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思维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火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诱导学生思维,这样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进发思维火花,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能培养学生养成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善于实践、勇于创新的学习精神。那么,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诱导启发学生思维,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具有数学智慧的思维品质。为此首先教师应有厚重的数学智慧,加上足够的重视,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敢于思维,善于思维,乐于思维,这样才能在课堂的数学探究中,不断迸出智慧的数学思维火花。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重要作用是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必须善于采撷学生智慧的火花,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育,重点是加强对学生各种思维技巧的训练,从而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4.
数学创造性思维的最根本特征,表现在敢于探索、敢于创造、敢于怀疑、敢于追求。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强调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这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5.
让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享受思维,前提是教师要引导学生针对教学内容进行思维,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如何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和"点燃"?一个重要的途径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以课堂教学设计引发学生思维,这是格致初中数学教师都采用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少,在此呈现几例,从中领略学生如何在教师教学设计的引导下敞开思维、享受思维的教学之道。一、呈现教学案例例一:几何教学中的"猜想"几何教学中的"猜想"是教师预设的一项重要教学设计,也是学生启动学习、激发思维的准备。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思维是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生、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教会学生学习、思考、探究,成为学习的主人。努力  相似文献   

7.
田辉 《天津教育》2000,(3):37-38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阵地。语文教师要创造性地挖掘、研究和使用教材中的创造性思维因素 ,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 ,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质疑问难既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又可以培养学生边读边思的读书习惯。在教学中 ,凡是能够撞击学生思维火花的地方 ,教师应想方设法为其提供闪光的机会 ,以促进思维的发展。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的“奇思异想” ,顺势梳理 ,去粗取精 ,把解决问题寓于教学过程之中 ,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创造性思维方法。例如 ,教学《小站》…  相似文献   

8.
朱元枝 《湖南教育》2003,(10):43-43
现代教育观点认为,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放在首位,由过去的教“学问”转变为现在的教“思维创新”。 一、调动学生探索创新的激情。教学中,首先要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学生有一种轻松、愉悦、自由的心理状态。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支持学生在学习中的讨论和争论,容许学生向老师质疑、问难。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新体会、新发现,并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给予帮助和指导,从而调动学生探索创新的激情。  相似文献   

9.
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离不开教师对学生主体的细致体察和全心关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交流碰撞中绽放思维的火花,尊重经验,把握思维起点;思考为本,激发思维动力;关注差异,利用思维弹性;敢于标新,呵护思维自由。如此才能让学生个性得到张扬,从而构建精彩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0.
一切教学都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体,这里的预设指教师课前的教学设计,生成指实际教学过程的发生、发展与变化。那么精彩的生成可以预约吗?笔者认为,高质量的预设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过程,使教学有序展开;精彩的生成是“学生为本”的体现,它使教学过程充满生命活力。有时生成和预设是一致的,有时两者是有差异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有生成意识和及时捕捉、随机处理课堂新信息的能力。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出轨”时,教师不能漠视或强行将其纳入预设的轨道,这样会泯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相似文献   

11.
激活与引导     
我们以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角色作用,尤其要善于激活和引导。所谓“激活”,就是要求教师能够利用教材和课堂中的有关因素,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维,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应该说,这样的因素是很多的,而我们尤其要抓住这样几个方面:一、发散处:让学生的思维“辐射”式展开发散思维是和求同思维完全对立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发散思维训练的广阔天地,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或者是语文知识的教学都可以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比如教学小说《项链》…  相似文献   

12.
多年的教改实践使笔者认识到,课堂讨论是沟通教师、教材和教学对象三者之间的桥梁和媒介,是师生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方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恰当、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无疑有利于启迪、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敢于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也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营造氛围策略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营造出创造的氛围,让学生敢于并且善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1.“延期评判”。“延期评判”是美国创造力教学专家帕内斯提出来的,其主要精神是“有意地隔离对观念产品的批评”,即当学生全力以赴“生产观念”时,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暂停对“观念产品”的评判,以便给学生的想象力腾出“场地”。课堂中,对待学生,应大力提倡“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教师自己,恰恰相反,常常要做到“知而不言,言而不尽。”知而不言,意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己去获得结论…  相似文献   

14.
陈青 《中学文科》2009,(11):29-29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数学创造性思维不同于一般的数学思维.创造性思维的最根本特征表现在敢于探索、敢于创造、敢于怀疑、敢于追求;能产生非凡的思维能力,表现为产生新奇、罕见、首创的观念和成就.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5.
正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教师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是有效教学的核心.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有效性,影响着学生思维训练的有效性.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  相似文献   

16.
课堂提问作为常规教学的有效“武器”,是历史教师使用较多的教学手段。课堂提问是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效果的一种常见教学行为。课堂提问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助推学生探求历史的精妙和领略历史的奥妙,燃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因此,  相似文献   

17.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关键是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处于活跃状态,积极思考。有的教师活动多、点名多、提问多的现象,表面看来,课堂活跃了许多,可学生还是处于被动地位,有背于新课标的理念,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之成为点燃学生思维和探索火花的导火索,则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一、培养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8.
激发学习情感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动脑,开展探索研究。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知识本身的内在美,巧设形象、生动的学习情境,进行情景交融的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让他们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一是精心创设悬念,点燃思维火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笔者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制造悬念,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设置悬念。教师在课的开始设置悬念,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19.
课堂作为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主阵地,是培养创新思维的主战场。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最佳结合,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开掘学生潜能。  相似文献   

20.
营造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感情、思维的交流以及师生关系直接制约着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注重感情投资,把微笑和鼓励带进课堂.用亲切、鼓威、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学生产生不怕错误、敢于求异的良好学习心理,点燃学生发散思维的星星之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