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论教育主客体关系模式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机 《宁夏教育》2008,(4):18-19
在教育四大要素所构成的各种关系中,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之间的关系最能决定教育的性质和效果,而对教育主客体关系的探究,历来就是教育界一个存在争论的基本问题。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认识也是不断变化的,因而出现了“中心”模式到“双主体”模式,再到主体间性模式的转变。本文试图通过教育主客体关系模式演变过程的分析,来探求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实质。  相似文献   

2.
教育过程主客体关系的主要观点及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过程的主客体关系问题的争论已持续很久,从上个世纪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的“教师中心说”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的“学生中心论”而进行的关于教师和学生地位的争论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争论的持久性更充分说明了对这一问题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和正确理解,有助于揭示教育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文章首先介绍教育过程主客体关系研究现有的主要观点,以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接着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的方法进行反思,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指出主客体在关系中生成也应在关系中把握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德育过程主客体关系问题 ,从本世纪初以“现代教育派”和“传统教育派”的“学生中心说”和“教师中心说”之间的争论开始 ,一直到现在都是德育理论界老生常谈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 ,在我国 80年代以来曾引起一个高潮 ,然而人们对德育过程主客体关系认识还没有取得共识。目前在我国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六种。(1 )主导主体说这种观点认为 ,在德育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它的理论依据 :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决定着德育的方向、内容、方法、进程和结果 ,学生 (主体 )认识道德知识 (客体 )、提高道德能力和思想意识都离不开…  相似文献   

4.
“单主体说”、“双主体说”以及“主体际说”(或者叫“主体间性说”)等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代表性观点,但都欠准确。实际上,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是一种“双重交互”的关系。这涉及到两个不同的层次:若分别从“施教”和“受教”的不同视角看,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是“互主体”的,这种“互主体性”鲜明地体现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主客体关系的转化上;即便单就“施教”而言,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互主体”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用“双重交互性”能够更加精准地概括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主客体关系。  相似文献   

5.
师生主体间性建构的哲学基础和实践策略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人际关系和师生关系是主客体关系还是主体间关系是自为的,不是自在的。如果重视人与物的形式联系而不是本质联系,就会以形式逻辑认识问题,把认识和实践的指向性作为标准划分主客体,笼统地把作为对象的人与物都当作客体。如果重视人与人的本质联系及其与物的本质区别,则会以哲学思维思考问题,把思想作为划分主客体的标准,把作为认识和实践者的人和作为认识和实践对象的人都看作是主体。师生主体间关系中的主体性与师生主客体关系中的主体性有本质区别。师生主客体关系中的师生关系是非平等的,师生主体间关系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师生主客体关系中的主体性是追求价值者的主体性,目的是单向的,师生主体间关系中的主体性不仅是追求价值者的主体性,也是价值追求对象的主体性,目的是双向的。师生主客体关系的主体性的形成过程、方式和结果是单项和强制的,师生主体间关系的主体性的形成过程、方式和结果是双向、交往和理解的。师生主客体关系中的主体性形成遵循的是天人对立和主客体对立的规律,师生主体间关系中的主体性的形成遵循的是天人和谐或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的规律。因此,在师生主体间关系中建构学生主体性的原则也不同于在师生主客体关系中建构学生主体性的原则。建构师生主体间关系应该遵循自我确认、指导学习、研究性教学、人文关怀、独特共在和全面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教育哲学的观点,考察和分析了教学过程中主客体关系和教师主体需要对实现教学价值的重要意义,提出了以下两个观点:一、强化教师的主体性地位,恰恰是为了提升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层次,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建构学习主体”。二、教师主体的需要,是教学价值关系存在的重要基础,它若能够合理地整合社会需要、学生需要和教师自身需要几个部分,就能够较好地反映客观需要,这对教学过程优化,对教学过程价值的实现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7.
学生评教是高等教育中一项饱受争议的制度。学界对学生评教制度有赞成和反对两派不同的观点,其争论的实质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问题。主体间性教育思想超越了“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的争论,将教学过程的本质聚焦在师生交往互动的关系上,为学生评教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现有的学生评教制度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借鉴国外高校学生评教的做法,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关系,这是近些年来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极为关注并争论很多的一个基本问题。目前仍然存在着种种不尽相同的观点:单一主体说,双主体说,复合主体说,主导主体说,动态主体说,超越主客体说等等莫衷一  相似文献   

