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文章以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信息共享空间的内涵、特点及发展历程。从中美两国各自选取5个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作为分析案例,从空间设计、资源配置、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管理机制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建设与服务提出部分借鉴。  相似文献   

2.
论文以信息共享空间为出发点,介绍了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国内外研究历史,通过对国内外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提出了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的模块化模型;最后对信息共享空间在新的信息技术形势下的发展——学习共享空间进行探讨,并提出了构建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信息共享空间的引入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有利于缓和当前高校图书馆利用率低的尴尬局面,真正有效提高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明确图书馆在高校校园中的文化核心地位。文章从信息共享空间的概念出发,强调了在高校图书馆建立信息共享空间的必要性,针对目前信息共享空间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推进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概念进行解释基础上选取了国内七所高校作为研究样本,对其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了解中国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5.
借鉴国内外信息共享空间的成功案例,在理解高校图书馆整合型信息共享空间的功能和设计理念基础上,从馆舍空间、虚拟空间的构建和信息共享空间的组织与管理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了高校图书馆整合型信息共享空间服务模式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信息共享空间的概念、模式和功能;在分析国内外信息共享空间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国内 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应采取渐进式策略;以南京大学杜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为例,介绍大学图书馆信 息共享空间的建设情况,指出优势和不足,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是在信息共享空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信息服务模式。这种服务模式是借助各种技术工具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的。加拿大约克大学斯科特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充分的前期准备、丰富完备的数字信息资源和高素质的图书馆员队伍等特点值得我国高校图书馆借鉴。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信息共享空间的概念、特点及在国内高校图书馆中开展信息共享空间的意义,并从信息共享空间对传统图书馆服务理念的挑战,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来建设信息共享空间,信息共享空间对图书馆员素质提出了新要求,构建适合信息共享空间的信息资源体系及信息共享空间对图书馆管理的挑战等5个方面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共享空间的实践。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国内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现状入手,分析了这一新型图书馆服务模式的特点及趋势,提出主题性信息共享空间为图书馆读者发展工作提供了系统化、立体化发展的载体,并从实体层、虚拟层和支持层三个方面构建了基于读者发展的主题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模式。文章最后概括了这种主题信息共享空间的几个特点,从而为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研究和实践的深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是一种新型服务模式和交流学习空间。通过网络调研法,对我国"211工程"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今后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在界定学术共享空间的概念和回顾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选取scholarly commons、academiccommons、research commons等三种美国高校图书馆学术共享空间的主要类型作为分析样本,通过采取内容分析法和归纳法,从促使高校图书馆建立学术共享空间的因素、服务对象、服务设施与设备、服务项目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分析,揭示美国高校图书馆学术共享空间的基本情况和实践经验,并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学术共享空间的规划和构建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信息共享空间:大学图书馆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邬宁芬 《图书馆杂志》2005,24(11):30-33
信息共享空间起源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美国,现已成为大学图书馆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信息共享空间既是一种新型的物理设施或空间,也是一种独特的识别、查询和获取信息的在线环境,更是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方便共同学习和研究。信息共享空间已成为大学生知识获取过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对信息共享空间的定义与特征、规划和构建,以及信息共享空间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3.
Information Commons的理性审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文摘Information Commons(信息共享中心)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兴起的一种新型图书馆服务模式。本文论述了IC兴起的背景,分析了其构成和服务模式;并从信息服务模式演变、图书馆功能发挥、信息共有理念等角度对其进行审视,揭示了IC“空间共用、资源共用”、“用户交流互动”、“维护信息共有”等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4.
信息共享空间战略规划与战术策划——以香港地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规划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共享空间是我国大学图书馆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文章以香港地区大学图书馆为例,论述了信息共享空间的战略规划与战术策划,为我国信息共享空间的规划与实施提供了建设性解决方案。该文为《数字图书馆论坛》2009年第2期本期话题“信息共享空间”的文章之一。  相似文献   

15.
Within the past 10 years, common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in academic libraries. Commons evolved out of the “library as a place” movement and stem from the digital revolution, increased emphasis on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nd changing student habits and needs. The three levels of commons are information commons, learning commons, and the emerging virtual commons. Libraries implementing commons must consider the impact on reference services and staffing and be prepared for higher than anticipated use. Libraries should use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ssessment methods. Commons can revitalize the library by giving it a key role in reaching university strategic goals.  相似文献   

16.
基于信息共享空间的知识管理与电子化学习融合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信息共享空间建设与应用,探讨信息共享空间知识管理与电子化学习的融合模型。由于知识管理与电子化学习具有相关性与互补性以及信息共享空间为知识管理与电子化学习的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因而知识管理与电子化学习的融合是可行的,但是面临来自于观念、技术、功能、内容、交互性等方面的障碍。利用模型方法设计面向代理的知识管理与电子化学习融合模型,该模型把多代理系统、知识管理系统、电子化学习系统集成起来,能够利用信息共享空间、大学图书馆提供校园范围内的知识管理与电子化学习。  相似文献   

17.
学习共享空间的构建为研究型大学图书馆开展学科化服务提供了重要契机。本文从研究性大学、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学科化服务四维关系出发,探讨学习共享空间环境中,学科化服务的实现途径、网络平台及服务条件,明确指出学科化服务为研究性大学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服务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8.
延伸服务是21世纪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趋势之一。文章将信息共享空间理念融入到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中,使服务内涵得到了极大拓展,在信息资源、网络技术、硬件设备和图书馆员的支持下,利用物理空间、虚拟空间和用户空间作为信息共享空间的三维坐标,构建了高校图书馆面向企业用户延伸服务平台,丰富了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多媒体共享空间的概念、功能与特色,讨论了基于学术需求的多媒体共享空间的构建,并结合图书馆多媒体共享空间实例,对多媒体共享空间的全新服务方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高校图书馆构建信息共享空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我国高校图书馆构建信息共享空间(IC)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了构建IC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