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冰壶运动队团队凝聚力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苏和 《冰雪运动》2006,(2):58-60
以卡伦(Carron)的凝聚力理论为分析工具,以省级以上冰壶运动队为分析对象,利用文献资料法,从环境、个人、运动队、领导4个方面初步分析了冰壶运动中影响团体凝聚力的因素,并为培养和提高冰壶运动队团队凝聚力提供了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
封面人物     
《冰雪运动》2012,(5):F0002-F0002
王冰玉,1984年出生,现任中国女子冰壶队队长,四垒选手,2O11年女子冰壶世锦赛四垒成功率排名第一。王冰玉毕业于哈尔滨体育学院,怀着对冰壶运动的热爱,加倍努力训练,与队友岳清爽、柳荫、周妍合作获得2011年女子冰壶世锦赛冠军。因为冷静、稳健,王冰玉逐渐成为中国冰壶女队的核心人物。王冰玉平时性格十分随意、不拘小节,但在心理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上具有先天优势。身为队长的王冰玉,因为肩负战术决策和完成最后一击的工作,她常常要经受“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心理考验。  相似文献   

3.
冰壶运动中扫冰技术是对比赛过程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利用文献资料、现场观察等研究方法,对2014男子冰壶世界锦标赛中国队与欧美强队扫冰技术能力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找出中国男子冰壶队与欧美强队在扫冰技术能力上的差别,提高中国男子冰壶队竞赛成绩。结果表明:扫冰技术在冰壶比赛中极为重要,对比赛的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中国队与欧美强队相比扫冰技术能力相对较弱;在队投壶技术的稳定性方面中国队比欧美强要好。建议中国队在扫冰技术方面进行针对性训练,加强对冰壶运动轨迹产生影响因素的综合理解认识;增强扫冰技术团队配合能力;提高扫冰技术专项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2001年中国哈尔滨国际冰壶邀请赛主要竞争对手亚洲强队日本队、韩国队与国内队选手在技战术、心理调节能力与团队合力的对比分析及对比赛实际名次主客观因素的分析,指出交流的必要性、差距所在和项目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为中国女子冰壶运动员选材、训练和竞赛提供专项认知心理学依据,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测试法、数理统计法,以国家队女子冰壶运动员和黑龙江省男女冰壶运动员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认知能力方面对女子冰壶运动员心理特征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运动级别女子冰壶运动员在注意力集中指标上存在非常显著差异,在时间知觉、深度知觉和动作记忆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训练年限女子冰壶运动员在手腕稳定度指标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女子冰壶运动员在注意力集中能力方面上显著低于男子冰壶运动员。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针对中国冰壶队参加大冬会比赛情况分析,找出中国冰壶队在比赛中出现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找出解决方法。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法、现场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冰壶男、女队参加第24届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冰壶项目的赛况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中国女队存在后备队员不足、应对突发事件心理调整不到位,中国男队全队和四垒的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是中国冰壶队备战冬奥会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结论:加强后备队员储备、提高团队凝聚力,加强与世界高水平运动队比赛交流、加强平时训练等可有效提高中国冰壶队的训练与技术水平,达到增加中国冰壶队获得2010年加拿大温哥华比赛奖牌的可能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王子 《冰雪运动》2015,(6):34-37
冰壶运动被称为“冰上围棋”,是集健身、娱乐和竞技为一体的冬季体育项目,是一项需要出色控制身体动作和充分体现优秀心理品质的集体运动。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定性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影响冰壶运动员比赛成败的心理归因进行研究,认为赛前过度紧张、自信心的影响、自卑畏怯、动机因素、团队协作因素、外界环境等是影响冰壶运动员比赛成败的心理因素;并提出了比赛前、比赛中和比赛后的心理调控训练的路径,为冰壶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为我国冬季竞技项目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作为东道主,我国必定力争扩大参与面、挖掘潜力、拓展新兴项目.已经积累了男、女各单项竞技实力的冰壶运动,必将成为国家体育总局冬奥会项目的战略重点.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对我国冰壶运动国际竞争力的现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冰壶运动在发展中存在快而不稳,社会认知度低,项目发展不均衡,后备人才短缺等问题.为提升我国冰壶运动的国际竞争力,必须从全局出发,立足突出国际竞争实力、注重基础建设、完善发展体系.重点解决项目在后备人才、保障条件、社会基础等面临的制约瓶颈;同时合理配置资源,依据国际冰壶比赛的变化趋势,适时开展新兴项目;移植与借鉴冰壶强国的竞赛体制为我国冰壶运动步入世界强国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体育团队凝聚力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体育团队的正常运转离不开凝聚力,一定的凝聚力是体育团队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求,体育团队凝聚力的增强是一个自觉的形成过程,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在实际工作中,要增强体育团队凝聚力;中心工作就是要协调体育团队的各种内外关系。  相似文献   

10.
采用访谈法等对中国冰壶运动制胜因素进行研究。结论:训练因素有项群理论借鉴与运用、项目规律的认识、"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传承与发展、"冰壶精神"的充分理解和比赛规则的良好把握;管理因素有冰壶运动发展指导思想的制定与实施、国家对该项目的重视与支持、举国体制的巨大作用、团队凝聚力的打造与核心运动员的培育,以及高水平外籍教练员的聘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