9.
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谁为主体谁为客体,二者的主客体关系问题始终是中外教育界争论的问题,至今尚无定论。正确认识和评价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确定各自在教学中所处的地位,不仅有助于现代教育理论的构建和发展,而且对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那么,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让我们先来考察一下有关这~问题的几种不同观点。一、几种师生主客体关系认识的回顾回顾关于教师和学生主客体关系的种种认识,大体上有这样四种观点:“教师中心说”、“学生中心…  相似文献   

10.
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及其主体性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问题存在诸多观点,争论的实质是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彰显生发于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进一步完善、育人为本的理念提出和网络环境下人的主体性的扩展.在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本身的规定及其定位逻辑,兼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整体建构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是主体,是"客体性"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是客体,是"主体性"的客体.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认为,实践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客观的物质活动。从实践的本质出发,主客体矛盾和主客观矛盾之间,不是前者内含后者的关系,而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观点是错误的。在哲学严格意义的视域内,在主体划分为实践主体和认识主体之时,这种关系和实践与理论的关系是同一层面的。由于主体的严格区分,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应该具有自身独有的物质运动的意义,而主客观对立统一关系在关于实践问题上亦应有相应的义域。把主客体对立统一关系等同于主客观对立统一关系,进而用主客体统一取代主客观统一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观点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2.
王书侠 《培训与研究》2008,25(3):104-105
借鉴哲学和交往理论中关于主客体关系问题的研究成果,并通过分析教育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的特征,得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互动的过程。两者形成“主体-主体”的主体际关系的结论。确立“主体际说”时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主体缺失、主体发现和交互主体性建构是师生关系的历史嬗变的三个阶段.而交互主体性是主体性教育视野中理想的师生关系,这种理想的师生关系昭示了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和学习观等一系列教学理念的革新,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我国学界对教学主客体的研究都是以微观教学过程即课堂教学过程为出发点的,因此忽略了管理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从宏观教学过程这一角度,教学主体系统应纳入管理主体,即教学主体系统应由教的主体、学的主体和管理主体构成。管理主体的引入,可以充分调动教学过程中的一切积极因素,协调构成教学过程各种要素的关系,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对德育主体及其作用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德育主体”不是在德育过程中以充分注意道德学习主体性发挥为自己道德教育活动最在最大主体性目标的德育工作者--教师。人们对于德育主体的认识大体可以归纳为权威主义、中立主义和调和主义三种立场。对德育主体作用的正确认识至少应当包含以下几占:第一,德育主体之主体性发挥的核心是学习主体道德学习的主体性发挥;第二,德育主体的价值体现在对学生道德成长的引导上;第三,德育主体的主体性发挥的关键之一是如何处理价值引导和尊重学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人既是教育管理的主体 ,又是教育管理的客体。人在教育管理中的这种特殊的双重地位 ,决定了人的主体性问题和主客体关系问题成为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充分认识人的主体性 ,把握和处理好教育管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实践与认识关系、依存与制约关系及对立与统一关系 ,才能真正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与效能 ,使教育管理更好地为现实的教育改革与教育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7.
从传统教育派和现代教育派关于主体和客体关系的论述出发,介绍了我国教育界关于主客体关系的一些观点,在这个基础上反思了现代教育中两个主体、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以及教育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教育的主体及其特征(主体性)是近年来教育理论界和教育实践界颇为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文章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角度出发,对现实教育中主体性缺失的状况进行了批判性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主体性教育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主体教育研究面临着“过时论”、“抽象论”和“终结论”的挑战,需要认真审视主体教育的现实针对性、理论定位和发展方向。笔者认为,人的主体性的成长和主体教育的提出,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和人的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尚未过时;主体教育不是抽象的哲学理论,它为当代教育实践明确了新的价值取向,为科学的认识教育活动中人的特性、教育过程的性质以及科学地揭示人的发展机制提供了方法论的依据;立足信息网络和全球化带来的活动的交往性,以及文化的群体性对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可能和制约,将促动对主体性的内涵、生成发展的机制以及研究范式的根本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