即有洋人来华传教,而传教的最佳途径就是办学校.清末,列强们的枪炮打开了国门,大批传教士也随即而来,并在华大规模办学传教,体系亦日益完善,形成了小学、中学、大学的完整的教育体系.这在客观上为中国近代培养了一批具有西方现代科技理念的人才.但由于我们受到一些传统观点的影响,并没有对它给予充分的重视.因此,重新认识教会教育对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澳问开埠四百多年以来,由于经济上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又因为在过去的岁月中,澳门政府对教育不重视,没有承担起开办学校、扶持教育的责任,因此,澳门教育事业的发展一直比较缓慢。有史以来,澳门的教育主要是依靠民间和社团的力量来资助办学。教会就是率先举办学校的社会团体,此外还有商会、工会、宗教等社会上热心教育的人士及社团参与办学。因此,澳问学校以私立学校为主。到目前为止,不算高等学府,澳门的公立中小学校只有25所,私立中小学有163所,私立学校的数量是公立学校的6倍多。私立学校学生占学生总数的93.5%。这…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80年代基督教传入豫南。为了更好地传教,教会开办学校和医院以期吸引教徒。基督教这些教育、医疗机构主观上是为传教服务,但客观上却推动了近代豫南地区新式医疗卫生和教育教学的发展,培养了豫南地区第一批西式医护人员和接受西式教育的学生,促进了该地区教育、医疗和思想的早期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晚清西方传教士创办教会学校的目的:一是作为传教的辅助手段,二是传播西方的近代科学知识。教会女学的创办开创了中国女子接受教育的先河、改变了中国人的传统教育观;晚清教会医学校的创办促进了中国西医学教育的发展,为中国培养了早期的西医人才。  相似文献   

13.
柳靖  刘冬 《职教论坛》2012,(19):91-96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通过了专门的职业教育法规和多起职业教育议案,形成了职业学校教育、职业补习教育和职业指导三者有机结合、较适合中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模式。职业指导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发展对当前职业指导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私人办学自80年代重新登上中国历史舞台以来,一般人都认为私立学校只是对公立学校体制起着“拾遗补缺”的作用。我们认为,“拾遗补缺”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私立学校在初创时期的一般功能,然而随着私立学校的发展及其日益发挥出的作用,它作为国家教育事业的一部分,除具有公立学校所能产生的一般功能外,还有如下一些特殊功能。 (一)有利于促进教育竞争和学生个性的发展,形成办学特色 在我国,国家统一办学的教育体制在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处于垄断地位。从理论上说,这种教育国有化和教育规模化经营,对于集中力量、有计划地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快速培养国家急需人才,无疑起过积极作用,但在高度统一的教育管理体制下,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权,只能按照统一的教材、统一的  相似文献   

15.
九江开埠以后,西方教会陆续进入九江兴建教堂并进行传教活动。为了配合传教,西方教会在九江创办了新式教育、西式医疗、慈幼恤老等慈善公益活动。这些活动推动了近代九江社会的转型,促使九江成为西方教会在江西乃至长江中下游流域传教的重镇,彰显了九江在近代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辐射力。  相似文献   

16.
日本的私立学校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日本私立学校教育发展的历史、现状和特点日本的近代学校教育制度起始于明治时期。在此之前,日本民间就已经存在着诸如“寺子屋”(在寺庙里对庶民子女进行读写教育)、私塾等一些私立教育机构。明治初年,日本模仿欧美颁布了学制,开始建立公立学校体系,上述私立教...  相似文献   

17.
晚清时期华侨教育的发展分3个时期:19世纪70年代以前为华侨自发办学时期,该时期清廷在华侨教育上毫无政策可言;19世纪70年代起到19世纪末为部分清廷官员推进华侨教育的发展时期,该时期清政府的侨务政策发生缓慢变化,对华侨教育问题也渐渐重视起来;20世纪初至清末为华侨自觉创设新式华侨学校的华侨教育大发展时期,该时期清政府采取鼓励国内教员到海外任教、设劝学所、派视学员、制定华侨学堂规则、创立暨南学堂、推行“新政“广揽华侨人才等措施,使得华侨教育出现第一次兴学高潮.尽管晚清时期,清政府是在其思想、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利益驱动下才采取措施推进了华侨教育的,但是从客观上讲,这对华侨教育政策的转变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的福建教会学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国时期的教会学校,其发展趋势并非是平稳的,直线型的,而是跌宕起伏,令人难以捉摸。本文力图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时期的福建教会学校的发展态势及其影响做一粗略的探讨,以祈教方家学者。一民国时期,随着教会传教区域的扩大和基督教教育的影响,到教会学校求学的人日益增多,教会办学的规模日益扩大。据统计,1920年前后福建全省基督教会所办的学校共852所,学生总数有25568人。教会中学的办学规模也相应扩大,有的在原有的教会小学的基础上升格发展成为教会中学。1914年,英国伦敦会创办了福州英华中学、英国圣公会创办了…  相似文献   

19.
圣约翰大学的发展历程及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圣约翰大学是外国教会在我国较早设立的一所著名的教会大学,曾誉为“东方的哈佛”、“外交人材的养成所”,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这所大学的考察,正确认识教会高等教育的性质及办学特色,评价其客观作用,为办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十九世纪下半叶,教会在华进行的直接传教活动受到多种力量的阻遏,为此,纷纷改变策略,改善教会形象,提高传教功效,以对中国社会进行有效的思想渗透为主要目标。教会在教育方面的活动也相应作了调整,教会高等教育开始得到重视。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圣公会在中国的代表施若瑟(Samuel Isaal Joseph Sche-reschwsky)率先进行了创办高层次教会教育  相似文献   

20.
柳靖  王辉 《职教论坛》2012,(4):92-96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教育宗旨和方针中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通过专门的职业教育法规和多起职业教育议案,确立了职业教育制度,形成了职业学校教育、职业补习教育和职业指导三者有机结合的较适合中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模式.职业教育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发展对我国当今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