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是观察‘扶正化瘀胶囊’在慢性乙型肝炎导致的肝纤维化中抗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比组给予常规的对症保肝治疗,治疗组在对比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成药‘扶正化瘀胶囊’口服,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以及肝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脾脏厚度等体征对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肝纤维化各项指标以及肝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脾脏厚度等体征均有明显改善,与对比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扶正化瘀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具有很好的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肝胆湿热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证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龙胆泻肝汤,疗程均为4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肝功能(包括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TBi L总胆红素)、HBeAg转阴率、HBV-DNA应答率及肝脏弹性测定值(FS)的差异。结果:对于临床疗效的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患者TBi L、ALT、AST、FS水平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患者HBeAg阴转率、HBV DNA应答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在治疗CHB肝胆湿热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肝康Ⅱ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Clinical observation of Gankang Ⅱ on treatment of liver fibrosi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摘要:观察肝康Ⅱ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76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口服肝康Ⅱ号,对照组(36例)口服复方丹参滴丸,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用药前后肝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减治疗肝着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肝着肝郁脾虚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予西医护肝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护肝治疗基础上加用逍遥散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积分均得到有效改善,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67.50%(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对照组9.03±3.95,治疗组3.84±2.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逍遥散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和中的功效,对肝着肝郁脾虚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有确切的疗效,并具有安全、方便及毒副作用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李瑛  胡振斌 《大众科技》2021,23(6):49-52
目的:将活血化瘀类中药对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的干预机制以及治疗作用进行归纳、概括.方法:查阅近5 年来有关活血化瘀类中药防治肝纤维化的文献资料,通过分析、总结得出结论.结果:活血化瘀类中药干预肝纤维化的机制与抑制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活化增殖有关,HSCs 的活化增殖主要通过细胞因子及受体的表达、信号传导通路、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等实现,其能够保护和改善肝脏功能,抑制肝的纤维化.结论:活血化瘀类中药可改善肝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从而起到改善肝功能、保护肝脏的作用,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瞬时弹性成像扫描仪(Fibro Scan)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观察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解毒化瘀颗粒组和大黄蛰虫丸组,比较两组入组前基线特征,疗程30天,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肝脏彩超脾脏厚度、肝门静脉宽度、门静脉血流情况变化以及Fibro Scan扫描的肝硬度值(Stiffne值)的影响。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脾脏厚度、肝门静脉宽度,门静脉流速(PVV)、肝动脉搏动指数(HA-PI)和肝血管指数(LVI)明显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Fibro Scan扫描结果治疗前后比较,FS值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解毒化瘀颗粒对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脾脏厚度、肝门静脉宽度、肝血流动力学、肝硬度值以及阻止其进程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肝水解肽注射液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肝水解肽注射液)35例及对照组(还原型谷胱甘肽)33例,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4周后发现治疗组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和临床症状的改善及转归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目前肝水解肽注射液用于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疗效肯定并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和研究叶下珠片结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6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法分为观察组63例与对照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拉米夫定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叶下珠片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乙肝病毒基因、乙型肝炎E抗原、乙肝表现抗原等转阴率相比较:观察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复常率相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将叶下珠片与拉米夫定联合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中,其能够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基因复制,促进患者肝功能恢复,延缓肝纤维化进程,对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肝纤维化是各种原因肝损伤后引起的肝脏复杂病理变化,国内外近年来研究表明,如果积极干预,尤其是在早期介入阻断肝纤维化的进展,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逆转肝纤维化,因此明确肝纤维化的诱发因素、发展机制及其可逆指标的检测对治疗慢性肝病肝纤维化即预防肝纤维化进展为肝硬化有一定的意义.但是目前肝纤维化的发生进展的机制仍未有较为明确的定论.文章通过研究近年来阐述肝纤维化发生、发展机制相关的文献,并对文献中有证据支持的肝纤维化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机制做总结归纳,为肝纤维化的治疗及验证肝纤维化相关实验设计提供思路及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运用耳针配合灸法从肺肝脾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用鼻喷激素类药物喷鼻,口服孟鲁司特钠片、桉柠派软胶囊等西医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耳针配合灸法从肺肝脾经络入手辩证施治.比效两组临床疗效、纯音听阂变化等.分析临床疗效和纯音听阈、声导抗的改变情况.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12%,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纯音听阈值都位于较高状态,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纯音听阈值都有较大幅度下降,治疗组纯音听阈值比对照组更低(P<0.01).