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石绍军 《今传媒》2011,(5):151-152
方言节目的兴起对方言文化来讲意义重大。方言节目文化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方言文化的再次回归;唤醒人们对方言文化传承方面作用的认识及方言文化的保护意识;有利于方言文化重新定位;促进了方言文化的百花齐放环境形成;有利于政府对方言文化政策的调整。方言节目的消极意义,首先方言节目消解了新闻媒体的示范性;其次容易造成狭隘的地域文化影响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2.
石绍军 《报刊之友》2011,(5):151-152
方言节目的兴起对方言文化来讲意义重大。方言节目文化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方言文化的再次回归;唤醒人们对方言文化传承方面作用的认识及方言文化的保护意识;有利于方言文化重新定位;促进了方言文化的百花齐放环境形成;有利于政府对方言文化政策的调整。方言节目的消极意义,首先方言节目消解了新闻媒体的示范性;其次容易造成狭隘的地域文化影响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3.
何海涛 《大观周刊》2010,(41):23-23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文化体现着国家和民族的品格,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关系民生的幸福指标。  相似文献   

4.
民族文化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推动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虹 《图书馆学刊》2010,32(1):33-35,41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不仅体现了各族人民创造历史和建设家园的巨大财富,也体现了各族人民在社会发展中的文明进步。广西充分利用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大力推进旅游、节庆、山歌等特色资源的创新整合,转民族文化资源优势为公共文化产业优势,提高民众整体素质,不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5.
在融媒体的时代背景下访谈节目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产生了明显的变动,为了实现自身的稳定运作,访谈节目的文化传播以及创新不容忽略.只有始终站在宏观发展的角度,积极践行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全面推进文化传播以及创新工作的有效落实,才能够确保访谈节目质量及水平的综合提升.本文将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着眼于时代发展的具体特征,了解文化传播与创新模式的实践策略,以期为体现访谈节目的时代价值以及现实指导作用提供相应的参考,确保访谈节目创新策略都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自从1993年《实话实说》开播并热播以来,中国访谈节目呈现出了蓬勃的发展势头。一时间,电视荧屏上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一番热闹景象。电视访谈节目深受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影响,笔者以电视访谈节目《鲁豫有约》为个案,拟从文化品格的角度来解读电视访谈节目如何使用持续不断的符号互动来设置议程、生成与传播共同意义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建构电视访谈节目的符号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7.
文化记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共同记忆,是确立民族身份认同和建构"想象共同体"的重要根基.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和互联网的崛起,文化记忆在被不断地遗忘和解构.电视媒体作为主流媒体,肩负着重构文化记忆的重要使命.本文以央视推出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为例,认为《国家宝藏》从仪式化、符号化、娱乐化三个方面重构了文化记忆,用现代的方式激活了古老的文化基因,引导大众关注并传承历史文化,打造了文化综艺节目的新标杆.  相似文献   

8.
穆玉洁  王春芳 《新闻世界》2012,(11):160-161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了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文化的传播需要载体,于是新闻媒体与社会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媒体与社会文化在发展趋势上具有总体的一致性,我国传媒要想在世界传媒之林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需要体现民族特性。民族文化传播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并吸收西方文明,凤凰卫视在促进民族文化现代化方面做着积极的探索。我们可以从凤凰卫视的办台方针、节目的形式和内容、媒体人的文化素养等方面看到她对于促进民族文化传播发展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少数民族地区,新媒体已成为以青年群体为核心的民族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并成为民族文化新的传播方式。本文以傣族文化为例,分析了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傣族文化传播的现状、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论述了形成现代化图书馆良好的文化品格的各种因素。图书馆建筑物形象、室内外环境的优劣、现代图书馆所应有的丰富而新颖的文献信息,以及与之相关的信息设备是图书馆文化品格的物质基础;图书馆人的精神风貌和读者的精神风貌是文化品的精神体现。两者的有机结合是塑造图书馆良好的文化品格不可或缺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档案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文化积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研究、探索民族精神和档案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坚持档案文化的先进性,充分发挥档案文化在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中的积档极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档案文化是民族精神形成、升华的基础民族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与时俱进的品格,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统一。民族精神随着民族的形成而形成,并随着民族的发…  相似文献   