(3)两组治疗前后声导抗各型曲线变化显示中耳积液减少或消失,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耳针配合灸法从肺肝脾辅助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较单纯西医治疗有明显优势,疗效更好,能改善个体微循环,减轻内耳循环障碍,促进咽鼓管功能恢复,使多数患者避免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逍遥散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逍遥散,150ml/次,3次/d;对照组50例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0.5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共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HBV-DNA、肝功能的变化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8%vs 8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加服逍遥散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慢性重型肝炎采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48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及护理,总结临床护理经验,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79.17%和58.3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结论慢性重型肝炎采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应注意质量期间强化护理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厚半甘姜汤合五苓散治疗水湿内阻兼脾肾阳虚型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水湿内阻证兼脾肾阳虚证肝硬化腹水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护肝、利尿、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经方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合五苓散加减,观察治疗前后2组症状、影像学、肝功能、凝血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的变化情况,分析判断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82.5%,对照组6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腹胀、纳差、便溏、腹围等主要症状及体征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在改善上述症状及体征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腹水量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在改善门静脉内径、腹水量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肾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在改善肾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电解质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电解质方面较对照组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厚半甘姜汤合五苓散治疗水湿内阻兼脾肾阳虚型腹水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柴芍六君子汤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加用柴芍六君子汤治疗,治疗48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4周、12周、24周、48周时ALT、AST情况;HBe Ag血清学转换率;HBV-DNA阴转率;临床症状改善等评价柴芍六君子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结果:试验组在肝功能恢复;HBe Ag血清学转换率;HBV-DNA阴转率;临床症状改善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芍六君子汤可提高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院内制剂芪遂逐水膏穴位贴敷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效果和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肝硬化腹水患者6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肝硬化腹水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芪遂逐水膏穴位贴敷治疗及中医综合护理干预。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体重、腹围、24h尿量、肝功能指标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遂逐水膏穴位贴敷联合中医综合护理能够改善肝硬化腹水,减轻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海珠益肝化纤方对肝纤维化大鼠α-SMA和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健康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药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各15只。除正常对照组外,余下三组均采用四氯化碳(CCL4)造模8周制备肝纤维化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0.9%生理盐水溶液,阳性对照组予秋水仙碱混悬液(0.25mg/kg/d),中药治疗组予海珠益肝化纤方混悬液(5m L/100g/d),连续用药治疗6周。观察各组大鼠肝功能(AST、ALT)、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IV-C、LN)、α-SMA和TGFβ1的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相比,阳性对照组、中药治疗组大鼠ALT、AST、HA、PCⅢ、IV-C、LN、α-SMA和TGFβ1水平下降(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较,中药对照组大鼠ALT、AST、HA、PCⅢ、IV-C、LN、α-SMA和TGFβ1水平显著性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珠益肝化纤方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低于秋水仙碱组大鼠。结论:海珠益肝化纤方可降低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α-SMA和TGFβ1的表达,抑制肝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经鼻内镜手术结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两组均经鼻内镜手术,并给予抗感染及鼻腔盥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鼻用糖皮质激素及口服克拉霉素治疗。结果:术后3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73.34%),P<0.05。结论:经鼻内镜手术结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疗效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文章主要是为了研究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高海拔地区乙型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研究方法是把64例总胆红素171umol/L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120ml静滴,每天1次;对照组(32例)用肝泰乐0.665g静滴每天1次。两组同时应用维生素类、能量合剂及祛黄药,整个疗程维持4个星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和肝功能变化等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明显,治疗前后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基转移酶(AST)和谷氨酰转肽酶(GGT)下降程度均比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达1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9%(P0.01),其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整个治疗期间没有发现有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相关的任何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高海拔地区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有明显疗效而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对于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18年2月到2018年5月于我院治疗乙型肝炎的患者中选取100例病例,分成采用乙型肝炎饮食护理及护肝等对症治疗的对照组(50例)及在以上疗法中加入恩替卡韦口服治疗的观察组(50例),两组均给予48周治疗,观察两组100例患者治疗前后包括HBV DNA水平、肝功能等多项指标情况。结果经48周治疗后,观察组中有45例病例存在病毒学应答,占90. 0%,39例患者的肝功能与乙型肝炎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占78. 0%;对照组11例患者存在病毒学应答,占22. 0%,24肝功能及乙型肝炎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占48. 0%.两组患者在病毒学应答与乙型肝炎病情控制情况的比较中均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血疗法对HIV湿疹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影响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改变。方法:选择HAART治疗1年以上的HIV湿疹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及对照组。最终完成治疗者30例,其中治疗组15例,对照组15例;治疗组抽取肘部静脉血约4m L注射至单侧曲池穴和足三里穴,每侧穴位约2m L;对照组患者在单侧曲池穴、足三里穴每个穴位注射生理盐水约2m L。所有患者均3天注射1次,两侧穴位交替进行,共治疗90天。两组患者均给予HAART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积分,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和血常规等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皮损情况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没有差异(P0.05)。其中,治疗组脾虚湿阻证和血虚风燥证两种证型皮损改善明显;治疗后,治疗组与治疗前相比,红斑、丘疹、脱屑、苔癣化、瘙痒症状体征改善明显。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红斑、脱屑、苔癣化、瘙痒等症状体征有改善;治疗后,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比较有差异(P0.0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穴位注射能改善HIV湿疹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在皮疹改善方面,自血穴位注射在以虚证为主的证型方面较普通穴位注射明显,且自血穴位注射能提高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