12.
李晓盼 《东南传播》2018,(8):132-134
文化类节目是我国节目形态中一个重要的类型,具有价值性、知识性和娱乐性.在社会功能方面,文化类节目对中华文化、受众和媒介生态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诸如文化类节目助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树立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匡正过于娱乐化的媒介生态等等,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如流行性的文化生产削弱文化深层意涵等负功能.在价值观引导方面,文化类节目从节目内外出发,从线上线下立体地进行主流价值观的引导.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得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融入了网络元素,甚至改变了文化思维.网络技术推进了世界的发展,人们充分地享受着网络科技所带来的诸多便利.人们只要登陆网络平台,就可以浏览各种新闻信息,观看电视节目,进行网络购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而网络技术对人的思维模式所带来的冲击使得人们的观念意识发生了改变.与此同时,网络媒体信息也给传统文化带来负面影响.鉴于人们普遍使用电脑操作而导致"提笔忘字"现象的存在,河南卫视推出了《汉字英雄》节目,引发了汉字大讨论,同时也引发了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本文旨在从《汉字英雄》节目看传统文化在网络传播中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范庆超 《兰台世界》2013,(11):117-118
在满族文学的长河中,1931-1945年间的东北满族文学因其“集群性”的反帝表达而具备了突出的时代品格.抗战时期的东北满族文学凭借对满族民俗文化、宗教信仰文化以及民族精神等的生动书写,诠释了抗战文学的民族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5.
论网络文化   总被引:70,自引:1,他引:69  
匡文波 《图书馆》1999,(2):16-17
本文探讨了网络文化的定义、特征和功能,以及网络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王福立 《大观周刊》2011,(43):48-48
艺术,是一种文化现象,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也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艺术管理就是以现代的管理观念与管理理论为基础,以文化市场需要为根据设计的新型管理专业。艺术的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显现,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文化体制的改革,是将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团结起来,积极的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保持、发展和创新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从而加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时代课题.本文以近期反响较为广泛的一些典型电视文化节目为例,通过分析、总结其变化趋势、特点及经验,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检视和反思,并提出一定的改进思路与建议,以此探究优质文化节目对于提升中国文化自信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连接人类精神世界的纽带,对社会有着深远影响。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媒体一直承担着传播、传承的社会责任。随着教育的普及和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对于精神文化有着更为强烈的需求。一大批适合时代发展的文化节目,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先后出现在各类媒体中,让人们感受到了文化的厚重和深度。这其中,来自新媒体和电视端的文化视频类节目来势尤为凶猛,这对广播文化节目形成了冲击。大众的视线,也在寓教于乐中,不自觉地向文化视频类节目转去。在视频文化节目百花齐放的形势下,广播文化类节目或是音频文化产品该何去何从?本文将通过列举、梳理、归纳广播文化节目特有的传播特点、全新制作思维、巧妙的运作思路,探讨广播文化节目在多媒体包夹形势下的发展与突破。  相似文献   

19.
旅游文化消费需求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加凸显,而随着融媒体环境到来,如何利用媒体融合手段创新传播旅游文化也变得更加迫切.河北广播电视台交通频率《992乐行天下》节目积极探索"互联网+旅游文化"创新传播路径.该节目体现出明显优势:节目定位明确,主打旅游资讯互动;从听众需求出发,互动内容选取全面;融媒体综合传播,节目知名度提升.然而节目也存在某些不足:节目信息交叉多,互动内容时有重复;景点推荐同质化,推荐信息有偏颇;账号维护不到位,互动不够及时.建议节目提前整理信息,设立前期提要;景点推荐多样化,信息传达力求全面;加强账号维护力度,及时回应听众问题,从而真正实现旅游文化的创新传播.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背景下各民族文化不可避免地相互影响,“对话”应是不同文化共处和交流最有效的方式和途径之一。异文化间的交流应该体现平等对话,异文化作品的翻译出版也应该在不断的平等对话下实现。为了实现有效的文化传递,在翻译出版过程中,作者、编辑、译者、读者等各方主体应处于一种间性关系的网络中进行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